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
由点及面促生成(邵瑜)
发布时间:2013-12-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晓燕

 

(本文发表于20135月《江苏教育》)

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小学    

 

小学阶段的课堂,往往在教师抛出开放式问题后,学生反馈出的各式信息,资源会十分丰富,虽然这些生成的资源曾发散状,零星、无序,且不利于识记,只能为呈现当时的精彩,而不能成为学生的思维方式。我认为,教师必须采取织网策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表述进行有效梳理,将自己散点式的感受变成整体的知识,并形成今后学习的能力。

教学课例:《水乡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出示:装、湖、飘、箩、新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飘”和“新”是左右结构的字。

生:这些字里只有一个是上下结构的字,就是“装”。

师:你能给“装”字找个朋友吗?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装扮、装满、服装、装点、西装……

师:这么多词语,用什么办法能记下来呢?

生思考沉默

师:我们试着来给这些词语分分类吧。比如说跟服装有关的词语有哪些?

生:西装、上装、服装。

生:冬装 夏装

师:跟打扮有关的词语有哪些?

生:装点

生:装扮

生:装饰、装修

师:表示装在里面的意思的词语呢?

生:装满、装鱼

生:装东西

师:瞧,我们把词语分分类,词语就没那么混乱了,你能有有条理地说一说么?

生:表示服装的有西装、上装,表示打扮的有装修、装饰。

……

从上面的课例看出,当老师提出给装字找朋友这个问题后,学生的生成很多,但是非常散点的,但经过老师的巧妙引导分类之后,形成了有序的知识结构。这一种由点及面处理生成资源的方法,至少有这样三种价值:首先是“装”在学生心中鲜活了起来,扩大了词汇量,而且类别分明,渗透了结构意识。其次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开始嘴里只会冒出一个个单个的词,经过分类后,能有序地表达这些词语;第三,渗透了教给学生给词语分类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习得,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词语,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的智慧是靠教师的智慧点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及时抓住课堂教学的生成性问题,舍得化时间刨坑,将关键问题展开讨论,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智慧的碰撞。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