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链接式阅读与表达的研究》
2019~2020学年课题组研究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忙忙碌碌中,一学年又过去了。今年已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年,本着对课题研究的一份热爱,我们课题组的每位老师都有始有终地开展好每一项研究活动。回顾一年的路程,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课题组认真按要求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规范管理,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及时将资料搜集归档,尤其要注意图片资料的搜集。要开展好“五个一”活动:1.期初制订好课题一学期的研究计划。2.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组研究。3.举行一次课题研究专题学术沙龙。4.围绕课题上好研究展示课,并及时上传课例设计、经验总结等到课题的网页。5.期末写好一份课题阶段性小结或研究论文。
1.认真开展理论学习。全体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支撑本课题各项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理论专著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践行反思;课题组成员同时要学习各类教育期刊,提倡学习期刊中的“热点”或“专题研讨”话题,特别是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及时将内容发到课题网上供全体课题组教师学习;也可学习其中的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要善于积累经验,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2.修改完善“1+N”链接式阅读与表达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根据前两年的研究活动,对制定的目标与内容体系进行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文本方案,具体如下:(1)通过课题的研究,深入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宝库,深化对叶圣陶教育思想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对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指导下"1+N"链接式阅读与表达理论的系统把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进程。(3)通过研究,形成“1+N”类文体系,形成校本的语文教学资源库,实现创造性的使用及开发教材。(4)通过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空间,充分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
3.积极实践,探索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途径。课题相关的论文论著学习,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和国内外关于链接式阅读研究的情况进行进一步文献研究。基于国家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点的“1”和“N”的选择与体系架构研究。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指导下"1+N"链接式阅读与表达策略的研究。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水平的发展性评价标准的研究。
一是继续依托课堂开展研究,本年度李琪老师执教了写字课《跟着课文学写场面》,教师借助课文材料组合、链接,精美的课件,有趣的活动把转瞬即逝的场面生动地有趣地展示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盛梦姣老师执教的区级公开课《田家四季歌》运用多媒体再现生活场景,链接相关文本,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勾连起来,降低理解的难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保护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戴晓燕执教《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开启了说理文的链接式阅读与表达探究。暑期名师大讲堂上,戴晓燕老师做了讲座《基于部编版教材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其中就交流分享了“1+N”链接式阅读与表达策略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案例。
4.反思提升,促进科研水平。课题组教师善于在理论与实践的运用与结合中找出新的方法,总结出个人经验。如本学年我们课题组教师每人都在阶段研究后以“1+N”链接式阅读与表达为主要内容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比赛。
二、取得的成果
本学年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设计、案例和论文,有12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其中张梦撰写的《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和习作的思考》发表于《读天下》。
戴晓燕老师撰写的论文《让语文教学中的“言语实践”落地开花》获省三等奖,《作文批改謀新路,齐心移山共成长》获区一等奖。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下“类文”阅读与表达的研究获区基础性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何姣老师撰写的论文《紧扣核心素养,发掘部编版小古文育人价值》获区级二等奖。张梦撰写的论文《借助思维导图,优化阅读教学》获省二等奖,论文《“图”生巧“思”话语文阅读》获区级二等奖。唐莹撰写的论文《思维导图,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一棵美丽的“知识树”》获得区一等奖。翁雪莲撰写的论文《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低段阅读的“助推器”》获区一等奖。王新旦撰写的论文《“大语文观”背景下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获区二等奖。李琪撰写的论文《多管齐下,提升写作能力》获省二等奖,《设计适切的活动,静待自然拔节》获区二等奖。盛梦姣撰写的论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获省三等奖。
课题组老师一年中也收获了很多荣誉,戴晓燕老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特级后备人才、礼嘉镇2019年度“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张梦老师获得合格嘉奖、送培上门优秀学员。张敏玉获得送培上门优秀学员。李琪老师获得第二届江苏省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学员。李琪老师获得武进区信息化教学能手(评优课)一等奖,常州市第九批教学能手。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体课题组成员付出了努力,但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瓶颈有待突破,例如:
1.由于受个人水平的限制,课题组成员对理论的学习以及研究结论的提升不够深入专业,要进一步咨询专家,得到专家的引领。
2.研究产生出来的结论比较散点,如何整合、整理,让研究成果变得完整、系列、科学是课题组做得比较薄弱的。
3.由于受时间和水平的限制,本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成果还不够显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