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12 月份研究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6-12-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丽丽

优化教学行为构建阳光课堂的实践研究

 12 月份研究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阳光课堂《因数和倍数》听评课活动

日  期

2016.12.14

时  间

下午第二、三节

地  点

阶梯教室

参与

人员

戴晓燕,丁丽丽,吴迪,陈小英,王淑霞,何姣,谢晓丽,李琪,高丽,韩琪,王红霞。

负责人

吴迪

一、学习课题方案。

二、开展听课活动:

执教老师:吴迪;教学内容:《因数和倍数》。

三、结合课题研究开展评课活动:

戴晓燕:《因数和倍数》整节课简明清晰,教师语言精练,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前交流渗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切,有效,让学生先在脑海中留下“相互依存”这种印象。为后面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埋下伏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放手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按一定的标准给算式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概念;结合算式,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概念,进一步体会“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突破了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本质意义,体会数学语言简单明了、高度概括的特点,符合我们阳光课堂的特点,体现了自主性、沟通性和生成性。

丁丽丽:练习设计体现了基础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既巩固了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理解,又把“倍数”与“几倍”,“因数”与乘法各部分名称的区别进行了辨析,很好地理解和巩固了概念。教师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王菽霞: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适时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小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整节课缺乏教师的即时性评价,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没有给予及时的鼓励、调控和引导,特别是在学生回答出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用“被除数÷除数=商”和“a÷b=c”表示这一类除法算式时,教师如果能适时地点拨激励,对于学生深入思考、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将产生积极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学生取得新的进步又能起到推动作用,从而使学生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阳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全面性,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智慧的提升,而且更多的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重课堂评价,关注其时效性,从而实现课堂“以师生共同活动为主”的教学。

此次课题组听评课活动,教师带着反思听同仁点评,领会课堂教学的真谛,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评课中出现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的场面,其中的是与非、对与错让所有的教师都感到一些迷惑,产生强烈的课题探究欲望,上课的教师能根据点评有针对性的反思,听课的老师在听与评中能产生有效的教学认识和方法,有认可的,也有反对的,所有这些在碰撞、在反思。上课教师带着问题、质疑,听同行点评,明确学习新课标,不仅是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贯彻;要灵活使用教材,不仅是抓住课本的关键,更重要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场;要突出学科的特点,不仅要有专业化教学,更重要是创造性地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课活动中,阳光课题组全体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绩。

 

  武进区政平小学

2016年12月14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