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耿青霞个人研究计划2025-2026学年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晓丽

《校家社共育背景下提升乡村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力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教师个人研究计划

2025-2026学年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耿青霞

一、研究专题:

提升乡村家长指导孩子语文“每日作业管理”习惯的能力研究——以“基础性笔头作业”的流程监督与书写质量检查为切入点

 

1.视角独特性:在学科维度上聚焦“语文”,在作业类型上聚焦“基础性笔头作业”(如生字抄写、词语默写、课后练习等),这是乡村家长最能直观感知和参与的作业类型,避开了“作文辅导”、“阅读理解”等需要较高文化水平的复杂任务。

2.立意新颖性:明确提出家长在语文作业中的角色是“流程保障员”和“书写质检员”,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孩子管理作业过程、养成良好习惯,而非解答知识性难题。这一定位精准且符合乡村家长实际。

3.操作性强:“按时完成”、“字迹工整”、“页面整洁”是基础性语文笔头作业最核心、最外显的评价标准,易于家长理解和判断,便于研究者设计干预工具和评估效果。

二、研究的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 理论价值

  1. 深化校家社共育的学科化实践:探索“校家社共育”理论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模式,为学科教师如何将家校共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日常教学行为提供范例。

  2. 构建乡村家长学科作业指导模型:尝试构建一个以“过程管理”和“习惯养成”为核心、而非“知识传授”的家长作业指导模型,为破解乡村家庭辅导困境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二)实践价值

  1. 对于家长:提供极其明确的指导清单(管什么、怎么管),大幅降低其辅导语文作业的焦虑感和无力感,使其在“能管好”的领域获得成就感,增强教育自信。

  2. 对于学生:有效解决语文作业拖拉、书写潦草、反复擦改等突出问题,帮助学生固化良好的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和书写基本功。

  3. 对于教师与教学:显著改善班级语文作业的整体面貌,减轻教师批改负担。同时,通过家校协同狠抓书写习惯,为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所任教的政平小学三年级1班全体学生和家长为研究对象,并重点选取 10-15名在语文笔头作业管理上存在困难(如孩子长期书写潦草、作业完成度过低)的学生和家长作为核心干预对象。

四、研究目标:

(一)家长发展目标:

   1. 使90%以上的参与家长能明确说出语文基础笔头作业的流程(如:先复习后作业、定时完成、自我检查)。

   2. 使80%以上的参与家长能掌握检查书写质量的具体标准(如:字在格中、大小均匀、无墨团)并坚持执行。

   3. 帮助家长建立“过程管理同样重要”的理念,使其辅导行为从“唠叨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

(二)学生发展目标:

   1. 班级语文作业的按时提交率显著提升。

   2. 学生语文作业的书写工整度和卷面整洁度有肉眼可见的进步。

   3. 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效率提高,平均耗时降低。

(三)自身发展目标:

   1. 形成一套针对语文基础作业的、行之有效的家校共育管理策略与工具包。

   2. 提升本人作为语文教师进行精准家校沟通和作业设计的能力。

   3. 将研究过程转化为可推广的实践成果,促进专业发展。

五、研究内容:

(一)现状调研:

   设计并实施调查,重点摸清家长在辅导语文笔头作业时的具体行为、遇到的困难(如孩子拖拉、书写差)、以及他们对“好作业”的评判标准。

(二)策略与资源开发:

   1. 设计“语文作业流程清单”海报:图文并茂地展示“作业前复习-计时完成-自我检查-家长检查(书写)-整理书包”的流程。

   2. 制定“书写质量三看”检查标准:为家长提供极简工具:“一看写字位置(是否在格内)、二看字迹大小(是否均匀)、三看页面整洁(有无墨团)”。

   3. 开发“语文作业每日打卡表”:表内包含“今日语文作业”、“预计用时”、“实际用时”、“书写自评”、“家长签字(已检查书写)”等栏目。

   4. 录制微视频:录制《家长如何检查语文作业书写?——“三看”法速成》等短小精悍的指导视频。

(三)实践干预与实施:

   1. 召开启动会:向家长阐释“流程监督员”和“书写质检员”新角色,培训“流程清单”和“三看”标准的使用方法。

   2. 推行“打卡制度”:学生每日使用打卡表,家长根据“三看”标准检查后签字。

   3. 建立激励与展示机制:每周在班级内评选“语文书写小达人”和“作业效率之星”,并展览优秀作业,特别感谢家长的督促有力。

(四)效果评估与反思:

   1. 对比分析干预前后语文作业的书写质量样本。

   2. 统计分析作业提交率、完成用时等数据变化。

   3. 通过后期问卷和访谈,了解家长观念与行为的变化。

   4. 总结策略的有效性,反思并优化干预工具。

六、预期成果

(一) 理论成果

  1. 调查报告:《乡村小学高年级语文笔头作业管理现状与家长指导需求调研报告》

  2. 科研论文:《“流程”与“书写”:提升乡村家长语文作业指导力的双路径实践研究》

  3. 教育案例:《从“鬼画符”到“方块字”——一个学生语文书写习惯的转变案例》

  4. 资源包:《语文“每日作业管理”家校共育工具包》(含流程海报、检查标准、打卡表、微视频)。

(二) 实践成果

  1. 学生变化:班级语文作业质量整体提升,在校级作业评比中获奖;学生书写态度更加认真。

  2. 家长变化:家长辅导作业的针对性增强,焦虑情绪缓解,对语文教师工作的配合度与满意度提升。

  3. 教师发展:个人作业批改效率提高,家校共育方法得到推广,荣获相关教学或教研荣誉。

  4. 班级荣誉:班级因学风扎实、书写优秀,获评“书写模范班级”或“教学常规优秀班级”。

七、保障措施

(一)专业保障:本人作为语文教师,对语文书写规范、作业要求有专业权威,能确保指导的科学性。

(二)资源保障:所需工具均为自行设计的纸质或电子材料,成本低,易获取。

(三)时间保障:研究与日常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紧密结合,不额外增加负担。

(四)合作保障:与班级家委会密切合作,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研究氛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