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备课室>>教学设计
-
《莫高窟》第二课时发布时间:2016-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昌平
《莫高窟》第二课时
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王昌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2.赏读、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材料,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优美语段,品读理解课文第二、三、四段。
2.知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莫高窟。
2、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3、(出示句子)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读这两句话。
(1)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2)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4、为什么作者说“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近莫高窟。
二、精读课文,感受魅力。
(一)第二自然段
1、我们先来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交流:
师:读完课文,同学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2、师: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的呢?
(课件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力士”红色字体,学生齐读。)
同学们,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彩塑?(排比句。)
师:对了,课文先利用一个排比句整体上让我们体会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彩塑。
3、(点击链接处,出示三尊不同神态的彩塑,引导学生观察彩塑的表情神态来辨认出他们分别是哪尊彩塑。)
(1)师:看,这一尊彩塑他面带微笑,眉宇之间透露出慈祥与善良,这就是?生:慈眉善目的菩萨。(课件出示文字)
(2)师:瞧,这尊彩塑身披盔甲,浑身散发出不可忽视的王者风范,这就是?生:威风凛凛的天王。(课件出示文字)
(3)师:再看,这尊彩塑满身的肌肉,粗壮的四肢,充满了力量,这就是谁?
生:强壮勇猛的力士。(课件出示文字)
4、同学们,菩萨有菩萨的特点,天王有天王的气魄,力士有力士的个性,你们能读出他们不同的神态特点吗?一起将这句话读一读(齐读)。
5、师:如果说,菩萨、天王、力士等镜头是一闪而过的话,那么卧佛的镜头就是特写了,请同学们一起把描写“卧佛”的句子读一读。(幻灯片出示卧佛图片)特写了什么呢?
(长16米,先写了卧佛的长度,侧身卧着,这就是卧佛的姿态,眼睛微闭,安详,这就是卧佛的神态)
师:是呀,这尊卧佛真长啊,他的神态多么安详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6、同学们,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有的“神态安详”,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7、看到这一尊尊彩塑,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精妙绝伦)
来到这些精妙绝伦的彩塑面前,你会怎样赞叹呢,用上刚才的词语?如果你是外国游人,你又会怎样赞叹?
8、听了游客们的赞叹,作为一个中国人该是多么骄傲和自豪啊!难怪作者说:
(1)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2)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9、通过学习这一自然段,我们发现作者是先用一句话概括彩塑的特点,接着用一闪而过的快写镜头描写了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然后用特写镜头描绘了一尊卧佛,最后写游客观看彩塑后的赞叹。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写作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让我们我再一次读好这一自然段,记住这种写作方法。
(二)第三自然段:
1、其实,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描写壁画的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与第二自然段相似,现在请大家模仿第二自然段的学法试着学学第三自然段,先找出中心句,再看作者的快写镜头是什么?特写镜头是什么?边读边做上笔记。
(学生自由学习)
2、学生学完交流:
(1)读完课文后,同学们找到这段的中心句了吗?是哪句?
生: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齐读)
(2)这句话不但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整篇课文中,它还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联系上下文,看看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过渡句 承上启下(第二自然段讲的是莫高窟的彩塑,第三自然段讲的是莫高窟的壁画)
(3)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壁画有什么特点呢?
生:宏伟瑰丽(同时板书)
(4)从哪里体现出它的宏伟瑰丽呢?
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5)壁画是如此的宏伟瑰丽,请你找找哪些镜头是一闪而过的?
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应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大屏幕呈现第三自然段的描写壁画的内容)
(6)由这些一闪而过的镜头,你读懂了什么?
生:壁画丰富多彩,宏伟瑰丽。
(7)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丰富多彩的壁画。
(8)真是丰富多彩啊!你能读出壁画的丰富多彩吗?(齐读)
(9)在这宏伟瑰丽的壁画中,特写镜头是什么呢?
生:那成千上百的飞天
师:飞天就是佛教中天歌神和天乐神的化身,他们在天国里散发香气,奏乐歌舞。后来两人融为一体,化为飞天。在这座巨大的艺术宝库中,约有4000多个“飞天”形象。作者是如何描写飞天的呢?
指名朗读。
你最喜欢哪一种飞天?
多么美的飞天,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有感情齐读。
你觉得这些描写飞天的句子怎么样?美在哪里?(排比句、四字词、节奏感强)
看来不仅飞天美,描写飞天的句子也美,让我们再次美美地读一读。
师:同学们把飞天读得真美啊!那么是不是只有这些飞天呢?从哪看出来?
生:很多,从“成百上千”和“„„”体现出来。
师: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 , ;有的, ;”把你心中的飞天写出来(播放幻灯片飞天图)同学们可以边欣赏飞天图边想象。
(如:有的面对铜镜,梳妆打扮;有的相互追逐,打闹嬉戏;有的置身花丛,追打蝴蝶;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楼阁,宛如游龙;有的倾坐石上,面带微笑;有的手拿蒲扇,笑语轻谈;有的手托腮帮,侧耳倾听„„)
(10)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也很优美。听完你们的描述,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些活灵活现的飞天壁画。(引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3、莫高窟拥有如此宏伟瑰丽的壁画,难怪作者说:
(1)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2)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第四自然段:
1、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现在就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藏经洞,请大家读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2、藏经洞里都有什么呢?
生:有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出示幻灯片,红色字体“六万多件”
3、六万多件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藏经洞的文物众多(随学生的交流板书:藏经洞 文物众多)
4、这些文物无一不是价值连城,无一不是艺术珍品,每一件文物无不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做为一个中国人,此刻,你感觉到?
5、老师在这段中发现了一个“曾”字,这个“曾”字的意思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曾)表明只是原来有,现在已经没有了。
这六万多件珍贵文物到哪里去了?
6、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看了这段资料,你想说些什么?
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倍受欺凌。
⑵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与无耻。
⑶自己的无奈与遗憾。
7、我国从事敦煌研究的专家们,常常要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去西方拍摄敦煌文物、文献的照片,带回国内来研究。当他们把微缩胶卷放到放大机前开始研究时,总要伴随着他们一声长长的叹息。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
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第四节。(齐读。)
8、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它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莫高窟不愧是——(出示,齐读)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艺术宝库)
四、拓展
1、纵观全文,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模式,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展。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4自然段。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了解莫高窟更多的资料。
板书:
彩塑 精妙绝伦
莫高窟 壁画 宏伟瑰丽 艺术宝库
藏经洞 藏品丰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