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
礼嘉中心小学 张敏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特点,如:雷龙的大、梁龙的长、霸王龙的凶猛等,熏陶激发孩子们探究科学的兴趣。
2、初步感知说明文的概念,了解说明的方法,在探究比较中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二、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说明文的概念,了解说明的方法,在探究比较中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主导问题
1、上一节课老师和同学们穿越时空,来到了恐龙生活的时代,一起学习了《恐龙》这篇课文,还给大家留了一项作业:用思维导图画一画你的学习所得。
生交流。
小结:我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知识整理出来,这是学习的好方法,今天我们重点来聊一聊,说一说恐龙的种类和形态。
(板书:说 种类形态)
2、恐龙的种类繁多,文中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几种恐龙?请在它们的名称下面画上横线。(生读、画)
几种恐龙?注意要说清楚。
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霸王龙和恐龙的两个亲戚:鱼龙和翼龙
3、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课文又是怎么把他们的特点介绍清楚呢?
二、导学课文,品语言习方法
1、探究“雷龙”,小结学法。
(1)雷龙的特点是什么?(特点就是一个事物与众不同的地方)
可能回答“庞然大物”,也可能回答“大”或者是“重”,教师加以点引,用文中的词来概括就是:庞然大物(大)。
孩子们我们在寻找恐龙的特点时就可以用文中的词来简洁的概括它的特点。
(2) 文中是怎么介绍清楚“雷龙庞然大物”的特点的呢?
A、作比较:“比六头大象还要重”,一头成年大象,体重达到七至八吨,即一万四千斤至一万六千斤。 “六头”,“还要”然我们更感雷龙之“大”,又彰显语言准确。(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比较,让我们感受出雷龙的特点,这样的介绍方法我们叫它:
作比较(板书)
B、“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打个比方,让我们感受到了雷龙踏步声音之大,感受出了雷龙的“大”。)这种把“雷龙踏步的声音”比作“雷鸣”的方法叫做:
打比方(板书)
“打比方”的方法让我们形象的感受到了雷龙的“大”,语言生动。
C、“雷龙,雷龙,原来它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因为是庞然大物,走路的声音像打雷。)
(3)想看看这只又大又重的雷龙吧,(投影图片),学生惊叹之余,一起读一读,感受雷龙的特点“大”。
(4)小结学法:我们在学习雷龙时从文字中寻找到了它的特点,(板书:寻寻特点),然后我们就找到了两种介绍恐龙的方法:作比较、打比方,(板书:找找方法)最后我们再联系恐龙的名字就什么都明白了,原来它的名字就和它的特点有关。(板书:想想名字)
2、小试牛刀,试学梁龙。(半扶)
(1)寻寻特点:身体很长(文中的字词概括,学生一眼看出)
师:同学们,如果就用“梁龙很长。”这句话来介绍梁龙,行不行?
(2)找找方法:(列数字、打比方)
(3)“足有二十多米”,作者用数字告诉我们梁龙有多长,这种方法叫做:(板书:列数字)
(4)“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投影:吊桥图片)
(这里把“梁龙”比作“吊桥”,“打比方”的方法让我们形象的感受出了梁龙的“长”,语言生动。)
(5)“从头到尾足有二十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吊桥。”这样说行吗?
(“一个“多”字,让语言表达更准确,“移动的吊桥”,是因为梁龙在走路,“移动”就显得准确了)(可板书:生动、准确)
(6)想想名字:像长长的桥梁,所以叫“梁龙”。
6、学生用思维导图学习其他恐龙,师巡视(全放)
要求:(投影)探究恐龙有方法,我能自己去学习。
寻寻特点(圆圈圈特点)
找找方法(方法记句旁)
想想名字 (名字心中想)
读读特点(读出其特点)
再绘制思维导图
7、师生交流:
(一)、剑龙
(1)寻寻特点:
剑龙的特点:背插剑板,尾巴有刺。
(2)找找方法:
A、“两排”“三角形” “四支”(列数字)
B、“利剑一样的尾刺”(打比方,写出了尾刺的锋利)
(3)想想名字:
背插剑板,尾巴有利剑一样的尾刺,就是用它的特点来给恐龙命名的。
(二)三角龙
(1)寻寻特点:
三角龙的特点:三只大角
(2)找找方法:“三只”“一米长”(列数字)
(3)想想名字:脸上有三只大角,所以叫“三角龙”。
(4)“望而生畏”(结合字源理解记忆“畏”)
回顾第2节中心句:形态更是千奇百怪,怪在哪里就在这里,有的大,有的长,有的长剑刺,有的长大角。
(三)霸王龙
(1)寻寻特点:
霸王龙的特点:非常凶猛
(2)找找方法:“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打比方)
(3)想想名字:肉食恐龙,恐龙中的霸王,所以叫“霸王龙”。
(四)亲戚
(1)鱼龙(像海豚,能潜水)
(2)翼龙(长翅膀,像飞机)(投影配图片)
8、孩子们,五种恐龙和它们的两个亲戚都来了,它们正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嗨,大家好,我是——”
9、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种恐龙呢?请你用一句话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注意要抓住这种恐龙的特点,语言简洁,如果能用上一些说明的方法就更好了。(因时而定,可以在难解的情况下,老师进行示范)
三、回顾小结,明知识悟文体
1、同学们,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真是千奇百怪。来,孩子们,让我们回顾课文,看看黑板:课文解说的对象是恐龙,通过学习文章我们明白了恐龙的相关知识,(板书:明)(投影:文中的恐龙知识,简单回顾)文章介绍恐龙时的语言准确生动,作者列了一些数字,有时还会比较一番,打个比方,让我们对恐龙的印象更加深刻,也让我们更加喜欢阅读。(板书:文 )
2、 “说明文”简单渗透:
(1)横着解读:围绕一个事物来说,让人明白这个事物的相关知识,语言文字生动准确——这样的文章叫做“说明文”
(2)竖着框画出“说明文”
四、课堂总结,激兴趣内外连
1、课文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少恐龙的知识,但对于浩瀚、神秘的恐龙世界来说,这只是沧海一粟。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的恐龙,突然在6500万年前神秘的消失,科学家们有着许多的猜想,但是至今尚未真正解开这个谜团。你们想揭开恐龙世界的未解之谜吗? “科学无止境,只要肯登攀”,孩子们,让我们在课后继续关注恐龙世界,成为未来的恐龙专家!
2、课外作业。
作业超市: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其中一项作业。
1、阅读关于恐龙的书籍,也可以网上阅读学习;
2、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设计一份关于恐龙的手抄报;
3、为自己喜欢的恐龙制作一张个性化的名片;
4、向亲人或朋友介绍你知道的恐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