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研究课教学设计(语文)
发布时间:2017-11-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小英

《优化教学行为构建阳光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习作《我们的校园》

教材解读

教师的眼光

《我们的校园》这篇习作是一篇写景类的文章,主要是能让学生按一定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写下来。了解写景的一般方法:先实写后虚写,适当展开想像。

优秀学生眼光

这些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能按一定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写下来。了解写景的一般方法:先实写后虚写,适当展开想像。

其他学生眼光

觉得写我们的校园,有许多内容可以写,但是,他们不会按一定顺序写,更不懂得先实写后虚写。

教学目标(例语文《大江保卫战》(五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1、抓住景物特点写。

2、了解写景的一般方法:先实写后虚写,适当展开想像。

3、能按着一定顺序写。

第二课时

 

作文讲评

 

教学

重难点

1、交待方位,做到有序。

2、适当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

校园照片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过程

阳光课堂

理念阐述

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咱们的校园吗?

2.喜欢校园的哪些方面呢?

3.除了以上同学们说的喜欢校园的环境和设施,最让你们留恋的是什么?

4.是的,我们都热爱这座校园!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在作文中描述我们美丽的校园,表达出热爱之情。

二、写作要求:

    在可爱美丽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也可以按照你观察的顺序把学校的全貌写出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层次写清楚。文体不限,行文时,可记叙,可描写,也可说明。

三、写作指导

(一)进行有序的观察。

    学校是我们熟悉的环境,我们可以按方位的顺序进行观察,比如大门——花坛——教学楼——操场是一种观察顺序,调换顺序只要合理都可以。还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关系来观察,先观察全景再观察局部,或先观察局部再观察全景。如果以导游的身份领着大家参观也未尝不可。

(二)描述时要有条理

我们观察校园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校园时也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讲究条理。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1.以进校的路线来写校园的各个地方

   2.按校园的各个方面分类写

    比如有人这样安排:我常常站在四楼窗口俯瞰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操场的景物和同学们活动的情况;再写校园的花草树木春夏秋冬都那么生机勃勃,有特色;最后写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及师生的关系。

(三)要注意详略,突出重点

1.文章的思路有了条理,是不是这些内容平均使用笔墨?还要考虑什么问题?

2.应该考虑详写和略写的问题。文章中要有一两处细致描写,其它方面略写,文章就既完整又详略得当了。

(四)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

    段与段之间要使用一些词语或者句子甚至是自然段把各段有机地连接起来,达到各段之间的自然过渡。这些词语、句子和段落就叫过渡词语、过渡句和过渡段。

(五)描写要生动。

    首先要调动我们所平日丰富的语言积累,用词要准确,且能生动传神地描摹景物的特点。其次要恰当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生动的描写都离不开真情实感的表达。

(六)联想要合理。

    眼下的景物是有限的,合理的联想则能扩大我们的写作空间。比如。看到秋天的花草树木,我们可以联想春天是什么样的。看到静态的树叶,我们可以联想微风吹来或雨后的景象有什么变化

四.观察画面,学写片段(略)

五、确立一两个重点,详写片段

要求:(1)确定立足点(2)按方位描述

(3)表达真情实感

六、学生写作,连段成文

1.构思立意。2.选择材料。

3.安排顺序。4.撰写提纲。

5.编织龙头。6.装饰凤尾。

7.认真写稿。8.仔细修改。

9.誊写作文。10.师生共评。

 

 

 

 

 

 

 

 

 

 

 

 

 

老师在阳光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人文精神,确立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成长”。重视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互助的课堂关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有话说、积极投入学习。

 

 

教学相长,整体各有所获。即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共同经历学习过程。教师教有所悟,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提升,人人获得成长。

 

 

学生能说的教师一定不说,学生能想的教师一定不提,学生能做的教师一定不做。还学生质疑的权利,还学生评价的权利,还学生总结的权利……但是,还学生的学习权,并不代表着教师可以把学生放任自流,在还的同时要提升,要教会学生合理的质疑、中肯的评价、全面的总结。

 

 

 

 

 

 

 

 

板书设计

板书:                我们的校园

交待方位                 喜爱    开头(总起)

先实后虚          

展开想像                     

教学反思

《我们的校园》是本学期第一单元的一次习作训练。在一学期的接触中,发现班中的学生怕作文课。为应付作文和考试,部分学生便使出浑身招数应付习作:或移花接木、改头换面,或依赖他人、闭门造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作文内容素材缺乏、弄虚作假、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发展不协调;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对评语不能够引起足够的注意和反思等等。我们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素材”没有摄取到或者摄取得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在教学的实际中,我发现现在四年级的孩子,都没有经历过摄取生活素材的训练,也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和手指摄取过博大丰厚的生活源泉。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教师既没有注重怎么样教会学生进行源头活水的摄取和下锅之米的收集,又要求学生必须写命题作文,于是造成了今天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因此,在本次作文教学中,我把本次作文教学推迟到了春暖花开的三月,意在让学生能亲眼看看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在亲眼所见,亲身感受的基础上来介绍校园的美丽。在本次作文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在校园中,寻觅美景。

寻觅范围:在花坛里,在草坪中,在操场上,在教学楼中。选择一些植物进行观察、记录,记录下校园里值得你去观察、回忆的地方。

第二环节:关于“描绘校园一景”,这一活动是对前一项活动的伸展和提升。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收集校园里一些花草树木和教学楼、操场等的图片,请学生欣赏,并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开展这项活动期望实现两个目的:(1)提升、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深化学生对校园的感情。述说的过程是对以前的观察进行再“观察”的过程,即反思与体验的过程,是对已有观察的提炼,是对情感的激发和提升。教师在指导学生说时,应关注学生情感的投入和发展,而不仅仅是说一个片断。(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集众人之力将各自喜欢的地方生动化,从布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环节:教材设计了作文题“我们的校园”“美丽的校园”,从文题看,这篇作文有抒情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对特殊经历产生特殊的心灵体验。因此,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语言特点,应大力提倡学生富有灵性的表达,理解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视角,防止用成人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正统观念去钳制学生的思维;(2)要引导学生克服作文中的矫情,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3)本次习作,是一篇以美为主题,介绍一处地方的记叙文,因此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描述。要引导学生将板块2中将学生的所思所感所想加以合理的整合,表达。

虽然这样的指导感觉有些烦琐,但学生在实地观察、图片欣赏的过程中,一声声“哇,真美!”,吐露了学生的心声,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校园的美丽,在述说感受最深的一处美景时,真是妙语连珠。让我不禁为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竖起了一次又一次大拇指。

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教学情景或参与活动,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有感而发,文思泉涌。我想,长此以往,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摄取素材,学会在生活中收集素材,提高写作的兴趣与技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