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研讨记录
2014.4.11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4-04-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晓燕

活动记录表

活动名称:戴晓燕名师工作室活动

活动地点:武进区政平小学(阶梯教室)

活动主持:戴晓燕

参加人员:全体工作室成员、张春芳工作室成员、政平小学语文教师

活动内容记录:

一、听评课反馈

戴晓燕:本次主题是“童话”,我认为童话具有以下特征:幻想性、情趣性和教育性。下面大家谈谈童话的育人价值是什么?

蒋青月:加强朗读与复述能力,语文素养,写作能力,审美情感(明显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力。

王菽霞:我认为童话是用人化的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表演能力。《小松鼠找花生果》和刚学过《蘑菇该奖给谁》都是童话。本节课认为有层次,但是表演“钻出来”这一动作时不到位。板书三个词是表演的支撑。第二次表演关注动作表情语言。另外抓住提示语,从图入手进行观察。书上的插图编者用心在画,从图入手,放手再让学生表演。

戴晓燕:我认为童话的价值是:一,充满情趣性,引导学生喜欢,从课内走到课外。二,识别语言符号,感受语言美。三,表演童话,内化故事。四,想象补白或复述。五,领悟知识或道理。

戴晓燕:下面我们来谈谈童话教学策略有哪些?从两位执教老师的课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堂课落在表演,第二堂讲故事上。下面结合听课,谈谈童话教学策略。

二、评课

张春方:童话分两类,一类科童话。通过童话让学生明白花生长在土里,二是寓言童话,揭示一个道理。不同的童话应该怎么上?主人公较少,讲故事方式好,多的,人物及情节理清楚。绘声绘色讲,表演讲,两者差不多,低年级识字同时,同时内化课文语言。讲故事在低年级不仅仅是童话,其它方面也可以的。童话让学生产生接受美的东西,学生在童话中能获得责任、美好、善良。

低年级教学中有本质的东西,有相通的。例如朗读。在童话教学中怎么做。课堂中老师的组织语言,老师应该怎么做,怎样跟童话教学结合起来。日常中的教学与童话教学是否有相通的,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

《小松鼠找花生果》我认为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有情境性,按课文情节串联全课;二注重主体性,积极思考,参与语言项目;三是情趣性,学生学习起来有趣味,如果老师及时加上激励性语言就更好。我有一些思考:第一认为老师范读不够。当一个学生读得不到位,再找一个学生,再不到位老师就要范读了。第二课导入时应该从讲故事为主,一开始故事情境讲出来,一步步地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从总体进入部分。三是写字,九个生字,每课至少指导四个。来不及整合,可以归归类。把类型归出来,讲两类。例如左右结构的字,两类,这样就解决了。

现在课堂中渗透写字指导,老师都有了一定的方法:观察、范写、描红、再写、评价。第四低年级千万不要忽视头饰的作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表情、动作、语言是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及什么样的语言。

《猴子种果树》第二堂课:教学设计巧妙。重点指导一段读后面指导模仿。二是老师学习表演,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不仅关注自主学习内容,更关注学习状态,即是学生怎么学的。 对学生的每个回答都有回应的。低年级老师要组织学生学习,激励学生学习,讲的不一定多。三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较好,有层次。但是第一个故事指导不到位,自己目的性不是很强,讲好这个故事到底让学生学会哪几点?本课讲了对话,但要细分,称呼怎么讲,农谚,疑问语气怎么讲。动物本身特点,关注乌鸦哇哇。及猴子动作,拔掉梨树改种杏树应该如何表演。另外,文章主题是心急,从每一段都能看出。但“没主见”是从全篇来看,偶尔一次还不是没主见。分步指导,方式较好。但要一步步,这样更有目的性。

戴晓燕:从张校长的评价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写作话题,例如朗读如何做到细致指导,老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应该怎么做?两节课中优点大家有目共睹,我就不多讲了。我认为两堂课中朗读没做好。第一堂课,朗读配动作,悟心情再朗读。落在这个方面,就扎实地做;第二堂课,前面环节再舍掉点,把对话拿出来,扎实讲,就可以。第一就落在对话上,细致指导学生朗读。读好。

蒋伟新:童话就是讲故事。小孩子在幼儿园就是听故事。他们都会讲。引导讲故事中间,理解关键词提示语,但都是围绕讲故事的。篇段就做得更好。所以在童话教学上,朗读平时教学也有,童话就是讲故事抓手。另一个头饰作用不可忽视,角色意识。二是在指导中,有过程意识更到位。评价时到位,关注学法指导。三,有文体意识,告诉学生童话,科普童话,也有道理。

三、总结

戴晓燕:通过讨论,给我们带来了思考:童话教学中写字课怎么教?朗读怎么指导,表演怎么到位。及时写下来,这样才有收获。今天的作业就是写下今天的收获。最后再次感谢张春芳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活动。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