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行为构建阳光课堂的实践研究》
10 月份研究活动记录
阳光课堂《童话故事中的反复》听评课活动 | |||||
日 期 | 2017.10.18 | 时 间 | 下午第二、三节 | 地 点 | 阶梯教室 |
参与 人员 | 戴晓燕,鲁晓丽,丁丽丽,吴迪,陈小英,王菽霞,李琪,谢晓丽,李琪,高丽,韩琪,王红霞。 | 负责人 | 何姣 | ||
活 动 内 容 | 一、开展听课活动: 执教老师:何姣;教学内容:《故事中的反复》。 二、结合课题研究开展评课活动: 何姣说课: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语言通俗易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兴趣。 三年级学生对这一文体并不陌生,学过《小鹰学飞》《猴子种果树》《三袋麦子》,读过《小蝌蚪找妈妈》、《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具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和积累。但以往对童话故事的学习要求主要是能够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道理。 这节课,我旨在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中最常见、最经典的结构——反复性结构,并学会根据故事情节续编故事。在学法上,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并掌握反复结构童话故事的特点。教法上,我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引进群文阅读,以一带多,发现规律,自主阅读发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 戴晓燕:这堂课是我和何老师一起磨的,所以教学设计方面我也不说什么了。从课堂实施来说,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但教师执教过程中各版块的目标达成还欠火候。其实,将语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形成一种延伸的灵动的课堂,充分体现了阳光课堂的理念,是我们老师应该去实践的。 李琪:《棉花姑娘》《去年的树》《兔子的名片》三篇童话事表达上的共同点是:故事情节反复结构雷同;不同点是反复的结构有并列式也有递进式。如果能把“反复”讲清楚就更好了。 陈小英:李老师讲得很有道理,但是如果一堂课内实现的话有点不太现实,我们要有取舍。 丁丽丽: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堂课和我们数学课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发现规律,到运用规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学目标明确简约,教学内容取舍有度,教学环节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充分展开,并遵循“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科学规律。这也是阳光课堂的基本精神。 高丽:是的,“反复”这个知识点和我们英语语法很相似,我们英语也要在课堂中渗透语法教学,如果光靠老师讲学生会学得很枯燥。何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阳光魅力的共长性:教学相长,整体各有所获。即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共同经历学习过程。教师教有所悟,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提升,人人获得成长。
| ||||
活 动 反 思 | 此次课题组听评课活动,上课老师教师带着反思听同仁点评,领会阳光课堂教学的真谛,听课者围绕此次公开课的阳光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认真点评。大家以诚相待、畅所欲言,既肯定了何老师的成功之处,也指出了不足,让何老师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特色,也知道自己在课堂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一系列的研究课活动中,阳光课题组全体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绩。
|
武进区政平小学
2017年10月18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