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教学设计
武进区政平小学 吴迪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并结合角的图形认识表示角的符号,知道角的记法和相应的读法。
3.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射线、直线与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金箍棒。
1、谈话:今天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法宝,你想知道是什么吗?它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
提问:你瞧,金箍棒像一个什么图形?没错,是线段。你能说说线段有哪些特点吗?(板书:直的 两个端点 有限长)根据线段的特点,你能画出一条4CM长的线段吗?请在学习单上画一画。
展示学生画的线段,评价。板书示范画线段。
(教学反思:学生在谈话中明晰线段的特点,用孩子们喜欢的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让孩子乐意学,体现了阳光课堂的沟通性。)
2、谈话: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可厉害了,可以变大变长。孙悟空夸我们真聪明,要给我们变一变他的法宝,请同学们仔细看。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金箍棒怎么变的?(一端变长)吴老师的投影不够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一直变下去,会怎么样?(越来越长,无边无际,没有终点,无限长)
引导:那么,我们任然把金箍棒看成线段,是怎么变的?
课件演示,先端一段无限延长,再次想象,无限延伸,没有终点。揭示: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也就得到一条射线。
提问:回顾刚才我们得到这条射线的过程,你能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吗?(板书:直的 一个端点 无限长)
追问:一段没有端点表示什么意思?(无限长)
提问:知道了射线的特点,你能不能来画一条射线?请在学习单上画一画。
展示学生画的不同射线,稍作评价。明确因为射线无限长,画都画不完,我们只需要画出其中的一部分,一段没有端点就能表示无限长。教师示范画射线。
3、欣赏生活中射线的相关例子。
4、谈话:孙悟空说,同学们真的太好学太聪明了,他还要给你们变一变。看仔细了!
提问:这一次金箍棒又是怎么变的?(向两端无限延伸)
谈话:想象一下,金箍棒向两端无限延长,越来越长没有边际。同样的,我们任然把金箍棒看成一条线段,向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我们就得到了一条——直线。
提问: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 没有端点 无限长)你能画出一条直线吗?
引导:需不需要把直线画的很长很长?明确抓住特点画,没有端点就表示无限长。
教师示范画直线。
(教学反思:提前预设好可能性,在巡视中发现并展示学生资源,通过各种资源交流分析,明确射线的特点。体现了阳光课堂的生成性。)
5、比较。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完成表格。(学生口答)
6、 完成练一练。学生判断,说明理由。
7、猜谜游戏。
8、教学两点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体验线段的特征。
(1)出示两个点,请同学们同时过这两点画出一条直线。
提问:过这两点还能画出直线吗?(学生动手画)你可以画几条直线?
说明: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出示生活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胡实例,看图了解这个知识的实用性。
谈话:这一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的广泛,比如:吴老师呀今年第一年到我们的政平小学来上班,对我们政平以及礼嘉周围的环境不是特别熟,需要得到同学们的帮助。我老师查看地图,发现从政平小学到礼嘉小学有三条路可以走,你能帮我选择一条最近的路吗?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再组织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小结: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所以,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3)练一练:在下面的直线上画出两个点,使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
学生独立尝试,交流反馈。明确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4)出示一个点,请同学们一条过这点的直线。
提问:过这一点还能画出直线吗?(学生动手画)你可以画几条直线?(课件示范画)
说明: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教学反思: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在愉快的交流中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观察想象和操作,发现射线和直线的特点。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度,让全体学生主动地、持续地、深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体现了阳光课堂的参与性。)
二、 认识角
1. 认识角的特征。
谈话: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那么通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呢?(无数条)
提问: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什么?(板书:角)
谈话: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画出角的?什么样的图形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
教师示范画角,其余学生画一个角,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画的步骤。
归纳: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2. 认识角的符号和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我们在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角,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明确角的符号和读、写方法,角的各部分名称。
3.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反思: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画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跟着再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体现了阳光课堂的自主性。)
四、 巩固练习
1. 完成第78页“练一练”第3题。
2、完成第81页练习十三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几条射线,一共有几个角,再判断这几个角各是什么角。
五、 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课题)你是怎样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习单
线段:
射线:
直线: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名称 | 相同点 | 不同点 |
线段 | ||
射线 | ||
直线 |
练一练:
1、经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试一试:1、在下面的直线上画出两个点,使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
2、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3、以一点为端点,画两条射线。
? ?
4、以下面每条射线为一条边,分别画一个角。
?
? ?
拓展练习:
1、右图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
你能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2、 ? ?
? ?
(1)左图中可以画几条线段?
(2)量一量每两点之间的距离各是多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