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工作安排
-
- 01-07戴晓燕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活动汇总
- 12-27武进区双名工作室优秀成员评选条件
- 12-27武进区双名工作室考核评估细则
- 12-27关于做好有关课题结题工作的通知
- 12-27关于开展常州市武进区首批双名工作室评估工作
- 12-27名师工作室12月份研讨活动安排
- 12-27名师工作室十一月份工作安排
- 09-15武进区戴晓燕名师工作室9月份研讨活动安排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理念学习
-
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发布时间:2014-04-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彦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
执教: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咏梅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3.情感目标:感受乡村孩子的纯真、可爱。
【教学重点】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课题:池上 小儿垂钓
今天,我们学习21课《古诗两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
生1: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
生2:我想因为都是写的小孩子,所以编辑老师把他们放在一起了。
师:对,是这样的原因,今天我们就要同时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的诗。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二、 初读
1、出示自读要求:放声朗读两首古诗,把生字读准,诗句读通,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检查自读
出示:撑 艇 萍 稚 侧
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注意字的前后鼻音。
理解“稚子”:诗中有相同意思的词语“小娃”“小儿”
“萍”出示古文字,看图理解。出示“浮萍”。
撑:做动作。
3、指名读古诗。
4、齐读古诗。
三、 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1、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1) 都是写儿童的。
(2) 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
池上:写采莲。 小儿垂钓:写钓鱼
两首诗的诗人不同。
师:这两首诗大家都预习了,那这两位作者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吗?
生1:我来介绍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诗。
师:白居易写的诗常常读给小孩和老奶奶听,所以他写的诗通俗易懂。
生2:白居易一生为官清正廉明,杭州西湖的白堤就是他在任时所建造的。
生3:胡令能是唐代诗人。小时侯家里很穷,但是他仍然用功读书。
师:老师在百度中搜了一下,他有四首诗比较有名。胡令能他是个手工匠人。
师:同学们说得很清楚,看来课前预习花了很多工夫。老师课前也搜集了有关资料,比较简洁,大家一起读一读。
(老师出示: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写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胡令能:唐代诗人,其诗富有生活气息,真切自然,有四首诗流传至今。)
生齐读。
四、品诗。
1、自由读诗,聊诗中画面,解决基本诗意。追问中点拨重点词的理解:
《池上》:解、一道
《小儿垂钓》:蓬头、侧坐、莓苔、映身、借问、遥、应
2、深入品悟:猜一猜两个小孩儿各有什么心思。
《池上》
紧张。聊“偷”字。
高兴。拓展《荷花》片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及“莲叶何田田……”诗。)品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小儿垂钓》
聊“遥招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3、把握人物形象:这是两个什么样的小娃?
4、积累两首诗:看画吟诵。
五、给板书画表格,完成对比表格
师总结:下课后,你们也去搜集描写儿童的诗句,用我们今天学古诗的方法去读、去想象、去唱。
听课心得:
本课教学较有新意,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求同存异是整合的关键,从整合入手解读古诗,突破古诗教学的习惯模式。分步解读,则是在整合之间的跨度上,深入感悟意象与情趣。用“总-分-总”的教学模式引出同类“童年趣事诗”的课外拓展。
两首古诗都是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诗意通俗易懂,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把感悟诗中意境和体会童真、童趣作为教学的重点。用聊天的方式,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之中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掌握了知识,体会了作者对小孩的喜爱之情,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