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
更多+ 最新更新
-
- 04-14墨香润校园 书法绽芳华
- 11-18写古代经典 颂政小墨香
- 12-25政平小学开展书法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 09-132021-2022第一学期书法特色工作计划
- 09-082020-2021第一学期书法特色教育工作计划
- 02-182018--2019第二学期书法特色教育工作计划
- 09-132018-2019第一学期书法特色教育工作计划
- 01-22关于“2017下半年学生写字水平考核工作”的通知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翰墨飘香>>课题研究>>研究过程>>教学设计
-
横的组合变化发布时间:2009/6/29 0:00:00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丁丽丽
横的组合变化
陈松鹤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练写评议,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横的组合变化与布白的大致规律。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3、提高学生书写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横的变化与组合。
教学过程:
一、横画自述,引入新课。
谈话:刚才大家通过一段视频,对我们政平小学有了大概的了解,我们学校环境优美,书法学习氛围浓厚。不过刚满57周岁的“泗洪实小”已经是“江苏省示范学校”,看在座的各位同学,个个都神采奕奕,充满活力,自信自强,完全可称得上是“实小”的“品牌商标”。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欧阳询楷书中横的组合变化规律(板书课题)。有信心吗?(生:有!)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横画自己是怎么说的。(课件播放)
横画自述:我是“横”,可别小看我,在楷书中我的功劳可大了!我应用最多,自然也最重要,我与“竖”兄弟合作,往往构成楷书的框架,决定字的肥胖。
我有着长辈魏碑“横”的基因:方劲、圆润,我的长短粗细变化、有序组合,使欧字有着既险劲又典雅的气派。
二、品读例字,感悟规律。
1、探索“三”字的写法
谈话:看来我们确实应该重视横的作用。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三”字中“横”的变化规律。从整体看,“三”字的三横有什么不同?(长短不同)
谈话: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横画的起笔、收笔。(引导起笔、收笔不同)
谈话:宋代书法家米芾曾经说过:“‘三’字三笔异,故作异也”。现在同学们已经找到了几处不同。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每一笔横画,其实它们的姿态也各有特点。(课件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说出:凹横、直横、长横。)
小结:凹横圆起笔,长横的起笔最方,是这个字的主笔;第二横介于两者之间;收笔,长横最结实,动作幅度最大。
互动:谁再来说一说三个横画的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双钩板书。
谈话:再一次从整体看,我们又发现三横之间分布(匀称)、笔断(意连)、和谐统一,又由于长横作用,使整个字显得稳如泰山。
教师范写“三”
组织学生练习(4个)。
教师点评:首先从整体看,这4个“三”字放一起比较协调,然后看每一个字的写法,也基本能体现“三”字中横的组合变化规律,你看横画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仰(有俯),横画的起笔也有方有圆,方圆结合,而且三横之间布白比较匀称。
2、探索“重”字写法(正音,简单提一下)
谈话:看来大家已经知道了“三”字中同时出现多个横画,书写时必须有长短、粗细、俯仰之别,那么,其它包含有多个横画的字是否存在着相似或相同的规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重”字中“横”的书写规律。这个字的另一个读音是“chong”,首先请大家仔细观察例字,先在小组里交流“重”字中“横”的书写规律是怎样的。
小组交流——长横的特点是什么?“重”字中哪一笔是主笔?
集体交流,指名汇报:
(1)根据学生汇报谈话:(根据学生回答媒体演示)——正因为长横的特点的方起圆收,所以是整个字的主笔。
(2)教师引导:看一看横与横之间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横与横之间的空白处比较匀称,这是楷书的基本结构特征。
根据学生汇报双钩板书。
教师范写“重”。
学生练习(4个)。
师生共同评议。
三、巩固应用,汇报成果。
1、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如果一个字中同时出现几个横画,须有仰俯、长短、粗细之别。“三”字点画少,所以笔画应比较粗壮,“重”字点画多而且密,所以笔画应适当细一些,这样整体上才显得比较匀称、和谐。请同学们继续认真观察例字,把剩余的作业完成,比一比,看谁写得规范。
2、学生自评,请好友评讲。
3、集体评价,请班级“小书法家”评讲。
引导: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位同学的作业。……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作业是否都能体现“横的组合变化规律”。
生1……;生2……;生3……
引导:在欣赏了这几位同学的优点后,谁又能中肯地为他们提一些改进意见呢?因为学习书法也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反复提高的过程。
4、教师示范评讲。
5、结语:今天同学们表现真出色,别忘了,有空到我们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做客,和我校的同学交流书法,让我们共同提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