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张文君个人研究计划2025-2026学年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晓丽

《校家社共育背景下提升乡村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力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教师个人研究计划

2025-2026学年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张文君

一、研究专题

提升乡村家长指导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研究的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本研究将校家社共育的理论应用于“乡村学生人际关系构建”这一具体领域,探索适用于乡村社会文化背景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能够丰富和发展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理论。

实践价值:

1. 对于家长:帮助乡村家长认识到人际关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学习具体的沟通和指导方法,提升其在该维度的家庭教育指导力。

2. 对于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同伴关系,解决交往冲突,减少校园欺凌现象,培养友善、包容、合作的品质,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3. 对于学校与教师:通过家校合力,营造更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减轻教师处理学生矛盾的负担,同时提升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专业能力

三、研究对象:本校四年级(4学生家长

四、研究目标:

(一)家长发展目标:使超过80%的参与家长能认识到指导孩子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至少掌握3-5种指导孩子处理同伴矛盾、建立友好关系的方法。

(二)学生发展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互动, observable 地减少班级内的人际冲突报告次数,帮助学生提升解决交往问题的能力。

(三)自身发展目标:形成一套针对乡村四年级家长的人际交往指导策略集,并撰写相关教育案例或论文,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指导与研究能力。

五、研究内容:

(一)现状调研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本校四年级家长在指导孩子人际交往方面的现状、困惑与具体需求。

(二)策略开发与资源设计:基于调研结果,开发一系列易于乡村家长理解和操作的指导资源,如:《家校携手,培养“社交小达人”》指导手册(电子版)、针对“孩子被孤立怎么办?”“孩子与朋友吵架了如何引导?”等典型问题的微课或情景案例解析。

(三)实践干预与效果评估:组织主题家长会或小型工作坊,推广指导资源;建立家校沟通群,进行线上案例分享与答疑;通过前后对比,评估家长认知与行为的变化及在学生身上的积极反馈。

六、理论成果:

实践成果:

1.《四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现状及家长指导需求问卷调查报告》1份

2.《乡村家长指导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集》1份

3.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或教育叙事2-3篇

4. 研究论文或阶段性反思1篇

预期成果

1. 家长参与活动后的反馈记录、心得体会汇编

2. 班级氛围改善的相关佐证(如班级荣誉、活动照片、学生作品等)

3. 形成的可重复使用的家长指导资源(手册、微课等)

七、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积极争取学校和课题组的支持,将本研究计划纳入班级管理和家校共育常规工作。

2. 资源保障: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课题研究资源、网络平台以及班级家长群,确保研究活动顺利开展。

3. 时间保障:每学期至少安排2次专题家长交流活动,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整理与案例撰写。

4. 专业保障:主动参与课题组研讨,学习相关理论,并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