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翰墨飘香>>成果展示>>教师论文
书法美的教化功能
发布时间:2007/12/22 0:00:00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丁丽丽

书法美的教化功能  

                                                          政平小学     王云枝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曙光在地平线显露。迄今发现的最早文字是一万年前的原始人创造的。在原始社会里,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标志,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经史官一采集、汇总,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人类结束了以打手势、画图形、结绳记事等方式,开始用文字来记载事情,传达和交流思想,人类的知识之门由此启开。

书法离不开文字。然而书法的美已远远超越了文字本身的功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是全人类绝无仅有、独具一格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和思想感情,成为生命的轨迹,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写真,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民族文明发展史的缩写。

书法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美的教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者也。”当今社会提倡的现代素质教育要采用美学理论于教育实践中,通过审美活动来教育、陶冶学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社会主义的美育是在马克思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的鉴别、欣赏活动,陶冶性情、增长智慧,发展审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同丑恶事物作斗争的精神,进而达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目的。

一、  美育的功能

(一)、美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美的事物具有特殊的魅力。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曾说过:“那些偶像的穿戴和装饰看起来很华丽,但是,可惜!他们是没有心的。”人的美最主要最根本的是品德美、心灵美。美和道德是亲姐妹。德育教人以共产主义美德,而美育是心灵的操行,教人以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

(二)美渗透在美术艺术中

当我们欣赏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万里江山图》:这幅巨画以长江为景,视域跨越千山万水,浩浩渺渺,观之如行步于山水之间。一会儿是奇峰峭壁迎面而立,一会儿是云气弥漫,如梦如幻;一会儿是水天一色的开阔,一会儿是柳暗花明的仙境------顿时令你心胸开阔、豪情万丈,感慨祖国的山河如此多娇!赞叹祖国的雄伟、壮观!饱览大自然的杰作。“八大山人”朱耷在明亡入清后,佯作狂态,不为清朝权贵画一花一草,而贫民求画则慷慨相赠。他画鱼画鸟,经常是“白眼向人”之状,显得孤傲倔强。许多画面上仅一花一叶、一鸟一石,显得格外荒寒萧疏,那意境正是画家处境与心境的写照。现代画坛上的何香凝以画虎著称,李苦禅以画鹰著称,徐悲鸿的马是一种具有发奋精神的象征性动物,潘天寿的荷花别有“清水出芙蓉”之态,这些都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引发人们无限的深情。

(三)美渗透在建筑艺术中

建筑讲究艺术风格,讲究对称,于是,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美。就拿人们熟知的故宫来说吧!故宫的整体布局十分严密。它雄踞于都城正中,以显皇权至上。在南北方向的轴线上,排列着数座最宏伟壮观的建筑物,并且是严格对称的,让人有一种对称美的感觉。若从建筑群的首端正阳门观赏,可以感受到几个艺术高潮,且一浪高于一浪。走近太和门,基座开始增高,预示着临近“神圣之地”-------太和殿。到太和殿为最高潮,站在上面,令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景物渐渐地消溶在绿荫之中,犹如一支优美乐曲,高潮之后并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渐渐缓延,余音悠悠远去--------细细回味,这期间让你沉浸在无限赞叹之中,同时让你领略了多少建筑之中美的造型,美的意义,美的魅力,美的感受。

(四)美在文化生活之中

阅读《雷锋日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革命书籍,那发自英雄肺腑掷地有声、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行为跳跃着扣人心弦的美的音律,是多么感人!它使青年一代激扬奋发,明确应当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和工作,怎样创造人生价值,实现崇高理想。参观《红旗渠》泥塑、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高歌《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这些动人心弦、发人深思的艺术结晶,使人沉醒,催人奋进,激励人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并为辉煌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和开拓。除此,美渗透于其他艺术之中,成为当今社会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美育随着美的渗透而形成和发展。

美育可以培养完善的人性,铸造完美的人格。书法是其中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以书法为工具进行美育是一条值得探讨的途径。

二、书法与美育

(一)相互渗透、源远流长

在我国,以书法作为教育手段,已有很长的历史。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中,书既指文字学也是指书法。隋唐以后,便以书法作为取仕的条件之一,这便提高了书法的地位,也增强了人们对书法的追求程度。唐代的“楷书遒美”是取仕的四大条件之一,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人们也是用一种使用和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书法的。如“横如千里之陈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之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等等,都是以审美的眼光来衡量的。

   我国古代书法家,近现代美学家皆强调书法的独特审美功能。如强调“中和之美”、“书之妙道,神彩为上”、“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等等,皆作为书法美的参照物。林语堂先生把书法的美提高到哲学高度,认为书法提供了中国人基本的美学法则和美学原理。梁启超认为在各种艺术中,以书法最高。他们认为书法高于绘画,以其性情和境界相区别也。

(二)文明的进步、时代的要求

书法在国际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西方人认为它是抽象艺术中杰出的代表。近几年来中国高等院校进修或考书法学位的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书法学者日益增多,迫使我们更加重视书法教育。其实,日本很早就在学校分级设置书法课,并有专门的书法大学。新加坡1991年后的晋级考试和段位评定,都把学习中国书法作为提高素质的手段。在西方,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综合大学也开设书法选修课。在我国书法教育还相当薄弱,我们至今还未能摆脱中国人写不好中国字的现状。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多次下达文件,在中小学开设写字课,但是,落实情况令人担忧。不少地区的学校只上语文课,没有开设写字课。原因有三:一是我国还是应试教育,升学率仍是教学的指挥棒,即使有爱好书法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也大都不愿让其花费太多时间练字。二是领导不重视。三是缺乏师资。许多地方连老师也不会写好字,不懂书法,使书法教育陷入了困境。严重阻碍了美育的实施。目前,国家科委定书法为二级学科,书法学科也形成了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体系。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各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全体教育界工作者共同努力,使书法教育更加系统化。书法学科教育体系范围更加扩大,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之重点。

三、书法美的本质,美的表现

从美学的角度讲,书法之所以具有美感,是因为书法的形象创造凝聚和显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书法本是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并在社会实践中使其产生艺术形式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带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这是其他事物在实用性上所难以比拟的。因此,就其实用性来讲,也许只对一时一事或一人起作用,但其审美效果却是长期的,可以超越时代和影响一代或几代人的。所以,人们自觉地从启迪人们思考,满足审美需要等方面去利用它,并且研究它产生审美效应的规律和社会影响的内在潜力创立了书学,使书法在艺术的道路上能够系统地、规律地、自觉地、完善地发展着,这本身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

    书法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从点画到造型,从形式到内容(文与质),从笔法到墨法,从情感到神采,从不同的角度方面都可以窥见书法美的博大与精深。下面,我们就从一般欣赏的角度,谈谈书法所具有的美:

    (一)点画美

   书法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本身抽象的点画就能把书法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其一,力量感。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力的感觉。所谓藏头护尾,力在字中。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中锋行笔等,能使点画浑圆谆和,力含其中。折钗股屋漏痕等均为力感的体现。

    其二,节奏感。郭沫若曾说:节奏美感有两个很重要的关系。一是力的关系,一是时间的关系。书法点画由于在运笔过程中力的大小与速度快慢产生了轻重、长短、粗细、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变化,遂产生了节奏。在书写风格上,颠张醉素的泼墨挥毫是一种节奏;萧何的覃思三月题一额是一种节奏。至于米芾所言:沈辽排字,蔡襄勒字,苏轼画字,黄庭坚描字,臣书刷字。这不同的笔力与笔势,显示了不同的节奏与风格。

其三,立体感。立体感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笔笔中锋,力到笔端。二是中轴线的妙用。宗白华先生说:用中锋写的字,背阳光一照,正中有道黑线,周围是淡墨,这叫做绵裹铁,圆滚滚的,产生了立体感觉。唯笔软则奇怪生焉铺毫抽锋、极富弹性,巨细收敛,变化无穷。如万岁枯藤锥划沙等笔画,可谓笔力千钧,立体感极强。

(二)造型美

积点画而成字。汉字的“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相济”,是一种造型美。“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便。”是不同字体造型的要求。书家巧妙运用结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于无笔墨处见精神,使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用点画组成了有血有肉的整体。同时,也就使汉字成为一个“上下相望,左右相近,四隅相招,大小相副,长短阔狭,临时变迁”八面点画皆拱中心的一个有机体。正如蔡邕所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云若雾,若山若林,运用合度,方可谓书。”姜夔也说:“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癯,肥者如贵游之子“书法造型,何其妙哉!

(三)意境美

书法作品中的内容与点画、墨色的搭配,给人留下了可以想象的空间。人们通过联想,可以想象一种富有情趣的隐约的艺术境界,这便是意境美。王羲之书法的“烟霏露结,状若芙蕖出绿波。”可谓是意境的极致。透过天朗气清,竹林清风的《兰亭序》,可以感到一种萧远畅谈,舒缓平和之美;从满纸狼籍的《祭侄稿》,可以看出颜真卿书写时的心情:安禄山叛乱时,颜真卿与其兄及其侄高举义旗,起兵抗敌。其兄与其侄遇害,为国捐躯,恶耗传来,颜真卿悲愤填膺,于是信笔写下了这篇《祭侄文稿》,通观全篇,点画纵横,波澜起伏,一气呵成,时而沉郁,时而健拔,时而低回,表现了颜真卿对季明侄子的怜爱和对叛军的仇恨,家恨国仇一齐涌上心头,笔墨传情,令人动容,启功先生那体态安详、点画劲明的书法又使人联想起郑板桥的墨竹:挺然而出,清雅脱俗。我们会感到一种沉着的力量和安定的意态,有一种皓月照千山般的意境美。如果我们再看弘一法师晚年的书作,一种清淡,不食人间烟火的视野禅意便呈现在纸上————如此等等,书法的意境美是深邃悠远、空旷博大而又可寻可赏的。在体味意境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得到的净化。另外书法中还体现着朦胧美、空间美、墨色美、气韵美、人格美等等。

四、在书法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探索和美的创造。

书法自身的美,决定了实施美育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在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美的探索:

(一)通过系统的笔法、字法训练,使学生有写美字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李岚清在《大学美育》的序言中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要求,他说:“学校要高度重视美育,用美育来塑造人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必然会提高学生的素质。”那种以教化手段教育学生的时代早已过去,未来的世纪应以美去美化人们的心灵,净化人们的心灵,从而在美的欣赏和鉴赏中提高自己,完善掌握基本的运笔方法,认识笔画的弹性、节奏、力感、藏锋等,写出具有美感的笔画。能在中锋习写字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表达力。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表达力,从而逐步提高书写能力。

(二)通过书法史的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书法内涵

在观摩名家名作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具体的美较易被学生接受,而抽象的美则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如对《兰亭序》的欣赏,虽然学生知道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但仍看不出其中的奥妙。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王羲之有个大概了解(他出身名门世家,放浪形骸,风神潇洒,清贵有鉴才。)后,同时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写兰亭的环境。他们在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间,曲水流觞,一面畅叙幽情,抒发怀抱,酒过三巡,羲之一时而兴起,用鼠须笔、蚕茧纸,欣然写下了这篇辞翰双美的《兰亭序》进行欣赏并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晋尚韵”的书风,让学生领略到一种不激不励,结构不狂不怪,章法不杂不乱,从容不迫,信手写来,神情并茂的风采,“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无劲歌狂舞扰人耳目,亲友相聚、畅叙幽情、快然自得的情怀。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优雅飘逸的气息。如此反复领略阅读,自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外辅导中,可通过书法展览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书写水平。

三)通过对优秀书法家的学习,启发学生懂字的美需要美的心灵。

教育与书法之中,通过对优秀书法家的学习,启发学生懂得好的书品要有好的人品,字的美需要美的心灵。俗话说:“字如其人。”王羲之之所以能写出美好境界的作品。主要是他胸怀虚静,心存丘壑,表里澄澈,一片空明!他自己曾说:“从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加之他深厚的书法功力,自然五合交臻,翰逸神飞。学习颜真卿书法,就要了解他为官清廉,直言敢谏,忠正刚直的品行。没有他端正的人品,就没有他大气磅礴的书品。柳公权曾有“心正则笔正“的笔谏美谈。当代许多书法家的作品,铮铮风骨正如其人风格。相反,蔡京书法水平不低,但他为人奸诈,书作被世人鄙弃,其书虽有传但无人追随。因此,在教学中,不光教书法,还应教人,逐步将学生培养成心端字正,心美字秀的优秀学生。

(四)学习书法,培养高尚情趣。

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并自觉地承担起继承发扬中国书法文化的责任。平时在一笔一画的训练中培养认真负责,一笔不苟的精神,和耐心稳妥、善体贴人的良好品质。克服马虎草率、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从“少而精”、“各个击破”的练字方法中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从笔画的形态与笔法中体会“锋不偏,芒不露、形不滑、姿不媚”等做人之道。这样,就能在书写水平与鉴赏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正确的审美标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生活品位,优化自身的心理环境。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促进自己的人格。为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