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备课室>>教学反思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渗透识字写字发布时间:2016-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小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渗透识字写字
武进区政平小学 陈小英
写字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是汉语学习最富特色的教学内容,是民族文化最需要传承与弘扬的瑰宝,是学会用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视角去观察、欣赏、评价世间万物的视野和标尺。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块基石,那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识字写字教学呢?下面我就结合听课所得和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此感受。
一、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时,追根溯源,并能了解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进行识字
一位老师在教学古诗《观书有感》中的“鉴”这个生字教学过程:
师:“鉴”字怎样理解的?
生:镜子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课课通上知道的。
生:我查字典知道的
师:那古人怎样造这个字的呢?
师边出示古文字,边解说:古人没有镜子,就照水的
师: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个字?
生:我在电视鉴宝栏目中看到过这个字
生:我在毛泽东的诗句中见过这个字
师:但是它们的意思都是“鉴定”的意思,所以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师电脑出示“鉴”字的行楷书写过程
老师范写行楷,并指导“点撇要相连”。
汉字是有生命的,每一个汉字都凝结着一个生动的故事,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的情。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我们每位老师应该做的。在这个案例中,这位老师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个“鉴”字,课堂中让学生在看、听、想、说的过程中溯本求源,找到汉字字义的归属,不断联想和运用,古老的汉字焕发出新鲜的活力,也让学生明白了这个字的根源,这样也便于学生的记忆。同时这位老师还挖掘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相应拓展,让学生明白了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这位老师在教学生书写这个字的时候,能根据各年段的要求,还指导学生进行行楷的书写。特别是点画之间的连笔,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我想如能这样长时间地训练下去,学生的行楷会步入正规化,不是到了初中,自己胡乱地写些别人都不认识的狂草。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时,借助图画创设情景合理想象进行识字
师:作者为什么会想到方塘会是一面镜子呢?
让我们走近些,方塘里还能看到些什么?
生:云彩的影子
生:天的倒影
师出示图,(很美的一幅方塘图)
师:看图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天光和云彩的倒影在方塘里走来走去的。
师:是呀,走来走去的,就是“徘徊”
接着,这位老师指导学生书写双人旁的行楷写法。
这位老师在教学“徘徊”这个词时,没有直接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而是借助图画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识字,变抽象为具体,通俗易懂,很好地体现第三学段识字教学的目标:放在字义的推敲与揣摩上,而将认读字音、分析字形的权力交还给学生,并逐步提升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与水平。
最后,这位老师还让学生欣赏了各种书法诗词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方块字的魅力。同时也指导了学生学写诗词书法作品时的注意点,让学生明白布局的特征。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和写字可以是集中的,也可以是随文的,但是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识字和书写的方法,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阅读中渗透识字写字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识字写字教学方法,潜心学习,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走出新的精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