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备课室>>教学设计
-
识字六发布时间:2013-12-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菽霞
识字6(第一课时)
王菽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塞、岛、骄,做到自主识记,并按笔顺规则书写美观。
2、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3、借助词串、图画所营造的语境,唤醒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了解词意、字义,在识记汉字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
4、在诵读中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意境美、音韵美,提升儿童审美能力,增加文化底蕴,并借助韵文训练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说话能力。
5、初步感知祖国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假期里,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预设:有没有走出常州去旅游的?(没有)想不想走出常州去看一看?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6》去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把书轻轻翻到78页,借助拼音把词语读正确。读完后,想一想,小红去了祖国的哪些地方?
2、学生自由朗读。
3、小朋友读得都很认真,现在,就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归类正音,(指名读、齐读),一个个词语读正确了,一行行词语能不能读好(指名分行读)评价:你不仅把词语读正确了,还读出了词语之间的停顿,这可是韵文的特点呀。其他小朋友也像他这样来读一读。一行行词语读好了,整篇韵文能不能读好。注意,一行与一行之间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哦。(指名读)评价:你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韵文。
(2)去掉拼音还能读好吗,开火车读词语,指名分行读,齐读韵文。
2、小红去了祖国的哪些地方呢?(塞北、江南、海岛、高原)谁能把小红去的四个地方连起来说一说。这四个地方分别藏在韵文的哪里呢?一起读一读。再看第二列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这四个词语真有意思,写出了四个地方不同季节的特有的天气现象。一起读一读这四个词语。
找一找的收获真大呀!还想找一找吗?这回是到地图上去找一找四个地方(出示地图)看,我们祖国的地图就像----?你会看地图吗?看地图时,我们先要搞清楚几个方向(板贴四个方向)我们先往北找,这儿有一条闻名中外的长城,(出示塞北)看,塞北在长城的哪面?对,我国古代把长城以北的这一大片地方成为塞北。塞是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跟老师写一写(板书塞北),塞北又叫塞外(板书),谁知道长城有什么作用?对,在古代战争中,将士们只要守住长城,塞外的敌人就只能停止进攻,因为古长城建造在崇山峻岭之上,敌人很难翻越过来。像这样重要的地方,我们就称为要塞。(板书)塞还有其他读音,出示多音字图片,齐读。
在长城的南面有一条自西向东的蓝线,这就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猜一猜,江南在哪里?(长江中下游以南)(板书江南)看一下,江南这块地方是用什么颜色表示的?(绿色)对,绿色表示平原,我们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
再往南找,我们来到了祖国的最南端,看,这儿有一大片用蓝色表示的海洋,海洋中有一块面积不大的陆地,这就是(出示海岛)这座海岛是我国的海南岛,与它隔海相望的是台湾,台湾也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岛”是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识记、书写)。
我们接着往西北方向找,你看,这儿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示的?对,地图上用这些颜色表示的地方就是高原(出示并板书),颜色越深,地势就越高,(指着红色)这儿就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足足有4千多米。
3、小红在这些地方分别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学习第一、二行词串
1、学习“骏马 秋风 塞北”
(出示图片)瞧,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看图,说说什么样的马是骏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骏马飞奔的样子吧!(出示视频)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一起到草原上去骑马吧。开心吗?一起读好这行词语。
2、学习“杏花 春雨 江南”
体验完塞北骑马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回到江南吧,谁来背一背有关江南的古诗,江南真美呀,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描写江南春天的韵文吗?一起读一读。江南是个水乡,处处绿水荡清波,一到春天,雨水特别多。你见过春雨是什么样的吗?(出示图片),在春雨的滋润下,花儿开得更加娇艳了(配乐播放图片)你看到了哪些花?(出示名称)前面三种花大家都很熟悉,杏花谁见过?还有一些小朋友没见过,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杏花是什么样子的?现在,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吗?(出示句式)。你说得很美,那能不能把这行词语读美呢?(出示词串)指名读、齐读。
3、刚才,我们通过看图和体验,了解了塞北和江南的不同景观,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请男女生合作读这两行词语,注意边读边想画面。师引:快乐的塞北之旅——;美丽的江南之行——
4、背诵两行词语。
三、书写生字。
小朋友背得真好,那今天学的两个生字能不能写好呢!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塞和岛”。(关注写字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