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
更多+ 最新更新
-
- 04-14墨香润校园 书法绽芳华
- 11-18写古代经典 颂政小墨香
- 12-25政平小学开展书法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 09-132021-2022第一学期书法特色工作计划
- 09-082020-2021第一学期书法特色教育工作计划
- 02-182018--2019第二学期书法特色教育工作计划
- 09-132018-2019第一学期书法特色教育工作计划
- 01-22关于“2017下半年学生写字水平考核工作”的通知
-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翰墨飘香>>学习培训>>个人学习
-
在书法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探索发布时间:2007/6/22 0:00:00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丁丽丽
在书法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探索
书法自身的美,决定了实施美育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在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美的探索:
(一)通过系统的笔法、字法训练,使学生有写美字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李岚清在《大学美育》的序言中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要求,他说:“学校要高度重视美育,用美育来塑造人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必然会提高学生的素质。”那种以教化手段教育学生的时代早已过去,未来的世纪应以美去美化人们的心灵,净化人们的心灵,从而在美的欣赏和鉴赏中提高自己,完善掌握基本的运笔方法,认识笔画的弹性、节奏、力感、藏锋等,写出具有美感的笔画。能在中锋习写字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表达力。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表达力,从而逐步提高书写能力。
(二)通过书法史的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书法内涵
在观摩名家名作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具体的美较易被学生接受,而抽象的美则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如对《兰亭序》的欣赏,虽然学生知道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但仍看不出其中的奥妙。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王羲之有个大概了解(他出身名门世家,放浪形骸,风神潇洒,清贵有鉴才。)后,同时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写兰亭的环境。他们在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间,曲水流觞,一面畅叙幽情,抒发怀抱,酒过三巡,羲之一时而兴起,用鼠须笔、蚕茧纸,欣然写下了这篇辞翰双美的《兰亭序》进行欣赏并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晋尚韵”的书风,让学生领略到一种不激不励,结构不狂不怪,章法不杂不乱,从容不迫,信手写来,神情并茂的风采,“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无劲歌狂舞扰人耳目,亲友相聚、畅叙幽情、快然自得的情怀。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优雅飘逸的气息。如此反复领略阅读,自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外辅导中,可通过书法展览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书写水平。
(三)通过对优秀书法家的学习,启发学生懂字的美需要美的心灵。
教育与书法之中,通过对优秀书法家的学习,启发学生懂得好的书品要有好的人品,字的美需要美的心灵。俗话说:“字如其人。”王羲之之所以能写出美好境界的作品。主要是他胸怀虚静,心存丘壑,表里澄澈,一片空明!他自己曾说:“从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加之他深厚的书法功力,自然五合交臻,翰逸神飞。学习颜真卿书法,就要了解他为官清廉,直言敢谏,忠正刚直的品行。没有他端正的人品,就没有他大气磅礴的书品。柳公权曾有“心正则笔正“的笔谏美谈。当代许多书法家的作品,铮铮风骨正如其人风格。相反,蔡京书法水平不低,但他为人奸诈,书作被世人鄙弃,其书虽有传但无人追随。因此,在教学中,不光教书法,还应教人,逐步将学生培养成心端字正,心美字秀的优秀学生。
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并自觉地承担起继承发扬中国书法文化的责任。平时在一笔一画的训练中培养认真负责,一笔不苟的精神,和耐心稳妥、善体贴人的良好品质。克服马虎草率、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从“少而精”、“各个击破”的练字方法中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从笔画的形态与笔法中体会“锋不偏,芒不露、形不滑、姿不媚”等做人之道。这样,就能在书写水平与鉴赏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正确的审美标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生活品位,优化自身的心理环境。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促进自己的人格。为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