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备课室>>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14-04-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晓燕

一、图文导入

1、首先,看老师写一个古代的字,上面有一只手,下面也有一只手,他们在抢一个东西,猜猜是什么字?(我觉得应该是争。争抢的争)

2、真聪明,就是争抢争夺的争。板书:争

3、再看一幅图,这是什么?(河蚌)板书:蚌  蚌是后鼻音,谁能读准它?

蚌我们比较熟悉,谁来介绍一下?(它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用两个贝壳合起来夹东西可紧了。)

4、这是什么?“鹬”有什么特点?(一种长嘴水鸟,以吃小鱼、小虫、贝类为食)

     (嘴巴又长又尖,就是鹬,是一种水鸟,所以是鸟字旁。)板书:鹬

今天咱们学的故事叫鹬蚌相争。完整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1、“鹬”在天上飞,蚌在水里,它们之间会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自己赶紧去读读课文吧。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字词圈画出来。

              2思考:鹬和蚌为什么要相争?结果又如何?

2、检查生字词。

1)老师发现,这些词语大家都觉得比较难。

板贴:夹住  壳儿  啄肉  捉住

分别指名读,齐读。

交流:鹬和蚌为什么要相争?

指名说说并朗读第一小节

相争的结果如何?

指名说说并相机朗读最后一小节

什么叫相持?

2)课文哪里是写鹬蚌相持的?

(出示二三小节)

3)三四小节是两段对话,要读好这两段对话得关注什么?(提示语)

4)有哪些提示语,用笔划一划,读一读。

PPT出示:毫不示弱  得意洋洋  威胁

①指名读,齐读

是生字,指名读字,注意读准翘舌音。仔细看看,写好弱,咱们要注意些什么?一个字如果左右两边一样,就得遵循一个原则,叫左收右放,注意看老师写,左收,小肚子不能挺出去,右放,个子高一点,小肚子鼓一点出去,这样这个字就漂亮了。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提示语在对话中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怎么读对话。同桌分角色读好鹬和蚌的话,注意提示语不要读出来,要演出来。

④指名读第一句:引导学生理解威胁

什么叫威胁?威胁的时候语气要怎样?表情要怎样?

读好第二段,理解毫不示弱。

5)同桌再进行练习,注意相持,表示不止争论一次,看看到底谁更理直气壮一点?

提示:为了要争论得更理直气壮些,最好我们要把这两句话背下来,有规律吗?

鹬蚌的对话很有意思的。鹬说今天……”,蚌回应说今天……”

出示句式:今天……,明天……,你就会……

          今天……,明天……,你也会……

你怎么说,我就怎么答,中国的语言就是有意思,只要把对方的话稍微改一改,就形成了有力的回击。谁怕谁啊!

6)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7)指名同桌上台展示。

1)师读旁白,学生表演。

2)师:鹬,你怕蚌吗?

生:不怕。

师:那你在怎么跟它争?

师:蚌,你怕他吗?

生:不怕。

师:你来回击它一下呢。

师:看见了吧,这样的态度就叫“得意洋洋,毫不示弱”。)

3)师:(对鹬)你威胁他,他威胁你,要不,咱们别争了吧?

     生:(不服气)要争!学生再演。

     师:(对蚌)他不罢休,要不你松口气吧?

     生:(坚决地)不!学生再演。

4)师:(对蚌)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还是饶了他吧?

     生:才不饶呢!生再演读。

     师:(对鹬)他不饶人,咱和解吧?

     生:不和解!生再演读。

5)师:(对蚌)还争吗?

     生:争!

     此时的鹬和蚌已经很累了,但他们还是要坚持争下去。学生再次争论,争得有气无力的样子。

3、就这样争个没完,斗个没完,这就叫——相持。

4、这样下去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渔翁得利)

5、鹬和蚌一意孤行,自以为是,还让渔翁得了利,你们觉得他们怎样?(傻)

7、你们傻吗?(不傻)聪明的同学们,谁能写上两三句话,来劝一劝鹬和蚌呢?

  出示填空:你这只傻      啊!今天不_____,明天______,你就会_______我劝你啊_____________

8一个好玩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样的故事就是寓言。师板书:寓言。

宝盖头就像一个小房子,小房子里不仅住着一个故事,还藏着一个道理。

9、指名完整地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讲述寓言

这个寓言故事非常有趣,回去后可以把它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