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与表现 领域中段教学设计课例
教学内容 | 四年级下册《罐和壶》 | 执教者 | 政平小学 樊里香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感受罐和壶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实用和欣赏价值;知道罐和壶的制作材料的多样性,了解江苏的紫砂壶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撕纸的方法表现陶罐的古朴美,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撕纸、线描等)设计出漂亮的罐或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美丽的罐和壶,感受它们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对罐和壶的探究和表现的兴趣。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用撕纸添画的方法来表现陶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设计制作一个罐或壶。 教学难点:有创意地表现一个罐或壶。 | |||
材料工具 | 教学范画、课件、勾线笔、色卡纸、铅画纸。 | |||
一次作业设计 | 二次作业设计 | |||
撕纸贴罐到壶的变化,理解结构 | 学生运用撕纸添画或直接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罐或壶,用深色的笔勾线,动作快的学生可以为作品涂上喜欢的色彩。加上古诗词和落款。
| |||
造型与表现领域教学的建构 | ||||
一、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课前,老师请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制作的一种器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器皿究竟是什么? 生:罐子。 教师板书:罐。 师介绍: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制造使用各种陶罐,他们用陶土掺水塑造成一定的形状,用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烧成坚硬的陶罐。 现在老师就请你们来欣赏美丽的陶罐。 课件展示——罐的图片。 二、游戏探究 师请学生看图片,讨论:陶罐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罐身较大,左右对称,有的有把手,在罐身上面有花纹,集中在罐的中部。 师问:你能用身体来模仿陶罐的外形吗? (请两位上台来学生模仿造型,鼓掌表示感谢) 师:你们看陶罐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生:有曲线、折线。 师:除了用美丽圆滑的线条外,还有花、鸟、动物等图案。(播放课件) 师:看到了这些美丽的陶罐,今天老师和大家来做个陶罐好吗? 1. 课堂教学演示一:撕纸陶罐。 教师示范: (1)对折彩纸,提醒学生注意开口向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陶罐,撕出外形——沿着折线先撕出罐子的口,再撕外形,尽量撕大一些,用手一点一点拧纸头; (3)用勾线笔在陶罐的中部添加花纹。 学生课堂操作练习:学生制作,教师指导,欣赏部分作品。 2. 课堂教学演示二:撕纸添画。 师在学生制作的陶罐的基础上添加上盖子、壶嘴、把手,看看变成了什么? 学生:壶! 教师板书:壶。 教师:你知道壶可以用来装什么? 学生:茶水、酒、醋等。 师:壶的用途很广泛,可以贮水、盛酒、煮汤、烹茶。从古至今许多优秀的工匠制作了各种美丽的壶,现在就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走进那神秘的壶的世界中,领略悠久的壶文化。(课件展示——壶的图片) 三、名壶欣赏 陶壶——船形、鸟形、虎形、人形;草纹、各种线条、几何图形、具象纹饰。 瓷釉壶——鹦鹉形、鸳鸯形、鸡首、人形、僧帽形;写实纹饰。 青铜壶——盘口壶、普通壶;龙纹、人物、动物、葫芦。 提梁壶——壶把安装在壶的上方,并与流在一条直线上。上虚下实、上轻下重,飘逸而沉静。 皮囊壶——形似游牧民族使用的皮革缝制的水囊,便于携带。其造型为扁体,直身,下部丰满。壶两面随形起线,如缝合皮革的痕迹。 倒流壶——由于逆转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需要把壶倒转过来,将水从壶底注入壶里,放正后倒出,故而得名“倒流壶”。 紫砂壶——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用宜兴紫砂壶泡茶,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教师精选了丰富图片,展示了古今中外各种有特色的壶,揭示了壶的造型美、纹饰美、材质美,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四、赏析交流 师:看到这些名贵的壶,你能说说做壶的材料有哪些? 生:有陶器、青铜器、瓷器、玉、铜等。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自家的壶,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师:同学在课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在就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壶和罐,同座位或前后的同学相互欣赏交流一下,看看谁带来的壶和罐最有特色? (学生交流展示,小组讨论。) 师: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现在就请部分同学上来介绍一下。 (有意识请带紫砂壶的同学来介绍。) 师:知道吗,在我们江苏的宜兴就盛产紫砂壶。 介绍名壶产地——江苏宜兴,紫砂壶是由紫泥等天然泥和砂混合而成,因呈现紫黑色而得名。据说用紫砂壶泡茶不失原味,能保持茶水的温度,使用久的紫砂壶即使加白开水也能散发出茶水的香气。你们说是不是很神奇? 师: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的名壶,你能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壶吗?为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介绍:你们看,壶的基本造型以圆形为主,还可以设计成其他的几何形,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事物设计成具象形。 讨论:现在老师请你想一想,若你是设计师你会设计一把什么样的壶?外形像什么?上面有什么样的花纹或图案?(学生讨论) 师:你们想的可真好。现在我们看看我国珍藏的罐与壶的艺术珍品吧! (播放视频短片——故宫宝藏。) ●白陶鬲:陶器,新石器时代作品,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莲鹤方壶: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代杰出代表作,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粉青贯耳穿带方壶:南宋官窑,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青花人物纹扁壶:景德镇窑,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五彩鱼藻大盖罐:景德镇窑,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探究演示 1. 师:今天我们也来设计属于自己的壶。(欣赏教师范例剪纸、线描) 2. 师生互动演示。(可以生说师画或师生合作完成) ●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剪纸、线描、彩笔绘画等。 ●设计草稿:壶身的基本造型是几何形还是具象形、仿生形;先在中间靠下的地方画出壶身再添加壶嘴要与壶口平齐、壶的把子。 ●在壶身中部用勾线笔添画纹样、涂色。 备注:提示学生在设计时要注意罐或壶的口和底部要体现出一定的弧度,在设计纹样的时候,要注意整体纹样也要形成的弧度,以此表现出罐体或壶体的体积感。 六、创作感受 学生运用撕纸添画或直接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壶,用深色的笔勾线,动作快的学生可以为作品涂上喜欢的色彩。再加上与壶有关的古诗词,加上落款。 七、欣赏评述 集体赏析,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自我或相互点评。 八、延伸拓展 1. 欣赏大师作品:毕加索的鸟形壶、人脸壶; 2. 了解南京的名壶:南朝的鸡首壶,盖子已经遗失; 3. 趣味尝试:倒流壶的秘密。
| ||||
板书设计 | 二次作业的创新点与改进措施 | |||
罐和壶 壶 盖子 壶嘴 把手 肚子 | 在课堂上二次作业在小练笔的基础上,学生们都很容易上手,作业达到预期效果。我对二次作业的想法,更倾向于三次、四次,能在学习的基础上做发散性表现,创新表现形式,成为更有趣的美术作品。 本堂课如果上成泥塑课,也许孩子的兴趣点就更浓厚了,所以在表现上来说,下一课时用泥塑表现,就更是本课的第三次作业了。所以我觉得美术二次作业只是一个泛指的概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