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备课室>>教学设计
《学与问》第二课时网友教学实录二
发布时间:2013-05-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学与问》课堂教学实录二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上节课大家跟随秦老师下了一趟西洋。现在该继续咱们友谊的航程了。(出示粘贴有该班学生赠言的小集子——友谊的航程)大家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生:想!

师(读):黄老师,您是我见过的最幽默的一位老师。今天,能认识您我真高兴!——田传安

师:黄老师,您长得很帅!我想问您一句话:当您看动画片的时候,还顾得上吃饭吗?——柴兆军

师:电视得看,饭也得吃,边吃边看!

(生笑出声来)

师:黄老师,您真英俊潇洒,名字一流,才高八斗,文才出众,我真佩服您!——田健全

师:看来,这位同学把所有的好词都送给我了。说句实在话,我还算不上真英俊潇洒,但勉强够得上个二表人才。

(学生和听课老师都笑了)

师:黄老师您好,我的同桌叫李水皮,其实他叫李波。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您猜出来我再写下一句——您的头发好好好好看呀!——郝朋

(教室里一片笑声)

……

师:最让老师感动的是侯然翠和柴维同学的赠言。她们在署名的时候写上了“您的好朋友”。这就像俗话所说的“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就成——(师生齐)好朋友”!

(上课铃响)

二、赠物读句,感悟学与问

师(挥手):朋友们好!

生(会意):老朋友好!

师:今天,我特地为朋友们带来了几个小礼物,可是带得少了点。没办法,只好采取“抛礼物”的方式了。

(生欢呼雀跃)

师:不过,我有个条件,拿到礼物的朋友必须把礼物的内容告诉大家。

(教师拿出四个精致的彩纸盒抛向学生。学生挤在一起争看礼物的内容。)

师:谁先来说一说?

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生: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师(出示投影):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这几句话,看看能读出点什么?

生:这几句话是说,做学问要勤学、好问!

师:你真不简单!我得把你说的最后几个字记住。

(板书:勤学、好问)

三、读文谈收获,理解学与问

师:咱们这节课就用这样的方法继续来学习18课《学与问》!(板书课题)

师:请各位朋友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边注,看看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学,怎样去问?

(学生读文、圈画)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师:读得非常好!你能不看书把它说出来吗?

生(犹豫了一下):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师: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能一字不差地记住,你简直就是速记大王!

生: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师:谁听见他说什么了?

(生重复前一名学生的话)

师:看来咱们班不光有速记大王,还有顺风耳啊!

(生笑)

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了问题,可以……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师:哎呀,李梦朋友读得真美,简直把我们带进了梦——里!

(生会意地笑了)

师(故作不解):有了问题,你们该怎么做?

生:有了问题,……。你可以……

师(打断):不对不对!有了问题,你——们该怎么做?

生(会意,齐读):有了问题,……。我(们)可以……道理。

四、引导内化语言,体验学与问

师:朋友们,文中说“能者为师”。我呢,最近准备做学问,不知在座的各位朋友,不,各位老师有什么建议要对我这个学生说。现在,大家就是我的老师了,请大家认真读读书,看看应该怎样教我,看看谁是真正的能者?

(生读书的热情高涨。)

师,这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师:看来各位老师是有备而来,只读了一遍书便胸有成竹了。哪位老师愿意先来教教我这个“大学生”?不过,我这个学生可有个条件,那就是各位老师在教我的时候不能看书。能做到吗?

生(高声齐):能!

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师:现在你是老师,想想你应该怎么对我说?

生(思考了一会):你知道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希望你能记住它!

师:谢谢武老师,你的话我一定铭记在心!

生:你在求知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求得真知。

师:原来做学问不光要勤学好问,还要学会观察思考。你说的话太重要了,我得好好地记住它。

(板书:观察思考)

生:我想送你一句话。

师:行!

生: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

师:谢谢你,田老师,你为了教我把古人都请出来了。

生:在做学问的过程中,你有了问题,可以……道理。

师:郝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呀!

生: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师:还有吗?

(生摇头)

师:不错,人家说一字值千金,我看你起码也算得上一句千金了。

生:不知你听说过波兰伟大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侯的故事吗?

师:没有。

生:哥白尼小时侯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他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希望你将来也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师:谢谢你美好的祝愿。这样的好事还是杜老师你先来吧。

生:你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发现问题。

师:我有了问题一定多多向你请教。

生: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

师: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生: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叫沈括……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师:听完你的故事,学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行吗?

生(迟疑片刻):行,你问吧!

师:刚才田老师说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沈括为什么不继续问***妈了?

生(七嘴八舌地抢答):因为沈括的妈妈没能解开他心中的疑团。

师:不对呀,妈妈不是给他答案了吗?

生:妈妈给他的答案不准确,太模糊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文中“兴许”这个词看出来的!

师(恍然大悟状):噢,我终于明白了。看来,做学问还得抓住关键的词句进行思考。

师:还有哪位老师愿意给我指点迷津,说说该怎样做学问?

生: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你如果学会了学与问,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板书:学习的主人)

师:哎,对了,前两天各位老师就开始搜集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不知大家搜集得怎样?

(生面面相觑——冷场!)

师:哎呀,看来各位老师平时公务繁忙,没有时间。正好,我这里有几个小故事和一些名言,还没来得及看,就先请各位老师过目吧,希望能对咱们有所帮助。(边说边散发)

(生读)

师:各位老师还有什么话要送给我的吗?

生(念):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求问题罢了。

师:有这一个本领就足够了!

生:我想送你一首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你要想成为有学问的人,就必须抓紧时间勤学苦练,否则到老时一切都晚了。

师:对不起,老师,我把你的名字给忘了。

生:我叫朱宁。

师:对你的谆谆教诲,我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朱老师!

生:我也送你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师:对,做学问和搞发明一样,要多问好问才能出成绩。

(生又先后读了有关孙中山、王献之、牛顿、司马光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及一些名言。)

五、总结

师:刚才各位老师说的可以称得上是金玉良言,使我明白了做学问要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完成板书:勤学+好问+观察思考=学习的主人)

(突然一生把手高高举了起来)

师:李老师,你有什么事吗?

生:你知道“谦受益,满招损”这句话的意思吗?

师:我做学问正打算研究这句话的意思,暂时还没搞懂。老师,你说说看?

生:既然你不知道,就让我来告诉你吧。(该生讲了一个有关“谦受益,满招损”的故事)

师:我听明白了,李老师教育我做学问不光要做到勤学好问,还要学会谦虚。对你的良苦用心,我表示深深的谢意!(鞠躬)

六、布置作业

师:平时都是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今天,咱们破破例,就让我这个“大学生”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布置一回作业。大家说行吗?

生(齐):行!

师出示投影:

作业建议:(可选做其中的一题)

1、拣一句自己喜欢的有关勤学好问的名言,

  也可以是课文中的句子,抄在语文书的扉

  页。记住它,用它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

2、选择一个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先讲给别人

  听,再写下来。

(生或摘抄或写故事。)

(下课铃响)

师(挥手):各位小老师——再见!

生:大朋友再见!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