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行为构建阳光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水平一一年级 《前滚翻》 | |
教材解读 | ||
教师的眼光 |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她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她们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技巧是小学一二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一二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爱的仿生动物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难度组合动作,真正为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 |
优秀学生眼光 | 前滚翻到底该怎样的发力顺序,每个部位分别该怎样用力,怎样才能像小刺猬一样滚的圆,滚的正。是不是可以借助一些小工具来辅助自己更好的完成动作。 | |
其他学生眼光 | 前滚翻是只有手用力吗,脚要用力吗,一开始到底是头的哪个部位先着垫子呢?怎样才能保持在滚翻中身体不打开呢。 | |
教学目标 | ||
第一课时
| 1.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前滚翻的动作方法,知道游戏的方法与规则。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前滚翻的动作,能够在形体美的意识中完成前滚翻。 3. 情感目标:对练习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合作,共同进取。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低头、团身 难点:团身紧,滚动圆滑 | |
教学准备 | 操场、垫子、彩旗 | |
教学过程 | ||
环节 | 教学过程 | 阳光课堂 理念阐述 |
一、开始部分
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2、队列队形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等,规范动作标准,集中学生注意力。)
3、宣布本课内容,运用情景教学,引导学生练好前滚翻,掌握小刺猬的本领,成功躲避大灰狼。
4、组织学生进行“智斗灰太狼”的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方法,前滚翻动作提前渗透至游戏活动中,利用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游戏中掌握小本领。)
5、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一套“动感啦啦操” (配合动感的音乐,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充分活动身心,激发学习热情。)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学生集体抬头看天,同时提问学生我们能不能低头也看到天?你有什么方法? (组织学生集体进行低头看天,翻个脚朝天。)
2、教师示范前滚翻动作,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老师在前滚翻时是头的哪个部位先着垫的?师生共同讨论找出正确答案—后脑勺
3、教师再次讲解示范,并结合口令提示:“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皮球”
4、组织学生每人练习5次,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5、请个别学生进行展示,教师进行保护帮助,提示保护时的位置及动作方法,强调滚翻时的安全。再次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合作练习,一人练习一人保护,同时互相评价改正,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6、“夹住小彩旗第一关”在前滚翻时用下巴夹住小彩旗,看看每人5次,你能不掉几次?掉的次数越多得的分越少,利用比赛,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前滚翻时紧紧的低头,防止动作变形,出现运动损伤。
7、“夹住小彩旗第二关”在前滚翻时用双膝夹住小彩旗,再看看每人5次机会,你能坚持不掉几次?每次完成前滚翻不掉则为得一分,比赛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保持双膝加紧,前滚翻时身体才能不打开,滚动才能圆滑,才能滚的圆滚的正。
8、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完整的前滚翻展示。
9、“翻山越岭”小比赛,教师讲解比赛规则方法,强调遵守比赛规则,有序的组织学生进行。学生进行比赛使本节课达到一个高潮,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更强调了学生在平时该遵守规则的要求。
三、结束部分
1、利用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做一套放松操,放松身心,调整呼吸,平缓情绪。
2、师生一同总结归纳本课所学内容,提示重难点。
| 根据阳光课堂的理念:1、本课利用趣味化的情境导入,更加的贴近水平一学生的认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设计了游戏比赛环节,让学生在激烈又有趣的环节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能。 3、本课充分强调保护帮助,集体之间的团结合作,加强集体荣誉感,培养不轻言放弃的意志品质。 4、在比赛环节,尤其强调遵守规则,强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 | |
教学反思 | ||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合理,学生的掌握程度较高,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前滚翻的动作。同时利用口诀教学、游戏法、比赛法等有效的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课堂,真正的做课堂的主人。但本课在保护帮助方面做得并不是特别好,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的讲解,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技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