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工作安排
-
- 01-07戴晓燕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活动汇总
- 12-27武进区双名工作室优秀成员评选条件
- 12-27武进区双名工作室考核评估细则
- 12-27关于做好有关课题结题工作的通知
- 12-27关于开展常州市武进区首批双名工作室评估工作
- 12-27名师工作室12月份研讨活动安排
- 12-27名师工作室十一月份工作安排
- 09-15武进区戴晓燕名师工作室9月份研讨活动安排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专栏
-
《望月》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15-06-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晓燕
《望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清课文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描写月亮的句子,感受月下江景的美丽,并能感受作者写法上的特点。
一、 谈话导入
1.昨天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一篇课文,课题是?一起板书课题。这里的望是什么意思?(出示一轮明月图)这是一轮明月,月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你能有几句话来描述一下你所见到的月亮吗?
让学生小声地准备准备
2.指名交流
(评价预设:你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月亮的圆;……)
小结:同学们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如修辞手法、形容词等来描绘月亮之美了,不过老师发现:要让同学们把月亮写得再具体些,确实挺有难度的。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赵丽宏写的散文《望月》。
作者是赵丽宏,出示作者的简介: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散文家、诗人,五岁的时候赵丽宏已经能够进行独立阅读,小学时阅读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并能够背诵大量的诗歌。已经出版了60多部诗集、散文集等,有十多篇作品被收入各种语文教材,是作品收入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2013年还获塞尔维亚国际诗歌金钥匙奖。
2.同学们已经进行预习了,我们了解一下预习情况:
课文会读了吗?同桌分句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错的地方帮助纠正,读完了在课题上根据要求给你同桌打打星。
正确 一颗星
正确流利 两颗星
正确流利,还能有感情地朗读。 三颗星
(1)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2)了解一下读书情况,抽读课文14—19小节。
相机理解:瞳仁 绘声绘色 不假思索 出示三种解释:不真实的;借用利用;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第二种解释可以组词:狐假虎威 假公济私
3.课题是望月,讲了谁在望月?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独自望月?(1—2 21)赏江中月
课文大部分内容写了谁望月?(我和外甥)快速浏览3—20,我和外甥是怎样望月的?(背诗中月 谈心中月)
小结:刚刚同学们理解的望月的望就是看的意思,但是读了作者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赋予“望”多种含义,可以用眼睛去观察,可以用回忆去望,更可以用想象去望,多角度才能让文章立体可感。
(板书:观察 回忆 想象)
二、 走近“江中月”
1.让我们首先走近作者所观察的那一轮月。配乐范读第二自然段,上课一开始,老师让同学们也用一段话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月亮,大家觉得这月亮虽常见、也觉得美,但是却说不出它的美,但这里作者却用了97个字写出他所看到的月亮,同学们要去品品这段文字,最喜欢哪一处?为什么?
2.组织交流:
第一句:月亮出来……
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你感受到此时的月亮有什么特点?此时的月亮在作者眼里是那么的柔情似水、静谧美好。还能让你感受到些什么?(作者内心的情感)拟人的修辞手法是特别能传递作者内心情感的。(情)
第二句:月光洒落在长江里……
从这句描写中你感受到月亮有什么特点?(明亮活泼)这会让你脑子里浮现什么词语?(波光粼粼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如果说第一句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月亮是一名恬静的女子,那么这第二句的描写又让我们感受到月亮似乎是怎样的人呢?(顽皮的孩子)这月亮在作者的眼里可静可动,(板书动静结合)姿态万千,美不胜收,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话,对比着读出着月亮的动静之美。
第三、第四句:
什么叫“剪影”?(出示图片)你看,月光下,落日的余晖下,那些人、景物都留下一个黑色的轮廓,真像用黑色的纸剪下来贴在远处似的。
在这一句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月亮?(朦胧的 诗意的)
理解“镀”:镀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用化学方法使一种金属一层又一层均匀地附着在别的金属或物体的表面上,可以镀金、镀银等,经过电镀过的物体会非常闪亮。这里为什么用镀?它写出了月光均匀美好地洒落在芦荡、山峰上面,让黑色的剪影发光发亮,如梦如幻,同时作者对月亮的情和爱,似乎都在“镀”中饱含和生发。这个镀字真是妙笔生花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感受这一字之妙,读出这梦幻美景。
在作者的眼中,月亮有着多样的美,恬静的、活泼的、诗意梦幻的,他能看到我们为什么看不到,你看看文章,他是怎样望月的?(从高到底 由近及远)这就做到了景中有序。当然在具体的描写中,这序有很多种,时间顺序、移步换景等。
3.小结:是的,同样的景在不一样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抬头、低头、近看、远看,不仅让表达有条理,还会看到月亮不一样的美。刚刚在上课前同学们之所以不能具体说出月亮的美,那是因为你们只会抬头看月亮。所以这一点是最值得同学们去学习的,在景中有序的基础上,注意修辞手法、表达手法的合理运用,注意用词的准确生动,美文也会在你手里诞生的。
4.赏析了这段话,相信同学们对这段话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了,请自由练读,我们配乐朗读。
指名配乐朗读。
三、 拓展阅读
自古以来,月亮因为她的美好收到了很多人的青睐,下节课我们会重点感受古人的月亮情结,那么在现代,也有很多人写了月亮,我们再来看两段:
朱自清《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贾平凹《月迹》: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缺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自由读读,说说喜欢的理由。
四、 布置作业
回去重新观察月亮、朝阳或夕阳,学会多角度去观察,然后有序表达。
这序可以是像我们今天的课文中一样,站在一点,高低远近;可以移步换景,阳台上看的和去小河边看的不会一样;也可以时间顺序,写出变化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