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理念学习
雾凇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3-1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23、雾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并能说出吉林雾凇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3、学习第2小节描写过程的方法,并练写雪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雾凇》。

2、三九严寒,大地冰封,吉林松花江畔的雾凇绽放枝头、迎风摇曳,把整个十里长堤都装点得银光闪烁,如同仙境一般。(课件:雾凇画面、音乐)

3、课文第一小节这样写道,齐读(课件:第一小节)

 

二、学习§2雾凇形成过程

过渡:那么这神奇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课文第几小节揭晓了答案?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地读读第二小节。

 

(一)一读形成,把过程说准确

过渡:读完了,聪明的同学一定会发现,其中有1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雾凇是什么,以及它是怎么形成的,找到了吗?(出示第1句)

1、(指名多人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你读到了雾凇的另一个名字。

你读到了雾凇形成所需要的条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严寒季节、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课件圈出)

2一句话就把雾凇的形成准确地说出来了,练习背下来。(板书:准确)

3如果你向别人介绍雾凇的时候,就告诉他这一句话,行不行?像科学家说的一样,太概括了。所以我们还要学着把这个过程说清楚。(板书:清楚)

 

(二)二读联系,把过程说清楚

1、读了这句话,我们想知道松花江畔是不是具备这些条件呢?请你对照着到文中找一找看。

1)链接出示第2句。水汽在哪儿?江面上。你怎么知道的?科学研究表明:水在4摄氏度左右时会释放出水汽,因为这个温度的水最饱和。

2) 链接出示第4句。不仅如此,就连白天,那里的气温也低至零下20摄氏度左右,真正的“严寒”。

3)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到这样的低温,直接就变成雾凇了吗?不是的。水汽先变成雾气,雾气再遇冷凝结成雾凇。你怎么知道的?

链接出示第37句。因为水汽温度偏高,所以遇冷不结冰,而是变成了雾气。

 

2、现在我们不但知道了雾凇形成的重要条件,还了解了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谁能借用这些词完成下面的表格,给我们演示一下雾凇的形成?指名演示。其余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作业纸上填写序号)

词语:过于饱和的水汽  雾气  雾凇  遇冷凝结  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

表格:

 

 


请你做个解说员,给大家说说这个过程。

 

过渡:这样一说,别人就听得很明白了,你还想不想更进一步?说得生动,优美。(板书:生动)

 

(三)三读画面,把过程说生动

1、读第二小节时,这个形成的过程给你什么感觉?   美。

作者在描写这个过程时非常细致。尤其细细地描写了两个画面,哪两个?

一个是雾气随风飘荡的画面,一个是雾气凝结成雾凇的画面。

2、出示3-6句。读读看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都在写雾气,有没有什么变化?

1)地点在变化,从江面上飘荡到十里长堤。

2)越来越浓了。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先是弥漫开来,笼罩着十里长堤,渐渐变得更浓了,浓得树木被淹没了,灯光、树影也模糊了。)

哪些词让你感觉到雾气越来越浓了?弥漫、笼罩、淹没、模糊     读一读

如果你置身在这雾气中,你的眼前是什么样的?白茫茫、模模糊糊、朦朦胧胧

带着这样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你来读读这一段话。指名读——齐读

 

3、雾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接下来雾凇就要粉墨登场了。哪里写雾凇?7-8

1)这两句话里没有出现“雾凇”这个词,你怎么知道这是在写雾凇?

聪明!可是还没有“凝结”啊!“镀”,对!雾气一点点凝结,就像在金属上镀色一样。

2)镀成了?出示:银线  银条  银松雪柳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变化,越来越厚了,越来越多了。

     拨开重重的雾气,你能根据词意给它们排排顺序吗?出示三幅图。过渡:真的是越来越好看了。

3)所以写比喻,一定要有美感。再读读,除了写出了变化,还带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在里面?白银——珍贵——喜爱、赞美。指名读7-8

   

 

4、老师发现你读得很缓慢,为什么这么读?出示: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地

   雾凇的形成需要一整夜,作者用这几个词把这种缓慢给写出来了,读读看?相应进行评价   

缓慢也是一种美,会给我们带来宁静。连起来读两句话。

喜欢这段话吗?试着把它背下来,生练背——指名背。

 

5、出示表格,现在你会把这个过程说生动了吗?

1)你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哪些内容?(雾气的变化、雾凇的缓慢凝结。根据学生回答把弥漫、笼罩、淹没、模糊、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银线、银条、银松雪柳加上去,再提供一个提示:丰满水库  4摄氏度左右)第一句话要不要加上去?总分结构,能够让人先有个初步了解,再读后面的内容,了解得更透彻。

 

2)学生练说,指名说。播放视频,上台解说。

 

三、体会赞美、写作迁移

1、早上,人们从睡梦中醒来,推门一看,十里长堤简直成了雾凇的世界,他们便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示)

 

2、这是在赞美雾凇什么?多、白、美,仿佛是春风吹开的梨花般洁白无瑕、千朵万朵。美美地读。

 

3、我们江南没有雾凇,每到冬天,那纷纷扬扬的雪花是一道迷人的风景,为我们增添了柔和与宁静。如果要你来写下雪的情景,你会怎么写?欣赏着这优美的画面,请你在作业纸上完成。提醒引用诗句。      

 

4、生练写。

 

 

板书设计:

  

                           23、雾凇

                           准确            放慢过程

                           清楚            写清顺序

                           生动            用上比喻

 

 

 

 

 

 

 

 

23 雾凇

1.请你按照雾凇形成的过程,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表格中,演示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雾凇        ②雾气        ③遇冷凝结   

④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   ⑤过于饱和的水汽

 

 

 

 

 

 

 


2.请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一处雪景,把缓慢、优美的过程写下来。

写法提示:放慢过程   写出变化   运用修辞

词语提示:笼罩  淹没  缀满  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地 

          最初  逐渐  最后 ……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