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专栏
戴晓燕名师工作室方案
发布时间:2013-04-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晓燕

武进区

戴晓燕名师工作室方案

 

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定位: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都有独有的价值,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是培养人的活动。如何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本工作室在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与转化落实的研究,主要立足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育人价值及如何将文本育人价值转化落实为学生的基本素养两个维度开展研究。

目标:

1.通过研究,对语文学科中育人价值的有明晰的认识,并积极探索出转化落实育人价值的有效途径。

2.通过研究,促使工作室成员建立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课程观,提升其设计、教学、反思等能力,成为语文学科的优秀人才。

3.通过研究,促进一部分学校语文教研活动能有序而有效地开展,从而带动学校语文教学工作的进步。

二、教师培养

1.对拟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工作室将面向全区招聘十名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1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师德风范,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2)积极主动要求发展,善于学习、乐于钻研、甘于奉献、勇挑重担、舍得吃苦。

3)热爱语文教学,在教学中有自己的思想,对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梦想与追求。

4)能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勇于实践,勤于反思,自觉在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

5)能合理协调时间,妥善对待教学事务性工作,能结合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或教学反思。

6)遵守研究道德和纪律。未经工作室领衔人同意,不得擅自以个人名义发表共同研究的成果。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1)具有高尚的德性,做一个善良、有责任感、有梦想和有幸福感的教师。

2)具有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需要,把工作当事业来做,在成事中成人,能够在市、区五级梯队中得到相应的提升。

3)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丰厚的教育理论底蕴,反思、总结提升的能力得到发展,每学年都有一篇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4)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每学年开设一次区级以上公开课。

5)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并能学会研究问题,具备独立承担课题研究的能力。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重视学习,切实增强理论素养。围绕工作室的研究专题,领衔人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量。定期集中和在网上进行交流活动;定期集中就各自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各抒己见,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不定期地事先布置议题,作好充分准备,就小学语文教学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学习活动。

2)加强研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扎根课堂,深入开展研讨。每学期确定一定的主题开展课堂研讨,工作室成员积极上公开课、研究课,积累大量的实践案例。

3)聘请导师,保证特色构建深度。聘任特级教师邵兰芳为工作室导师,确保研究健康发展,避免或少走弯路。

4)培养个性,制定成员成长之路。为每一位成员论证三年发展规划,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专业成长的目标、路线、措施,工作室为每一位成员的成长因势搭建平台。

5)勇于探索,提升课题研究质量。每位成员必须参加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负责的课题研究,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每位成员还必须根据自己承担的工作室课题研究任务申报子课题,在各校带动其他教师进行子课题研究。

6)搭建平台,开展主题专场研讨。充分利用多校均有成员的资源,发动各个学校联系其他教育机构或展示机会,开展工作室主题专场研讨,一方面让工作室成员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活动环境中传播并检验研究成果。

7)建立网页,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设计制作工作室网页,开辟研究动态、成长论坛、成果展示等栏目,一方面用网站管理研究,动态、实时、低碳,另一方面聆听八方声音,实现原创资源共享。

三、教育教学研究

1.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工作室以“新基础教育”语文指导纲要为主要理论依托,主要从语文教学内容(不同文体)的多元育人价值的定位与在课堂教学中将文本的育人价值落实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行为素养两个维度开展研究,最后能形成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开发、教学活动内在推进逻辑、教学活动实施的具体路径。

2.从事该项研究意义及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1)研究意义:

语文教学改革成果具体转化的需要。课改以来,国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指导着教学改革的实施。这些成果不仅从文本解读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制定提出策略,还从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保障层面提出建议。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系统研究则较为缺失。如果缺失了日常教学过程育人价值的挖掘与转化,缺失了课堂教学本身的突破,那么所有的研究都只是停留于文本或话语层面。因此,从最根本的课堂教学入手,开发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并探究如何实现落实与转化过程是具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的。

②学生生命价值提升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教学的过程也关注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的落实。但纵观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师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教学设计,并急切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往往忽略了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科教学过程的多元育人价值,从而忽略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生命成长,就必须从不同层面开发文本的育人价值,并积极在课堂教学中以恰当的方式转化与落实。

③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要想让教师把“教师”这一工作当成事业,得让教师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从而才会滋生出幸福感。而教师在教学中迷茫而得不到指点,课堂单一枯燥而听不到学生和自身拔节生长的声音,那么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会一直机械地重复着无效教学,误了学生也误了自己。而有效的研究会让教师变得智慧起来,教师会逐步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在开放的、有生命力的课堂中和学生一起共同实现生命的成长。

2)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效显著。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1994年开始研究,1999年落户常州以来,几十所学校形成的多层研究共同体,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形成了丰富的专题成果和实践经验。既从理论的高度引领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又从实践层面为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方法,如果能及时内化研究形成的不同层面的成果和实践经验,那么这一研究资源将对语文教学发挥更大的引领导向作用。

工作室领衔人具有一定的科研与指导能力。多年来,作为学校课题研究的负责人,负责了学校十五以来5项课题的具体申报和实施工作,在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方面具备一定的策划管理能力。从2009年起,涉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和常州市研究团队一起共同经历了“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扎根性研究,自身的课堂教学也经历了转型变革。执教的《生命桥》获常州市评优课一等奖,三年来在全市执教示范课6次,个人先后获得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第十届教师华英奖等荣誉。

3.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定位

整体辨析课文类型,从文体的角度把握不同文本的育人价值。梳理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按不同年段,研究不同文体(诗歌、散文、小说、记叙文、说明文等)的独特的育人价值。

深入理解文本的价值观和情感内涵,寻找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融合点。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突出文本的中心育人价值,通过扎实的课堂训练,使学生情感世界得以形成、丰富和完善。

正确把握教材的表达特征,寻求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和发展的训练点。探究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作者恰当的写作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言语训练。

研究练习(课后练习、补充习题练习)与课文内容的有机融合,真正发挥练习的育人价值,促使学生习得知识和能力提升的有效融合。

2)育人价值转化与落实实践研究

①在教学设计中转化和渗透育人价值。在把握文本的多元育人价值基础上,基于学生立场,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组等二次开发,正确寻找适合学生能力训练点,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

②在教学过程中转化和落实育人价值。课堂是文本育人价值落实的最有效途径,通过打破教师垄断控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营造开放性的课堂;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资源生成的关系,捕捉有效的资源进行实时生成;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障碍点,作为教学调整的重要依据,将生命关怀落到实处。

③在教学反思中总结调整育人价值。树立多元反思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研究由一次活动变革为系列活动,变纯案例式反思为多元重建反思活动,重视课堂教学后的文本育人价值重建、课堂教学活动育人价值重建的过程,积极倡导通过反思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研究的前延后续。

4.研究的主要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个案研究、观察法等研究方法

5.研究的预期成果

1)以教师能级提升的方式形成具有新型教学基本功的优秀教师。

2)以论文、论著的形式反映具有操作意义的课堂育人实施经验。

3)以录像课、精品课、公开课等方式形成一系列经典课例。

四、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1.教育行政部门为工作室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和经费保障。

2.教育行政部门应设专门联系人,倾听领衔人心声,管理、领导、监督工作室,为工作牵线搭桥、搭建成果辐射等平台。

3.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要尽力为其创造良好条件,减少事务性工作,提供活动场所,并为工作室成员的三年发展计划提供必要的帮助。

五、工作室成员主要分工

1.领衔人:全面负责,主要负责方案制定、活动策划和评价考核。

2.成员:理论学习小组:主要负责理论学习内容的选择、交流以及学习心得管理等;课堂教学小组:主要负责研究课、观摩课、评优课的集体备课、评课等组织工作;课题研究小组: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实施落实与资料收集;成果推广小组:主要负责工作室成员研究成果得到及时的发布与推广,做好成果的统计分析工作;技术支撑小组:主要负责工作室网站的维护与管理、信息的发布与审核、课程资源的开发等。

六、工作室规章制度

1. 学习活动制度。按时参加工作室的每项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认真参加每项活动,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见解。领衔人每学期作一次辖市区以上教师培训讲座,每位成员每学年上一节辖市区以上公开课或专题讲座。每位成员每学期必须深入研读一本以上由工作室领衔人推荐的专著,学习有重要启发意义的研究论文不少于10篇,并在学习研讨中能够灵活陈述,表明自己的观点。

2. 课题管理制度。每个成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从事课题研究工作,围绕工作室主课题确立的子课题要做到科学、规范、有新意,同时能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活动记录、有阶段小结、有结果分析、有实验报告和实验鉴定。

3.经费使用制度。合理安排使用教育局下拨的研究经费。经费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培训、课题研究、鉴定评价、外出学习、购买资料、成果奖励等方面。

4.总结交流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工作室每学年举行一次工作室成果交流会,并对成员的研究情况做出鉴定和评价。每位成员在工作室工作周期内至少在市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论文2篇,开展区级公开课2次。同伴之间要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擅自发表共同研究的成果。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