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备课室>>教学反思
-
《这儿真好》教学实录与反思发布时间:2014-12-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菽霞
《这儿真好》教学实录
执教:星韵小学 盛月萍 整理评析:王菽霞
- 谈话导入
师:(出示小熊图片)你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小熊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这儿真好)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这儿是指哪里?
生:这儿到底有多好?
(评析:学贵在疑,学则须疑,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好方法。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特别需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与意识,刚开始,我们会觉得学生提的问题很幼稚,那是因为质疑能力形成和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发展是同步的,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相当思维深度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多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机会,并对学生的问题能作出适切的评价引领,就一定能提升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就以今天我上的《三个小伙伴》第一课时为例吧: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拿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三个小伙伴》。
师:指着“伙伴”,这两个字是生字,谁来读好?
生:读词语。
师:“伙伴”是什么意思?
生:朋友。
师:说对了,奖励你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齐读。
师: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想知道这三个小伙伴分别是谁?
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指向了故事中的人物。
生:我想知道三个小伙伴在一起干什么?
师:好的,你对故事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生:他们有没有把那件事干好呢?
师:这是故事的结果,小朋友越来越会动脑了。
……
教师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评价时,一定要具有文体意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引领提升,逐步让学生掌握对故事类课文的质疑能力。)
二、初读感知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课文,读2遍,同桌一起读。
生:同桌共读课文。
师: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生:小熊、小鸟、小猴、小鹿、小象
师:注意说话的完整性。
生: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有小熊、小鸟、小猴、小鹿和小象。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依次出示词语卡片指名朗读。
师: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说一说,课文里有?、?、?、?和?
生:课文里有小熊、小鸟、小猴、小鹿和小象。
师:出示生字“象”,猜一猜,古人是怎样造这个字的?
生:根据大象的样子造出这个字的。
师:是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象的演变过程。(媒体出示“象”的演变过程)
师:跟老师一起在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个“象”(相机指导),在桌子上写一遍。
生:在桌子上写“象”。
师:课文中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评析: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非常欣赏老师对生字“象“的钻研,她从汉字的演变角度来教学,既渗透了汉字文化意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又为学生记忆生字提供了方法。)
生:课文主要写了小熊找朋友的故事。
师:读了一遍课文,小朋友的收获真大呀。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注意把字音读准,读完一遍,坐端正。
生:自由朗读。
师:刚才小朋友读得都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做个游戏,游戏一:练读词语:孤零零 云呀云 漫山遍野 绿叶成荫 高兴极了连忙 一朵云
师:先请小朋友张大嘴巴默默地读词语卡片。
生:指名读、齐读
师:相机正音:“云呀云”中的“呀”就像调皮的小男孩,一下子跑到句子里去了。出示“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谁来读好这句话。
生:读这句话。
师:“呀”跟我们做游戏了,有时跑到句子前面,有时跑到句子后面,谁来说一句话。出示:呀, ! 呀!
生:呀,这朵花真漂亮呀!
师:你把两种情况都说进去了。
生:呀,你怎么哭了呢?
生:公园里的花真美呀!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应在言语表达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适时地创设情境,或提供言语表达的支架,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夯实基础。)
生:齐读。
师:听听找朋友的音乐,打打节奏,听完后睁开眼,给你一个惊喜。
生:课间放松。
师:在黑板上板贴生字的两部分偏旁。
师:睁开眼,你能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吗?听好游戏规则:请把左边的偏旁和右边的一部分拼一拼,然后读一读这个字。
生:不怎么熟练。
(评析:《课程标准》中提到“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教师能创设这种找朋友的识字游戏来进行教学,出发点非常好。但是学生的记忆规律导致了这个游戏并不成功,有的不会拼,有的不会读。因此,我想能不能把这个游戏放到最后一个环节作为巩固检测的手段呢?)
师:(出示:孤零零高兴极了)小朋友,你能读好这两个词语吗?
生:读得一般。
师:(出示两幅插图),看看这两幅图,小熊的表情怎么样?
生:第一幅图上小熊很难过。
师:读好“孤零零“这个词。
生:第一幅图上小熊很孤独。
师:读好这个词。
生:第二幅图上的小熊很开心。
师:读好“高兴极了“这个词。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还能不能读好?
生:能!
师:出示: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还记得课题吗?“这儿真好!“在课文中出现了好多次,再找一找。
生:朗读全文。
师:谁在哪里找到课题了?
出示:一只小鸟飞来了:“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生:读。
师:看看这两幅插图,这儿指哪儿?
生:这儿指荒岛上。
师:是吗?再想一想。
生:这儿指长满绿树的小岛。
生:这儿指漫山遍野绿树成荫的小岛。
师:是啊,这儿指现在绿树成荫的小岛。
三、写字指导
师:请小朋友把《习字册》打开,翻到16课,认真观察,用心写好每一个字。(播放音乐)
生:写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