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工作安排
-
- 01-07戴晓燕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活动汇总
- 12-27武进区双名工作室优秀成员评选条件
- 12-27武进区双名工作室考核评估细则
- 12-27关于做好有关课题结题工作的通知
- 12-27关于开展常州市武进区首批双名工作室评估工作
- 12-27名师工作室12月份研讨活动安排
- 12-27名师工作室十一月份工作安排
- 09-15武进区戴晓燕名师工作室9月份研讨活动安排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
-
信任,创造最美好的境界(邵瑜)发布时间:2013-12-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晓燕
(本文发表于2013年6月《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小学 邵瑜
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常常看到有的语文课堂比较沉闷,学生不愿意发言,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上课就是一种折磨,而对老师来说,教学的激情也难以迸发。作家冯骥才写过一篇文章《珍珠鸟》,用人与鸟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信任,能创造出最美好的境界!而我们的课堂,四十分钟,绝对不能是沉闷的、无趣的四十分钟,而应该是美好的四十分钟,是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四十分钟!如何创造出这样和谐的境界?我想,平等的对待学生,教学中对学生多加以信任,这样的课堂会是愉悦的,美好的。
一、信任学生,还给学习的时空
步入新世纪,教室再也不是教师一言堂的地方,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文本、同伴、教师之间的多维互动,产生共鸣的过程。而产生共鸣是需要时间的,一线的教师往往刚提出问题,就急切地让学生回答,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的智慧是无法得到闪现的。《牛郎织女》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民间故事。笔者根据“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展开了教学过程。在引导学生感悟写法时,笔者心里着实打了一回架:是老师带领学生去了解“悬念”和“恰如其分”这两种学生从未接触过的表达特点呢,还是让学生自己睁大眼睛去发现?要知道,这两种表达特点,不要说是学生,一般的老师不仔细阅读文本,都看不出来呢!在犹豫之间,蹦出一个想法: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去!于是,就抛出了一个问题:看看这个故事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
足足等待了五分钟,我开始收网。连续叫了两位学生,学生站起来说的都没挨着边,再叫了一位学生,她说:我发现这篇文章有几个问句。是谁在叫他呢?这姑娘是谁呢?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我觉得这几个问句很有特点,在以前的文章中基本看不到。顺着这个学生的发现,我引导学生了解“悬念”的特点和表达好处!这样的表达特点学生居然能发现,我着实欣喜不已!我让学生继续交流,看看哪些句子读起来非常有意思!第5个学生站起来说:第三小节老牛说的话很有意思,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小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个美丽的姑娘。这段话似乎在告诉我们牛郎去找织女还要费些周折呢!我听了,暗自庆幸自己对学生的信任,赶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发现,引导学生了解表达要恰如其分才好,多一分嫌长,少一分则嫌短。
课堂中,问答式常常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但在一问一答间,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达不到教师的预设上,教师往往非常着急,就会接过话头来讲,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反正,能力也得不到提升。而在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到了一位非常信任学生的老师,她反复地鼓励学生,愿意花时间等待学生。因为信任,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反复去发现,才有了精彩而可贵的发现,从而轻松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因为信任,学生敢于发现,也敢于表达,他们能突破以往的知识,对文字有所想法便敢提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调动,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也得到提升,每一位学生都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二、信任学生,还给学习的权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还普遍存在的替代现象,不是不放心学生的学,就是草草的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样的教学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尊重学生,就应该把学习的权利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的课堂中驰骋,这样才会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少年王冕》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文章,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王冕的人物品质,其中一位学生谈到,王冕三个月便能把画画得跟真的一样,这三个月肯定吃了很多苦。于是,教师便让学生想象王冕会怎么勤奋刻苦地学画,然后写下来。在学生写完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一场暴雨突然下起来了,王冕的衣服被淋湿了,简直就是落汤鸡了,可是他仍然坚持练习画画。”老师静静地听完了他的表达,说:“落汤鸡这个词用得很形象啊!不过,其他同学听了有什么想法,能给点意见和建议吗?”教室里静静的,学生陷入沉思,这时一位学生说:“我觉得你这段话有些问题,下暴雨的时候应该是不能作画了。我想你可以改成这样:下暴雨了,王冕赶紧躲在一个草棚里,目不转睛地盯着雨中的荷花仔细观察,等雨一停,他立刻把刚刚看到的荷花画了下来!”话音刚落,教室里就想起了学生赞同的掌声!
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权利很多,表达权、评价权、质疑权等等,然而,我们常常能看见,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表达得更多、质疑得更多、评价得更多!而我们却从以上案例看出,在常规的写话训练中,学生在想象表达时除了要想象课文情境表达生动外,还要做到想象的合理性。而我们往往发现学生比较忽视想象的合理性,在这里,教师发现了这个资源,并没有自己立刻加以评价,而是把评价权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去评让学生去改!事实证明,学生的评价能力是潜力很大的,你给他们舞台,他们必会在舞台上精彩演绎!
信任,能创造最美好的境界!是的,教室里往往有几十位学生,几十位头脑在不断地思考,有时,教师想到的,学生确实想不到,然而有时,教师想到的,学生能想到,甚至教师想不到的,学生也能想到!教师只要蹲下来看学生,倾听孩子的心声,发自内心地信任学生,愿意为学生的迟疑而驻足,愿意为学生的“惊人之言”提供陈述的平台,这样,学生才会张扬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