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备课室>>教学反思
-
《池上》听后感发布时间:2016-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青亚
课题:《池上》
执教者:苏州金阊实验小学 陆静
记录:杨青亚
- 导入
- 出示课题。
- “池上”告诉我们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 了解诗人。
- 精读
- 指名读古诗(读准字音)
- 同桌互相读,想想读懂了什么意思?
- 学生交流:古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白莲”是什么意思?
“浮萍”是什么意思?(见图)无根植物。
“小艇”是什么意思?“艇”字的写法注意点(范写)
- 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 再读古诗,读出对诗的理解。
小娃娃有没有采到白莲?“回”
- 齐读古诗,读着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娃娃?
(天真、可爱、调皮)---诗的主题
- 你从哪些字词读出小娃娃的可爱?
交流理解:“藏”读出小娃娃的可爱。
“不解藏踪迹。”指名读,老师范读。
- 比较生、师读的不同?交流: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学生想象,学生再读。
“浮萍一道开”开火车读。小声:仿佛看到船过之后,浮萍慢慢合起来了。
9、“偷采白莲回”中的“偷”---读出小娃娃的可爱。
“偷”?怎么采?怎么偷?可以换成什么字?(悄、轻)
为什么用“偷”?显示小娃娃采莲时的神情、动作。
指名读,评价。“偷”是诗的眼睛,感觉到小娃娃的可爱。
10、“撑”,你感受到小娃娃是如何划船的?---小娃娃的可爱
动作演示“划船”
11、齐读古诗,读出古诗的“丰满”。
12、小娃娃采莲时为什么没有被发现?老师提示:池塘的荷叶、荷花怎样?(长得茂盛)
这就是暗示,给人想象的空间。
13、指背古诗,默写古诗,注意生字。(出示格式)
14、默写反馈,评价,同桌检查。
15、出示3首儿童诗,自由读,思考:写了小孩在干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16、交流:《村居》放风筝,快乐自由。“散”“忙”
三、作业
品古诗《所见》《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
池上
唐 白居易
撑小艇
采小莲 抓主题
浮萍开 品字词
教学评析: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听老师范读等形式,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
学好、写好汉字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为了在语文课中渗透规范字的书写,同时增加趣味性,在规定的格式上用钢笔工工整整地写下这首诗,使枯燥的孩子书写变得那么有情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