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阳光课堂 实施三构互动教学模式
为把传授式课堂教学变革为在教师主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的新型课堂教学,我们把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教材”与“环境”等要素进行有机的优化整合,建构“三构互动”阳光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一)关于阳光课堂的解读
阳光课堂把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能够民主、自主、快乐地学习与探究,实现认知、情感和品行等综合要素的和谐发展。阳光课堂是师生民主平等、互动对话的人文课堂,是师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探究课堂,是师生大胆创新,激扬教学生命活力的幸福课堂。其课堂主要特征——民主、活力、创新、有效 。
(二)实施三构互动教学模式
1.三构互动教学模式
“三构互动”教学,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教学空间进行建构。“三构”是课堂教学纵向面,指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由预构、导构和自构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预构指的是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阶段;导构指的是在教师主导下,探究新知,建构新知阶段;自构指的是通过自我的学习训练,拓展实践,巩固新知,形成自我认知阶段,它是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来构筑的教学流程结构。“互动”是课堂教学横切面,指的是每个教学流程的横面教学互动要素,主要由“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构成,包括与“教材”与“环境”要素的多维互动,实现师生与生生情感、思维、认知的交互与建构。
2.三构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目标
我校建构的“三构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其内涵是假设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处于多维的课堂教学空间的中心位置,是如何在教师主导下,纵向以三构式即预构、导构和自构为主要教学流程,通过横向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让教与学双主体与课程教材、环境手段等要素发生多元的、和谐的互动联系,形成师生与生生,课内与课外,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评价等多层面、多渠道的互动整合效应,实现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突显学生的创新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全面地阳光发展。
(三)构筑三构互动阳光课堂教学流程
根据“三构互动”教学的基本理念,结合传统教学的优点,确定了“三构互动”阳光课堂教学流程。
(四)探究三构互动阳光课堂教学方式
1.探究 “主导”与“主体”的互动关系 构建导学教学方式
导学教学方式,指通过教师智慧主导和学生主动地学习、探究,建构新知的互动教学过程。具体教学方式有:情境——陶冶互动式;导学——探究互动式;讲练——点拨互动式。
2.探究“主体”与“主体”生生互动关系 建构合作教学方式
合作教学方式,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分享学习经验,建构新知的教学过程。具体教学方式如下:小组——合作学习式;一自学——交流合作式。
3.探究“人”与“机”的互动关系 建构网络辅助教学方式
网络辅助教学方式,指在网络环境支撑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具体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专题网站助学型互动式;二是网络资源拓展型互动式。
(五)三构互动阳光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三构互动”阳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
项目 | 内容及要求 |
教学 | 1.能体现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要求。 |
2.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突出。 | |
3.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 |
教材 | 1.能贯含贯通教材内容,把握重难点,合理调整、重组教材。 |
2.能有机地把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拓展补充教材。 | |
预构 | 1.善于预设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情景。 |
2.组织学生初步感知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人入胜。 | |
3.有效地协调处理预构学习中的信息资源,为导构学习做好铺奠。 | |
导构 | 1.教师能以学定教,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随机点拨、解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
2.学生能全员参与,主动思考,大胆提疑、质问,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的发展。 | |
3.导学环节设计合理,突出重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顺学而导。 | |
4.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形成师生与生生多维互动探究学习的活力课堂。 | |
5.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
6.注重良好养成习惯的培养,善于调控课堂,课堂活而有序,动而不乱。 | |
7.语言生动流畅,准确简练。 | |
8.恰当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服务教学。 | |
自构 | 1.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
2.练习设计合理,形式多样,循序渐进,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贯通,富有创意。 | |
3.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 |
环境 | 1.尊重学生,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师生课堂互动交流气氛良好。 |
2.教学环境设置温馨和谐,能服务教学。 | |
板书 | 1.板书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楚。 |
2.书写工整、规范,字迹清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