-
更多+ 工作安排
-
- 01-07戴晓燕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活动汇总
- 12-27武进区双名工作室优秀成员评选条件
- 12-27武进区双名工作室考核评估细则
- 12-27关于做好有关课题结题工作的通知
- 12-27关于开展常州市武进区首批双名工作室评估工作
- 12-27名师工作室12月份研讨活动安排
- 12-27名师工作室十一月份工作安排
- 09-15武进区戴晓燕名师工作室9月份研讨活动安排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成员信息
-
唐琪个人总结发布时间:2016-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琪
我与“戴晓燕名师工作室”
南夏墅中心小学 唐琪
这份总结我打算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方面是我与戴晓燕老师,第二方面才是我与“戴晓燕名师工作室”。对于我而言,戴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戴老师的身上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一股师者与学者独有的魅力,和她接触久了,你会发现语文教学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在她的引领下,来自不同学校的成员们以工作室为平台,不断展示并超越自我,不断探索与发现不同文体的育人价值。
一、学习榜样,促我成长
我与戴晓燕老师相识在6年前,那时我是大二的学生,是一个懵懂的、一心想当老师的小丫头,到政平小学当见习生。每天都去听她上课,从容的教态、睿智的点拨、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着我、触动着我。还记得戴老师鼓励我上课的情景,那是我一生中上的第一堂课,课题是《墨梅》,上课的过程中我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把原本准备好的教案全部抛之脑后了,自认为上的乱七八糟的。戴老师听完后没有指出我的不足,只说我适合当老师,让我继续努力,一定要考上编制,成为真正的老师。这份肯定与希冀成为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三年后,我顺利考上教师编制,成为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没过多久我就加入了她的名教师工作室。事情总是惊人的相似,在一次工作室的活动中,戴老师让我执教公开课,课题是《所见》,和《墨梅》一样又是一首古诗。戴老师听我试上完第一遍后,给我提出了许多意见,我静下心来好好总结反思了一番,发现自己确实存在巨大的问题和误区,首先就是没有根据文章的体裁来设计教案,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教授方式和育人价值;其次就是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备课的时候不能光备把什么教给学生,更应该清楚他们需要学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能够让他们很快学会学透学扎实。戴老师听我试上,一听就是半天,一磨就是三四个小时,一堂课听了好多遍,我也在她的指导下修改了多次。大到教学板块,小到一句过渡语她都为之绞尽脑汁,戴老师甚至亲自为我示范说话的语气语调、走路姿势等。我认真听,仔细记,来不及记就用手机录下来。晚上我回到家里,对着镜子练教态,躺在床上脑子里还在不断重复放映整堂语文课的教学流程,因为正式上的那一天,我面对的将是素未谋面的学生和听课老师们,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开课很成功。三年来我上过许多的公开课和比赛课,不断地成长着、进步着。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我利用工作室提供的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不断寻找提升教学水平的方法,三年来想尽各种办法使我的每一堂语文课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关注细节,学习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学习如何智慧应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将继续以戴老师为榜样,继续在语文教学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二、依托平台,实现发展
依托工作室为平台,在戴老师和各位成员的帮助和努力下,我抓住一切机会去提高自我,超越自我。三年来我在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评比、硬笔书法大赛中均获一等奖第一名。2013年我参加了武进区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同年凭《春联》第二课时获武进区“信息化教学能手”二等奖,2014年凭绘本阅读课《爱心树》到刘海粟小学参加课堂展示交流活动,并获武进区E学习环境下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同年,论文《巧设支点 合理想象》获武进区一等奖。并获2015年度优秀小记者辅导员,省班队集体先进个人。
工作室是个大家庭、更是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大家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教育生涯中都能够勿忘初心,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洒脱而真实的自己;做一个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踏实而严谨的自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