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
张梦
教学目标:
1.认识“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学生齐读。
2.质疑: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手术台怎么就成了阵地?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明确目标
1.检查字词
血丝 撤退 迅速 争分夺秒(指名读 正音)
2.初识“白求恩”
(1)是谁把手术台当成阵地的? PPT出示词组:“白求恩大夫”,读准含多音字的词“大夫”。
(2)你了解白求恩吗?教师补充白求恩简介。PPT出示:
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全名亨利·诺曼·白求恩,医学博士,加拿大医师、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3)让学生说说现在对白求恩又有哪些新的感受?
3.明确学习任务。
明确:本堂课完成一个学习任务——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 这句话的理解。
(三)跳读课文,了解背景
1.故事发生的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和当时的情况。我们已经读过课文,打开学习单,利用思维导图,让我们一起来填一填。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白求恩工作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用双横线划出战斗形势的句子,再摘录关键词语填写在学习单上。
3.反馈学习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
4.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越来越激烈,手术台附近越来越危险。)
5.读好这几句话,让人感受到战斗的激烈,情况的危险。
(四)进入情景,感受品质
1.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白求恩大夫是怎么做的?再次默读,用()括出相关的句子,并用▲标出关键词语。
2.面对着滚滚的硝烟,纷飞的弹片,白求恩是怎么做的?
(1)指名回答。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镇定”。
(3)男女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当时的情况,女生读白求恩的表现。
3.敌机在不断吼叫,炮弹在不断爆炸,卫生部长也一再恳求他撤退,白求恩又是怎么说的?
(1)从白求恩的话里你听明白了什么?这是他匆忙中做的决定吗?体会关键词“沉思”。
(2)根据课文内容,口头补充句子:白求恩认为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______。
(3)体会反问句与肯定句的表达效果的不同。指导读好反问句。
4.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就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他坚守阵地,所以当一连几发炮弹落在他的附近,布帘烧着,火苗向他扑来,这位勇敢的战士又是怎么做的?
PPT出示: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1)学生谈体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争分夺秒”。
(2)他这是在和什么作斗争?
(3)课文还有哪些句子写白求恩在和时间做斗争?
PPT出示: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白求恩不顾危险,争分夺秒地做手术,是为了什么?
(6)他还在和什么作斗争?
(五)回顾总结,理解含义
1.让我们回顾事情发生的背景,出示表格。
2.引导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
师生交流,板书:无私 尽职
3. 推荐影片《诺尔曼.白求恩》、书籍《国际友人——白求恩》。
课外搜集白求恩的资料,了解白求恩的其他故事,更全面地了解白求恩。
板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