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专栏
武进区小学语文戴晓燕工作室总结
发布时间:2016-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晓燕

莫以春归无觅处 静待花开会有时

——武进区小学语文戴晓燕工作室总结

 

时间如白驹,一晃三年过去了,工作室自20133月成立以来,以“成事成人,享受研究”为核心目标,带领13位成员围绕“以谋事凝聚人心,以想事积聚人气,以干事集聚人力,以成事蕴育成人”的基本工作思路,围绕文体育人价值开展了专题探索,完成了工作室既定目标,提升了成员的综合素养。

愿景,在规划中构思

有的才能放失,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促动工作室及成员的长远发展。因此,工作室在招募研究成员后,对工作室的研究专题,成员的研究目标进行了专题研讨,明确了工作室三年研究的专题,谋划了成员三年的成长轨迹,制定了工作室运行的保障措施。

1. 专题探索,使课堂研究有聚焦点

专题研究能够让课堂教学有深度、有内涵,也是推进工作室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托。在工作室招募成员时,制定了详细的研究目标,以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与转化落实的研究,主要立足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育人价值及如何将文本育人价值转化落实为学生的基本素养两个维度开展研究。20133月,工作室结合常州市十二五课题立项工作,确立了专项研究课题《小学语文不同文体育人价值的范例研究》,该课题201412月通过中期评估,正式批准为立项课题,201512月,高标准通过结题。三年来,我们分别对低年段识字教学、中年级神话教学、中高年级说理文教学、全年段古诗教学、儿童诗教学、科普说明文教学等开展专题研究,寻找一类文体的育人价值转化途径。

2.奋飞目标,使个人成长有驱动点

工作室运行后,要求每位成员根据工作室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想,制订自身的成长计划,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在共同体中寻找更丰满的个性。虽然我们是共同体,但我们又是充满思想的独特个体,在“共同”理念的关照下,也注重了个性的塑造。每一个工作室成员都根据研究的主题,对自身的发展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制定了三年主动发展愿景规划,领衔人根据成员之间的差异,完善了规划,为每一位成员指明了研究方向。同时,要求各工作室成员通过三年的研究,完成“五个一”:即一节区级以上公开课,一次区级以上专题讲座,一个研究报告,一系列教学设计,一篇专题研究文章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通过真实的研究,把研究的成果外化、物化。

3.动态积分,使过程运行有着力点

由于工作室是一个松散的研究共同体,学校分布面广,教师本身就需承担各自学校的研究任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会使研究无法落到实处。工作室在招募方案中就提出了学习活动、经费使用、课题管理、总结交流制度等,在三年的具体研究中,我们不断完善、丰富这些制度,加强活动的过程性管理,创新成员管理积分制,视成员完成工作室任务的情况,实现研究积分,比如参与一次活动可以积1分,执教一节公开课可以积5分,撰写一篇活动反思可以积1分……这些细化的、量化的标准,既加强了成员间的过程管理,又为工作室推荐优秀成员奠定了基础。

内涵,在学习中积淀

工作室提出“熟读教科书、参读教辅书、横读大学科、纵读专业书、广读人文书”要求,关注成员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并通过成员间的阅读交流、理论导学、文化沙龙等形式,提升成员的阅读品位。

1.系列阅读,让眼界随之开阔

工作室以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为理论指导,在实践中,我们注重成员阅读的深度与广度,为成员购买了《新基础教育研究论》《新基础教育语文指导纲要》《开始上语文课》《为言语智能而教》等书籍。工作室鼓励成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化的阅读活动,撰写系列化的学习笔记。工作室还依托onenote网络协同办公平台,聚合每位成员的阅读心得,使成员间的阅读由个人自悟向团队共读转变,切实提高成员的理论水平。

2.专题研读,使阅读更有深度

在工作室运行过程中,让成员能够时刻体会到“文本育人价值”的存在。每次研讨活动,我们要求执教研究课的工作室成员不仅精心上好研究课,而且要求围绕研讨专题结合自己执教的课,在会上作专题发言,然后其他成员围绕课与专题发言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改进建议。三年来,工作室成员蒋青月围绕童话教学扎实研究了五个学期,开设了5节区级童话教学公开课,发表了4篇童话育人价值研究论文。成员谢晓丽围绕诗歌育人价值、蒋伟新围绕说理文教学策略、孙丽娟以写人叙事类文体的育人价值探索等做了专题讲座,并通过成员间集体沙龙等探讨,形成工作室文体研究的策略。

3.外出加油,给行囊储备动力

工作室结合常州、武进大型教研活动,发出学习通知,倡导全员参与,在这些开放的平台中观摩优秀的教学课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身发展的不足、寻求跨越的新途径。三年来,我们赴浙江、南京、无锡、杭州等地,参加了千人万课观摩活动、省名校名师语文观摩活动、常州小语年会等活动,明晓前沿的研究方向。这些观摩将活动,工作室成员不仅是参与听课角色,更是研究的传播角色。在2013年常州市小语年会上,工作室领衔人代表武进进行了大会点评,工作室成员邵瑜在2014年武进区小语年会上做专题评课。

成长,在实践中拔节

1.扎根课堂,灵动的研究方式

不管成员将来的研究方向发生怎样的变化,作为一线骨干教师来说,或者说作为将要发展成为名师的对象来说,课堂教学是一项不可回避的基本功,也是后续发展得以提升的基础。工作室领衔人与核心成员提升调研频次,加大到成员单位听课的力度,每个月安排一所学校进行听课,这既是对成员课堂教学的磨砺,让上课者成为一次提高课堂教学的过程性机会,也通过研究活动,扩大工作室研究向外辐射的平台。三年来,工作室听课实现了成员单位全覆盖。给工作室成员一定的专业指导固然重要,但对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成员不懈探求教育教学真谛的自觉。在平时的研讨活动中,工作室开设了qq群、工作室专题网页、微信群等,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讲一次研究变革为一系列的研究,促使成员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促进思想碰撞,领衔人在此基础上作点评和补充。在每一次的研讨活动中,领衔人跟成员一起钻研教材,一起出谋划策,一起与成员体验辛勤探究之后的愉悦。

2.各级竞赛,成员展现的舞台

当人处于一种竞争的、紧迫的条件下时,人的潜力就会得到超乎想象的发挥。除了平时的磨课、研讨外,我们鼓励每一位成员寻找锻炼自己的平台,在点滴成功中催人奋进,在求精反思中体验收获。特别是像参赛评比之类的,这对每一位参赛选手来说,这是提升专业水平的人生节点。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积极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两年来,共获区教学评优课、基本功竞赛二等奖以上8次。其中工作室领衔人参加武进区新技术个性化学习竞赛活动,执教的《朝代歌》获得一等奖,在区内开设公开课10次,作专题讲座2次。成员唐琪获得武进区新技术个性化学习竞赛活动一等奖,蒋青月、谢晓丽、唐琪三位老师获得武进区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何姣、唐琪两位老师获得区2013语文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二等奖,王菽霞老师获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三等奖。

3.驱动成长,聆听拔节的声音

工作室在成人成事的核心理念感召下,不仅在三年内完成了7类文体的育人价值定位及课堂教学落实转化的教学策略,还使得成员的核心素养得到大力提高。三年来,课题组成员有7人在学术(市区五级梯队)上提档升级,获得区级以上表彰20余人次。其中工作室领衔人被评为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132014均受武进区人民政府嘉奖。成员邵瑜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孙丽娟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蒋青月被评为武进区学科带头人,陈小英、王菽霞被评为武进区骨干教师,谢晓丽、何姣和唐琪被评为常州市教坛新秀。孙丽娟、周玲等老师均获得区政府嘉奖,邵瑜、王菽霞两位老师被评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周玲、谢晓丽两位老师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在学生层面,据不完全统计,有30余位学生的习作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其中清英外国语学校的王昌平老师辅导了12位同学习作在《常州晚报》《扬子晚报》等发表。有10余位学生参加了市区作文竞赛、各类征文竞赛获一、二等奖。

收获,在共享中升华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工作室与教研室、组织人事科互动,依托区、片教研活动、区送培上门、校长示范课等活动,进一步在区内推广研究成果。

1. 率先垂范,在示范中辐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促进工作室的研究像纵深发展,领衔人就必须亲力亲为,为组员做出表率。工作室是一个研究共同体,不仅是领衔人指导成员成长的过程,更是领衔人自身汲取营养不断专业提升和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这要比对成员的空洞说教的影响更深刻。三年来,领衔人结合《小学语文不同文体育人价值的范例研究》课题,在工作室执教了《少年王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开天辟地》《第一朵杏花》《望月》等研究课,用自己的实践去解读“文本独特的育人价值”,发挥不同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知识、精神、文化传承、思维方式、存在方式等对于学生的发展影响,用自身的研究行为来引领成员向上的积极心。除了在工作室执教示范课之外,领衔人还到夏溪小学、卢家巷实验学校、新安小学等学校执教示范课,在夏溪小学、卢家巷实验学校、本工作室活动中,领衔人作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等专题讲座。工作室还结合前黄协作片活动和送培上门活动,五次向全片10所小学展示了研究课。这些活动,进一步宣传了工作室研究思路,共享了研究成果,带动了一大批教师参与进文体育人价值的研究中。

2.双名联动,在思辨中前行

我们深知依靠一个工作室一个周期的研究,无法将小学阶段的各类文本研究透彻,也因为仅限于10多个人的研究,无法将研究的程度深化到内核。因此,本工作室和武进区小学语文张春方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动研究,一个学期进行合作研究一次,既做到研究相互独立,又做到两个名师工作室之间的研究智慧共享。自研究以来,共进行了多次联动活动,并且两个工作室的领衔人均执教研究课,大家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语文梦想聚集在一起,围绕课堂教学,实现智慧碰撞。工作室除了进行名师工作室的联动研究外,还邀请特级教师邵兰方为研究顾问,邀请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张新东对联动研究专项指导,这些名师的参与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更高的层次上解读了一系列教材,并从文本的独特育人价值角度对教材进行了二次重构,大大增强了研究的实效性。

3.系列活动,在合作中分享

甘于分享是豁达,懂得分享是智慧。只有分享自已才可以凝聚他人,学会分享,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领衔人是武进区第七轮第八轮送培上门语文组的指导教师,通过结合送培上门活动,不仅对结对学校老师进行了悉心辅导,而且结合自身工作室的研究方向,自己执教了示范课,工作室成员蒋青月也带着优秀课例送课到卢家巷实验学校,在共同合作中分享教学智慧,共享研究的快乐。同时,领衔人还应邀参加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调研工作,对区内20余所学校进行教学指导。工作室成员邵瑜是区第九轮语文送培活动指导教师,在送培活动中结合工作室研究,作了专题介绍。成员蒋伟新是前黄协作片语文负责人,在每次活动中,均分享工作室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些活动,进一步宣传了工作室研究思路,共享了研究成果,带动了一大批教师参与进文体育人价值的研究中。

4.系列成果,在论文中传播

实践出真知,归纳出效益。提升自身素养的方法不仅在于扎实的研究, 更在于实践后的反思与归纳,在不断的反思、提升、再反思中,实现能力的螺旋上升,这是工作室提出成事成人的核心价值所在,各成员在三年研究中实现自身的飞跃。领衔人撰写的《谈语文教学中的“言语实践”》《生成,让课堂涌动生命活力》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语文建设》杂志,课题专题论文《把握文体特征,落实个性学习》发表在2014年第11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其他成员30余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在单一文体研究的基础上,工作室围绕不同文体的育人价值进行了组稿,形成了系列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常州教师教育》2015年第8期刊出了工作室课题研究组稿,组稿详细介绍了工作室运行的轨迹,分享了含领衔人在内的7位成员对于文体育人价值研究的思考。组稿发刊后,受到了市区语文研究者的高度赞赏。

莫以春归无觅处 静待花开会有时。虽然工作室的一轮周期已经结束,但我们相信,在一线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我们会从已知的此岸到达未知的彼岸。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