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六单元 《藏在画面里的爱》
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张敏玉
教学目标:
1.通过浏览、寻读、批注、朗读、对比读等阅读策略让学生寻找爱的画面,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通过品读插图、文字,了解写出父母之爱的不同方法。
3.方法迁移,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调动感官多角度观察画面、多角度描写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孩子感悟深情,并了解深情背后的写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孩子把表达爱的手法内化为自己的方法。
课前交流:
1.上课之前,我想做个小调查。喜欢看书的孩子请举手。
2.喜欢看什么书呢?
一、导课——看画面,感深情,诵名句,揭议题。
1.孩子们,看书时,你是喜欢先看文字还是看插图呢?
2.从这个画面里,你看到了什么?
4.这画面有没有让你想到一个字或词语?
你看,透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爱。出示: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齐读。
4.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这个单元,去品味藏在画面里的爱。(板书课题:藏在画面里的爱),齐读课题。
二、自读三篇课文、合作交流并汇报
1. 这一单元有三篇文章,配有五幅插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作者抓住画面中什么来写的?你有什么感受?
组织交流1:
(一)《慈母情深》
句子一: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 这段文字中,哪个词、哪个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
外貌: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学生交流感受。
动作:凑,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从母亲外貌、动作这些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爱,所以我们在观察、品读画面的时候要关注细节。(板贴:关注细节)
读一读
句子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谁来读一读与第二幅插图有关的段落。
动作:直起来了 转过身来 望着我
神态(板贴):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2.母亲转过头来,映入你们眼帘是什么?
3.作者对整张脸进行详细的描述了吗?像这样抓住人物某个部位来描写的方法叫特写
4.在这里,作者特写了母亲的眼睛,你能品读出画面中藏着爱吗?
有的时候,我们看画面,聚焦某一个细节,对某一个细节进行特写,更加能够打动人心。(板贴:特写聚焦)
链接:《军神》中片段:刘伯承躺在手术台在没有用麻药情况下,做眼球摘除手术的画面。画面中,哪个地方吸引了你的目光?读读这段文字,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你有什么感受?
5.总结一下学法:刚刚我们先找到与插图相关的文字,再把画和文字结合起来品读,感受到了画面中的爱。下面运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另外三幅图。
6.组织交流1:
(1)我们先来交流这两幅画面,文中哪些段落与小舟有关?说说你的感受呢?
(2)这是一条普通的小船吗?不普通在哪?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物件,承载着亲朋好友对我们的爱。(板贴:特殊物件)
(3)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小短文,读读看这是一碗普通的骨头汤?链接:《飘香的骨头汤》
小结:破旧的小船、飘香的骨头汤这些特殊的物件,往往会让我们想起一个个饱含爱的场景,一个个深爱着我们的人,你的生活中有承载着爱的特殊物件吗?
7.组织交流2:谁来说说这幅图?哪些段落是写的这一幅图?
交流一下你画出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呢?这几句都是抓住父母的哪个方面来写的?(板贴:语言)
小结: 这节课我们读了五幅画,这五幅图,初看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感悟,但是当我们关注了画中人物的细节,聚焦了人物的特写,关注了画面中独特的物件,就能把藏在画面里的爱读出来了。我们还知道,爱的表达方式非常多样。
三、写法渗透
1.生活就是有无数个画面组成,每天都有很多感人的画面在上演。(出示图片)
2.请你回忆生活中一个爱的画面,写一段话。
3.今天,爱与温暖在我们的的血液里流淌。我们从画面与文字里感受了爱。我们还通过关注细节、特写聚焦、回忆特殊物件的方法写出了爱。课后请同学们将爱的画面串联,完成一篇小作。
板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