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
更多+ 最新更新
-
- 04-14墨香润校园 书法绽芳华
- 11-18写古代经典 颂政小墨香
- 12-25政平小学开展书法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 09-132021-2022第一学期书法特色工作计划
- 09-082020-2021第一学期书法特色教育工作计划
- 02-182018--2019第二学期书法特色教育工作计划
- 09-132018-2019第一学期书法特色教育工作计划
- 01-22关于“2017下半年学生写字水平考核工作”的通知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翰墨飘香>>课题研究>>研究过程>>例会活动
-
学习“竖弯钩”发布时间:2014/10/22 0:00:00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陈松鹤
学习“竖弯钩”
执教:徐丽亚(时间2014.10)
教学目的:
1.学写基本笔画“竖弯钩”,了解其来源,并适当结合初步欣赏。
2.培养细心读帖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竖弯钩”的特 征及写法。
课前欣赏
同学们,古代有位大书法家叫王羲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个关于王羲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入木三分),欣赏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们也要向王羲之学习这种持之以恒,刻苦学习的精神。通过他的不断观察,不断练习,终于成为有名的书法家。
教学过程:
一、新授“竖弯钩”。
出示粉笔勾勒“竖弯钩”
教师:那这个钩的形态像什么?
学生:略
教师:我们来看看,它还和什么比较相像呢?
出示动画:(1)大白鹅在水面上游弋的画面
教师: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水面上碧波荡漾,杨柳随风飘荡。鹅,一群大白鹅在水面上游弋,使我想到了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 ……
(2)鹅的形象渐静止,“竖弯钩”慢慢移近画面,形成自然对比。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鹅的尾部,它与“竖弯钩”的出钩处比较相似。
(3)出示汉字“元”,突出竖弯钩(浮鹅钩)的形象。
教师:所以,欧体的“竖弯钩”也叫浮鹅钩。
教师: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个钩,注意粗细的变化和出钩方向。然后用我们所掌握的本领,试着写4个“竖弯钩”。(单独出示“竖弯钩”)
(请1位同学展示所写的钩,并说说是怎么写的。)
学生:通过观察,我了解到“竖弯钩”的竖不直,转弯处外面是圆的里面好像有点方,由细到粗,向外出钩。
教师:观察得真细致,她说出了“竖弯钩”的两个特征。(教师补充说明)
(在“竖弯钩”转弯处放大显示)(板书:外圆内方、向外出钩)
教师:要写好这个“竖弯钩”,关键在于正确用锋,并掌握好速度。
(教师干笔示范、讲解)(播放演示)
教师示范并小结:现在,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体会一下书写的速度。(边写边讲解:竖弯钩的竖画微微向左,笔锋转过后,方向微微向下,并逐渐用力,笔画由细到粗向外出钩。)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再练一练?
学生:想。
教师:好,我们再练习2个。
二、讨论“元”的结构、位置:
教师:大家刚才练得都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竖弯钩”来观察“元”字,在小组里说一说“元”字的两个“横”画,有什么不同?“撇”有什么特点?“竖弯钩”在“米字格”的什么位置?
学生:略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元”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出示“元”字的分解图,请学生齐声朗读)
(1)、第一笔“横”画圆笔起笔。
(2)、第二笔“横”画方笔起笔,斜势也足。
(3)、“撇”画弧度极小。
(4)、“竖弯钩”起笔比“撇”画起笔低。
教师:“元”字是怎么写的呢?(播放“元”字书写的录像)
三、教师示范书写
教师:老师先来试一试。(边写边讲解)
四、巩固练习
教师:下面,同学们也试着写写看。(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例:这儿有两位同学写的字,第一位写的字比较工整,在结构上也掌握的比较好,如果在出钩处再注意方向向外,那就更好了。这位同学的字写得很美。**同学,能告诉同学们你是怎么写的吗?)
教师:其他同学要向他(她)学习,练习时注意“元”字的结构、位置。
五、拓展
教师:笔画中含有“竖弯钩”的字还有很多,例如:充、也、记、地等。(课件出示并停留在“充”字上)
教师:这个字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充”字略有不同。“充”上面的点写成了横,在书法中叫做“以横代点”。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竖弯钩”及“元”字。那么,请仔细观察“充”字,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思考一下,怎样能把“充”写得更美。(同桌讨论)
学生:略
教师:两横长短不一,都有斜度;撇与竖弯钩的写法大致与“元”字相同。
教师:中间“厶”(si)是关键,它是一个常用的固定结构,呈现三角形态(课件出示及其它例字‘云、公、至、室’等)。“厶”这一部分撇的斜度关系到整体结构的长与扁。(课件出示)
教师:看老师来示范。
学生练习“充”字。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请你来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字。
这节课大家不仅听讲得很认真,还观察得很仔细。学会了欣赏同学们的字。
五、总结
通过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略)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字,看黑板,希望大家能和“恒”字做好朋友,做一个像王羲之一样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的有用之人!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