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名师工作室>>备课室>>教学反思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3-05-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何姣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  

完成本课的教学后,我发现自己还有以下不足的方面:  

一、教材分析不透彻  

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我只关注到了这篇文章的结构特点,没有联系学生四年级学习的说理性文章,忽视了文章的特性。例如这篇文章与之前的《说勤奋》相比,多加入了反例,且开头引出观点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其次,课文中的三个事例也是同样存在共性和个性的。共性是都是指向证明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不同的地方是李时珍和爱迪生都是通过“从小立志”和“迷恋”写出目标专一,而齐白石没有明显的词语表现出目标,重点写的是晚年自勉,坚持画画的事;其次,他们面对的困难是不同的,李时珍和爱迪生面对的是环境带来的困难,齐白石面对的是自己年迈的身体带来的困难,三个人包含了外在的困难和内在的困难这两种“顽石”。  

二、说理性文章的育人价值没有很好体现  

说理性文章的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表达严密,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这也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体会领悟的。要上好这类文章就要处理好这几种关系:  

说理性文章观点与事例之间是有关系,我在揭示这种关系时不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而是以一个一个问题的形式揭示,这样做既冲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破坏了说理性文章严密的逻辑思维。  

一个事物的局部和整体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说理性文章也是这样,部分的说理和作者的结论之间是存在逻辑关系的,我在教学中只关注了这些观点的共同点,而没有让学生探索它们的不同,从而发现整体和部分说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就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挥好说理性文章的育人价值。  

文本与课外资源的拓展关系,我拓展了例举的三个人物的相关课外资料。其实,说理性文章拓展既可以用之前学过的同类文章,又可以结合社会时事,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体现了应用文很强的工具性。  

三、对学生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不够  

在理解运用语言文字这方面还有不足。要求学生仿写事例片段前,重内容分析,轻写作表达,没有渗透好写作方法。其次,没有设计较多活动,没有提供开放的空间,没有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多些语言表达的机会。  

    张新东校长在最后提出语文教学要回归原点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写字的教学要落实到课上的每一次动笔,这种写字一般在情境中进行,例如批注,要指导学生书写多行文字时如何布白、开头、行款,如何使用符号批注。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