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工作安排
-
- 01-07戴晓燕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活动汇总
- 12-27武进区双名工作室优秀成员评选条件
- 12-27武进区双名工作室考核评估细则
- 12-27关于做好有关课题结题工作的通知
- 12-27关于开展常州市武进区首批双名工作室评估工作
- 12-27名师工作室12月份研讨活动安排
- 12-27名师工作室十一月份工作安排
- 09-15武进区戴晓燕名师工作室9月份研讨活动安排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研讨记录
-
2015-4-22片联合教研活动记录发布时间:2015-05-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晓燕
三位老师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
张新东:
很高兴来参加这次活动,准备得非常充分。三节课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三节不一样的课还是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异课同理 思想启迪
一、都注重精讲多练
(1)要有课程意识
这个观点的提出大部分在数学,其实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体现。三堂课树立了课程意识,讲精准。体现都是在用教材教,不是只教教材。如《月光启蒙》,选择了童谣的言语表达方式,让学生去创编。在母爱这样的大主题背景下,用了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从读童谣到拓展童谣再到创编童谣,再到拓展孙友田的诗歌。不拘泥于教材。《三个小伙伴》紧紧围绕“讲故事”的能力把课文教学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如方法上的指导:表情动作语气;又如记住故事的情节:要脱稿。这堂课给我们很有启发。最近的课例都有这方面的倾向。如《嫦娥奔月》先概述故事,其次让学生复述庞门威逼的情节,最后是描述嫦娥奔月的美丽画面。所以语文课是语言文字实践运用的课,不能仅课文而课文。《莫泊桑拜师》教者把这堂课当做了习作指导课,但是在理趣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情趣的激发,要进一步深入思考。我们的课堂要有新意,就应该在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运用中展现自己的智慧。如三井小学的姚成老师基于《青铜葵花》所执教的:人物形象大探秘、环境描写大探秘等,就是一位语文老师的微课程。又如《望月》可以从作者的作品很“诗意”这个特点入手,带领学生品味作者的这个特点。希望我们的老师强化课程意识,要居高临下教教材,不能被教材框住。
(2)关注文本前后联系,讲通透。
《月光启蒙》中的两个长,豁然开朗再到启蒙。这里面有文本的前后关系。《三个小伙伴》中一起栽树的情节教师没有忽略。课堂应该是通透的,不能够是杂乱的。关注文本的前后关系。
(3)提炼自身教学语言,讲精彩。
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课型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语言。《月光启蒙》就是赏心悦目,整个教师语言和文章很融洽。《三个小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别具一格,在平稳的过程中是非常严谨的,很有培养潜质的。《莫泊桑拜师》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升观点。
二、营造的情境连贯
(1)首先在多样的手段和目标的明确结合在一起,要完美结合。《月光启蒙》中教师自己在唱歌谣的时候,学生很自然地就投入进去了。《三个小伙伴》在引导学生表演时指导学生表演动作十分准确。有的老师经常会创设很多种情境,但是目标不明确。
(2)朗读训练和文本的感悟完美结合。这几位老师在教学时在学完一个片段后或者用指名读或者用齐读让学生读读这个刚刚学习的自然段,做到读中感悟。
三、互动自然
三位老师都有很高的语文教学素养,如陆老师让学生读得非常快乐非常自然,幽默、大气的。又如顾老师有儿童化的语言。
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生成,不能照教案走。要把学生的资源充分在课堂中运用起来。
教学期待:
过程性还要再充分展开,学生的主体还要更加地凸显。在精讲多练的前提下,能多学少教一些,教的痕迹大于学的主动。容量可能还是太多。如《莫泊桑拜师》福楼拜的教学艺术可以不用,直接把焦点对准习作指导。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