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跟着课文学写场面》
发布时间:2021-11-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琪

跟着课文学写场面

武进区政平小学  李琪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取习作的素材。

2.引导学生留心体验所处场景的氛围,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等方面进行片断描写。

3.学习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景,初步学会评价习作。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留心体验所处场景的氛围,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习场景描写的方法,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多媒体教学环境与多媒体软件:

这节课建立在由手机热点建立的局域网环境下,使手机电脑与平板在同一局域网在此基础上使用希沃白板希沃传屏与希沃授课助手三个教学软件,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实时展示与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学生多种活动的集体照片

老师最近在整理照片时,发现了很多大家的身影,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这是……的时候,这是……,这是……,这是前不久大家玩浑水摸鱼时场面。

2、都是难忘的瞬间啊,那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吗?

预设:都是我们活动时的样子,图上都有很多人——你发现了场面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场面中通常有很多人,我们称之为“群体”。

你能用哪些词形容很多人呢?人很多你会说……很多人说话你会说……很多人劳动你会说……很多人一起开心你会说……请你把它写到黑板上去。

3、这么多难忘的回忆我们除了可以用照片记录下来,还可以将它转化为动人的文字。本学期我们学了很多精彩的场面描写,我们今天就一起“跟着课文学写场面描写”(板贴课题)

二、探究场面描写的方法

1、了解场面

过渡语:先让我们一起走进茫茫戈壁,重温梦圆飞天的动人瞬间。

出示: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1)、这是一个什么场面?在做什么?

预设:人们给杨利伟送行的场面。——事件

2)、在这个场面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内容?

预设:有当时的环境“深秋的……”——板贴:环境

              追问:环境描写在这有什么作用?(写出环境的恶劣,与人们相送做对比,突出人们的激动心情)

      有送行的人们。追问?还有吗?还有教练专家少先队员。——板贴:个体

小结:这是一个典型的场面描写,描绘了特定时间地点内,人物活动的一个生活画面。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

2、探究方法

过渡语:那怎样写好场面呢?我们来看两个课文片段。

出示:

《灰椋鸟》

①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②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思考题:两个片段写了什么?

        内容上、方法上、结构上、语言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把你发现的有价值的写作密码写在板贴上,教师巡视指导概括,贴至黑板。

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全班交流,

预设1:“夕阳渐渐……”——渲染出热闹的氛围,“天灰蒙蒙的……”渲染悲伤氛围。     运用环境描写渲染营造出合适的氛围。——恰当的环境

预设2:“好像在倾诉……又像……”运用联想使场面更生动

      “多么像穿上盛装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会使场面更生动。       ——巧妙的修辞

那么作者在语言运用上还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吗?

预设3:“浩浩荡荡”“排空而至”“百鸟争鸣”“呼朋引伴”……

      这些四字词语都是特有的描绘群体活动的词语,会更加精炼准确。

                                           ——特有的词语

预设4:结构上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

我们应选择怎样的点来写?具有典型性的,如《十里……》选择了老人、青年、孩子,代表了各个年龄层的人对总理的不舍。

作者是怎么把点和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的?        ——融合的点面

预设:“有的……有的”“这……那”……这样的特殊句式使文章点面巧妙融合在了一起。用特殊句式引领的点的描写通常比较简略。

                                              ——特殊的句式

预设:写人物或鸟儿的时候作者都抓住了它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我们称之为细节。——群体的时候就是抓住他们共有的细节,个体的描写更加具体,通常是进行多角度的细节描写。

                                              ——精准的细节

2)对照板贴小结方法。

恭喜你们已经掌握了场面描写的写作密码,接下来就让我们打开写作之门,试试身手吧!

三、实践写作。

播放完整游戏视频,观看时注意观察大家动作神态的变化,再回忆一下你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吧!

1、刚刚视频中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教师适时定格画面。

2、想写好这个场面的话你准备怎么写?你想写谁?为什要写他们?你准备写什么方面?

学生交流。(选择两个典型场面,一个点一个面。)

预设:个体(某人夹成功时的画面)

问:他什么方面吸引了你?——动作语言神态……

你能怎么描绘一下他?能用上恰当的写作密码么?

追问:这张图上还可以写谁?写他的什么?

你还关注到了什么?能怎么形容这整组人?

这是成功的个体,你还可以找怎样的个体?——失败的。

小结:这样的就更具代表性,涵盖多个情况。

你能用特殊句式将这两个个体串一串吗?

预设:这一的欢声雷动,那一边却愁云惨淡。你看……

此时此刻全班是怎样的氛围?大家都……

3、那我们就动笔写起来吧,示抓取的图片。

(写作要求:请你抓住你印象深刻的场面,用上恰当的写作技巧,写一个比赛的片段。可以描写老师抓取的面和点的自由组合,也可以自己根据视频来写。)

比赛开始了!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圈画记录优秀片段或句子。

教师选择两篇优秀片段出示,其他同学默读,

评价:你最欣赏的语句有哪些?学生讲述,教师批注。

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加环境、加细节、加修辞。

拿起红笔为自己的文章改一改,添加几句更棒的句子。学生修改。

展示修改后的一篇优秀片段。点评。

四、作业设计:将今天的作文扩展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吧!

板书设计

跟着课文学场面描写

人物(群体、个体)   事件   环境

特殊的句式

特有的词语

巧妙的修辞

精确的细节

融合的点面

恰当的环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