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备课室>>教学反思
-
关注语用 聚焦表达发布时间:2016-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菽霞
关注语用 聚焦表达
王菽霞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因而,应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发现老师们都很关注语言的运用与表达,方法多样有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言语表达的积极性。
离开了情境谈语言表达好比鱼儿离开了水,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有些学生因为没有足够的底气而怯与表达。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创设有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兴趣。
案例:《蜗牛的奖杯》片段
……
师:总而言之,小蜗牛不肯离开奖杯。一天它背着奖杯来到了一片大森林里,看见小蝴蝶还像当初那样飞来飞去,小蝴蝶看见当初的飞行冠军在慢慢地爬行,它会说些什么?蜗牛又会说些什么?一会儿,小蜜蜂飞来了,它又会跟蜗牛说些什么呢?到了晚上,萤火虫姐姐看见了蜗牛,他们会交流些什么呢?请大家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种小动物,同桌练习对话。
生:(兴奋地)同桌练习对话。
师:请一组同桌上台表演。
生:(小蝴蝶)蜗牛,你背着奖杯闷吗?
生:不闷。
生:你整天背着奖杯,时间长了,不怕变得方方正正吗?
生:不怕。
生:草地上坑坑洼洼的,你干吗呆在奖杯里,不疼吗?
生:我怕奖杯被别人偷去。
生:跟我说几句话都不成吗?
生:嗯。
……
对小动物的喜爱可以说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在引导学生体悟蜗牛获得奖杯的表现后,运用多媒体出示了小蝴蝶、小蜜蜂、蜗牛、萤火虫等小动物的形象,创设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境,激发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兴趣。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合情合理的想象,并大胆地表达出来,实现了思维与语言的同生共长。
二、设计活动,给予言语表达的机会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应该是由若干个言语实践活动组成的,学生的言语能力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习得。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比如互动评价、同桌交流、组词造句、仿句训练等,都是训练学生言语表达的好途径。在《晚上的“太阳“》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讲故事比赛的活动,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了言语表达的机会。
案例:
师:爱迪生在大家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急中生智救了妈妈。同学们,你能看着板书,根据这个提示来讲讲这个故事吗?
(出示:手术前,医生( ),爸爸( ),妈妈( ),爱迪生( )。后来,爱迪生想出了办法,他先( ),再( )出镜子,然后把油灯( ),把镜子( ),手术台前( )。
生:能。
师:如果你能把这个故事的内容讲清楚就能当上三星级故事大王。
生:练习。
生:讲故事。
师:你把故事的内容讲清楚了,不愧是我班的三星级故事大王。还想挑战四星级故事大王吗?
生:(激动)想!
师:这回要求把故事讲具体。(出示:那时( ),医生( ),妈妈( ),爸爸( ),爱迪生( ),时间( ),( )攥出了汗水。突然,他眼睛一亮:“( )!”说完,爱迪生( )。顿时,( )。
生:练习,交流。
师:你讲得真流利,四星级故事大王非你莫属。还想挑战五星级吗?
生:(更激动)想!
师:(屏幕上一片空白)哈!屏幕上什么都没了。请你发挥想象,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上台演讲(有声有色)
师:给五星级故事大王鼓掌!
……
从上面这个案例看出,教师从文体特点出发,巧妙地设计了讲故事的活动,层层递进,目标清晰,逐步拓展了学生的言语交际空间,提高了言语表达能力。真的是教学无痕呀!
三、指导表达,促进言语表达的提高
语文课堂应该是具有生长气息的,在互动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言语表达运用的真实的课堂。在一些课堂上,当学生的言语表达出现不尽人意的现象时,有些老师往往会越葅代庖,或是蜻蜓点水,缺乏动态解读的耐心。这时,如果老师能驻足指导,学生的言语表达一定会水到渠成。《这儿真好》一课中的词语朗读指导,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师:(出示:孤零零高兴极了)小朋友,你能读好这两个词语吗?
生:读得一般。
师:(出示两幅插图),看看这两幅图,小熊的表情怎么样?
生:第一幅图上小熊很难过。
师:读好“孤零零“这个词。
生:第一幅图上小熊很孤独。
师:读好这个词。
生:第二幅图上的小熊很开心。
师:读好“高兴极了“这个词。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还能不能读好?
生:能!
师:出示: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生:有感情的朗读。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在学生读不出词语所蕴含的情感时,能够适时地出示两幅插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地观察体悟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达到了有效表达地目的。
关注语用,聚焦表达,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也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任。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做好课前的静态文本解读,又要灵活地做好课堂中的动态文本解读,把好听、说、读、写每一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