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武进区政平小学 何姣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世间万物在夏天里的成长。
(2)通过抓中心句,体会作者怎样从不同角度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通过第二自然段句子仿创,尝试文中句式表达强烈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抓中心句,体会作者怎样从不同角度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2)通过第二自然段句子仿创,尝试用表达强烈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板书:成长。
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一、导入:
1.读题入境
(1)写完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习作单元第一课——夏天里的成长。
(2)梁容若在这篇文章里这样写道——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谁能读好这句话。
二、初读找生长
1.什么叫万物?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些物在生长呢?
出示自读要求: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在生长的物。
2、交流:
(1)生说第二自然段,相机指导
苔藓、草坪、菜畦
苔藓和草坪的坪是形声字,记住他们没有困难吧?注意生字苔藓,苔藓见过吗?它是一种植物,所以是草字头,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2)你看,我们找到了许许多多的事物,能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吗?
(3)交流第三自然段。给它们一个共同的名字。瀑布,指导瀑
(4)交流第四自然段(小学生、中学生)给它们一个共同的名字。
3、再读读这句话(中心句)你发现了什么?从三个方面围绕中心意思写。
4、这三个方面能调换顺序吗?
5、其实不仅整篇文章是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每段文字也是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6、请同学们找找每段的找、交流中心句。观察这三句话出现的位置,发现了什么?
7、小结:这三句话一个在段首作总起,一个在段中做过渡,一个在段末做总结,虽然所处的位置不同,但是段落里的其他句子都是围绕它们来写的。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生物迅速生长。
1、夏天里的生物是怎么长的呢?
2、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夏天里生物在飞快地、跳跃地、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3、交流:
(1)预设1: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在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时间短、长度变化快
找第二自然的表示时间词,体会写作顺序。
你能读出它的变化吗?
读好句子。
(2)预设2:“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读,指名三个每人一个短语。齐读。
整齐的句式也让我们感受到生长的飞快、跳跃的节奏,层次清楚。
你能用作者这种句式,说说其他事物吗?(池塘里的小蝌蚪。好斗的公鸡。闲不住的奶奶……)
找一找,像这样的整齐的句式还有吗?
(3)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夏天生物的快速成长?
一下子从白石头变成了——绿石头,从黄土地变成了——绿土地,颜色一下子就跳跃了,感觉怎么样?读出神奇、欣喜。读好这句话。
(4)谁来说说夏天的动物的长?
4、引读全段。生物从小到大——
5、整个儿看一下,作者为了围绕中心意思写,选取了不同的植物动物,从不同的角度,按一定的顺序,用相对整齐的句式使音韵和谐,语势更强。
四、总结
1、学完了今天的内容,对你写作方面有什么启示?
2、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生物的快速生长。事物和人又是怎么生长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