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教学设计
戴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基于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下册第23课《街舞男孩》的内容进行教材重组。利用熊猫阿宝为主角,以“培养熊猫阿宝成为功夫熊猫”为主线,介绍多种按键控制的基本方法,还介绍了外观模块中的“颜色特效增加”、“切换造型”控件和控制模块中的“当按下空格键”、“重复执行几次”控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过前面五节课的内容,对Scratch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本课主要是对前面命令的运用,学生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本课的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造型与角色的关系并掌握导入造型的方法。
(2)了解“颜色特效增加”控件及其使用。
(3)能用按键控制的方式编写程序。
(4)掌握程序的设计与编写。
2.过程与方法
在脚本编写过程中,引导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完成本课知识点的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脚本的编写,感受不同的控件的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精神。
4.行为与创新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用于探究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按键控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
难点:运用按键控件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创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从学生熟悉的功夫熊猫入手,激发学习欲望,合理有效开展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演示、交流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通过汲取他人的学习经验,促进自身知识与学习方法的改进。
【教学课时】
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功夫熊猫的四组造型、微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熊猫阿宝的图片!
师:同学们知道它是谁吗?
学生回答。
师:今天宋老师带来了一段功夫熊猫的视频。(播放视频《功夫熊猫》)
学生观看功夫熊猫视频。
师:这是功夫熊猫的电影片段,熊猫阿宝从小立志成为武林高手,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scratch,制作属于自己的功夫熊猫(板书课题)。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
1.出场——角色、造型
师:要想练就一身的武艺,需要一个练习武功的好地方(教师演示设置舞台),还要有坚定的信心,现在请同学们请出阿宝,为它设置好练武功的地方并将它练好武功的信心展示出来。
课件出示任务一:(1)为阿宝设置练习功夫的地方(设置舞台)。
(2)请出阿宝(导入角色)。
(3)把阿宝的信心用语言表现出来( )
学生完成任务一,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学生上台演示任务一的操作。
师:这位同学很操作得很熟练,真棒!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素材库里有4个做着不同姿势的阿宝,这四种姿势都是阿宝的造型,在SCRATCH程序中,一个角色可以包含多个造型。为了让熊猫阿宝练习不同的功夫,我们可以把这些造型导入到同一个角色中。怎样将多个造型导入到同一个角色中呢?请同学们开动大脑,同桌讨论并实践下。
学生尝试在SCRATCH中导入角色的造型。
师生交流角色造型的导入。
2.变装——按键、颜色
(1)熊猫变装
师:习武的地方环境这么优美,阿宝想更换自己的服装颜色,让自己的服装与环境更配,哪个模块可以实现更换服装的颜色?
学生回答:外观模块。
师:请同学们尝试利用外观模块的控件更改阿宝服装的颜色。
课件出示任务二:1.外观模块中的什么控件可以实现阿宝服装颜色的变化?
学生尝试使用外观模块中的控件更改阿宝服装颜色。
师:谁愿意上台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学生演示 控件使用。(如果有同学提出
控件给予认可)。
(2)按键控制
师运行学生的脚本,我们发现:每次单击绿旗,阿宝都是先说话2秒,然后再进行变装,那能不能阿宝想说话的时候说话,想服装变色的时候变色?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根据回答,教师引导到控件上去。)
师拖动到脚本区,与颜色特效控件搭建在一起。
师再次运行脚本:这样当绿旗被单击时,阿宝说话,按空格键时阿宝变装。
课件出示任务二:2.利用空格键控制阿宝服装颜色的变化。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空格键控制阿宝的变装。
学生操作练习:利用空格键控制阿宝的变装。
师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说脚本:当 ,熊猫阿宝就 。
师追问:你知道和
的区别吗?
学生回答。
师结合课件小结::当绿旗被点击时,是按顺序执行。
:当按下空格键是灵活执行。他们是2种不同的控制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三、习武——按键、动作
(1)基本动作
师:熟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下来阿宝就要开始学习基本动作了。现在有四个基本招式,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将四个基本招式都演一下。
师:你能把这些基本招式连贯地打一遍吗?
请一学生上台表演。
师: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武林高手嘛!接下来请同学们尝试帮助阿宝练习这套基本动作。
课件出示任务三:1.利用什么按键控制阿宝的基本动作
2.哪些控件可以实现阿宝造型的切换。
学生尝试帮助阿宝练习这套基本动作。
师根据巡视和学生展示作品提出以下内容,拓展学生的思路:
(1)这个控件里面藏着许多的按键,不仅有空格键还可以选择4个方向键,26个字母键、“0-9”10个数字键,你可以选择适当的按键来控制熊猫的基本动作。
(2)实现造型切换的控件有:两个控件。
(注:讲解 时,让学生了解造型的顺序是根据导入的顺序,这个顺序可以通过拖动改变。如果有学生有这样的脚本(如右图) 那么顺势讲解 控件,并询问为什么重复执行4次。)
师:请同学们继续完善用按键控制阿宝造型切换的脚本。
学生完善脚本。
(2)绝招
师:刚才阿宝学习了基本动作,它还想学一些绝招,比如360度旋转!
师:什么控件可以实现旋转呢?
学生回答:旋转15度。
课件出示任务四:利用旋转控件让阿宝旋转360度。
师:那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怎样利用“旋转”控件让阿宝旋转360度?
学生尝试让阿宝旋转360度。
学生交流方法:(1)运用这个脚本无法看出旋转的效果。
(2)用“旋转15度”,必须分几次旋转才可以旋转360?
师:让阿宝每次旋转15度,旋转一周,需要旋转几次?
学生算一算旋转360度,每次旋转15度,需要旋转几次(24次)。
师:每次旋转15度,需要旋转24次,也就是说重复了24次。(教师演示)
(如果在造型切换环节已经讲过控件,那么这里应该点拨学生提出使用这个控件。)
师:每次旋转15度,重复24次,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回答:360/15。
师:如果每次旋转30度,重复几次?60度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每次旋转的度数不同,那么重复的次数也不同,但是旋转度数和重复次数相乘是360,才能保证熊猫旋转360度。
师:请同学们利用旋转控件和重复执行几次的控件帮助熊猫练习绝招——360度旋转。
学生设置阿宝360度的旋转。
师展示一学生设置的360度旋转:同学们觉得哪个造型更适合旋转360度?
学生回答:翻跟头的造型。
师:嗯,老师也觉得翻跟头的造型比较适合旋转,现在就把这个造型加入到脚本中(生演示在脚本中加入翻跟头的造型)。
师:请同学们在旋转脚本中加入翻跟头的造型。
学生完善360度旋转脚本。
师:如果还要阿宝练习更多的绝招,同学们可以戴上耳机观看桌面“学生素材”文件夹的微视频-“功夫绝招”,应用按键控制阿宝动作的特效。
三、作品展示,交流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努力,同学们成功帮助熊猫阿宝变成了功夫熊猫,有哪位同学应用按键控制来展示一下你的功夫熊猫?
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两位同学展示作品,一位展示作品的全部,另一位只展示学生制作的绝招,并让学生给绝招起名,如:隐身术、分身术等)。
师:从同学们的作品可以看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一定有收获,能说一说你的收获吗?
学生回答。
师:大家的收获真多,希望大家能跟功夫熊猫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SCRATCH小高手。
附板书:
功夫熊猫
出 场
变 装
习 武
我对《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意识的和能力培养与编程思想的协调统一》的看法:创新意识其实就是求异思维,编程思想也体现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在我的设计中,熊猫的变装和造型的切换环节都体现了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控件达到同种效果。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按键教学和360度旋转上,按键教学先是教师引出空格键控制,学生通过操作理解按键控制,接着就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查找更多的按键。在360旋转环节,让学生了解编程的基本思想——算法。我个人觉得小学生学习scratch应该鼓励他们多想、多说、多演,这样学生不仅能自己读懂简单程序,还能通过自我意识加以生活化,从而深入理解程序意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