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 五年级 跨越式跳高
韩琪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2011版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创新教学策略和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提高的挑战目标提高学生跨越式跳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二、学情分析
小学高段学生处于生长加速期,此时的学生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对跳跃类项目有一定了解,具备一些基本的跳跃能力。本节课通过降低教材难度、改变练习条件,克服学生对跨越的恐惧心理障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享受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跳高”这一项目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中发展起来的。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本节课的教材重点在于体验蹬摆的动作和学习跨越式跳高的起跳、过杆技术动作,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弹跳力,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教学内容
水平三五年级跨越式跳高
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了解起跳、摆动过杆的动作要领和方法,能够基本做出的跨越式跳高动作。
2.使80%以上的学生基本熟练掌握起跳、摆动过杆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弹跳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和跳跃能力。
3.克服对器械的畏惧,逐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乐意融入团队,能有序练习,安静观察,能给予同伴适当的评价。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起跳腿用力蹬直,摆动腿甩高甩快
难点:起跳、摆动过杆的连贯协调
七、教学主要策略
1.注重学生的蹬摆的体验,通过不同的游戏变化,教学手段的变换,配合音乐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体验练习。
2.全课创新教学形式,利用全新的游戏、比赛形式让孩子在快乐的玩耍中自主体会的动作要点,能够在玩中学,以最直观的方式给孩子最直接的体会。
3.关注课堂生成性问题,尤其是针对动作难以完成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及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目标 | 1、教会学生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提高跳跃能力。 2、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综合活动能力,促进身体形态的正常发育。 3、感受体育与健身学习中的自主、协作学习的乐趣,达到健身、学习、快乐的目的。 4、敢于表现自我和挑战自我,树立自信心以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 5、养成自我保护及与伙伴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意识。 | |||
课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 难点 | 主要教法学法 |
1 | 跨越式跳高的各种方法的单脚跳
| 1、教会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单脚起跳的动作方法。 2、增强腿部力量,促进身体形态的正常发育。 3、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小学精神 | 各种方法的单脚起跳动作和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 | 1、教师利用摸高处球引导各种跳跃方法。 2、学生合作体验各种跳跃动作,感受学习的乐趣。 3、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各种单脚跳的方法 4、学生相互交流、分组比赛。 |
2 | 跨越式跳高动作方法 游戏:王牌组 | 1、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动作。 2、发展弹跳能力增强身体协调性 3、激发学习兴趣,在小组活动中能主动体现自我,培养团队意识。 |
起跳腿用力蹬直,摆动腿摆高摆快,起跳、摆动过杆的连贯协调 | 1、教师讲解、示范基本动作 2、邀请学生示范表扬鼓励 3、巧妙利用垫子自创器材教学,纠正错误动作,掌握争取方法。 4、区别对待,培养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练习 |
3 | 跨越式跳高的直腿摆动,起跳腿过杆的练习。篮球运球游戏:“抓尾巴” | 1、教会学生初步掌握直腿摆动的方法。 2、发展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3、主动参与学习、合作探究,树立学习的信心。 | 直腿摆动过竿,过竿后的内旋下压 | 1、辅助练习游戏。 2、学生自由练习。 3、教师引导,利用辅助器材创想各种直腿摆动的方法。 4、小组讨论、创想、练习 5、小组展示、相互学习、交流。 |
4 | 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完整动作。游戏:“换球接力比赛” | 1、教会学生基本掌握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方法。 2、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弹跳力。 3、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挑战,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 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完整动作运用, 各个环节的有效结合 | 1、创设课堂练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示范助跑起跳过橡皮筋的动作,引出起跳有力、直腿摆动,协调过橡皮筋的动作要领。 3、小组分组练习,请小组代表示范,相互评价。 4、小组互相学习,加强辅导。 |
5
| 测验跨越式跳高。 游戏: 春种秋收
| 1、考核跨越式跳高,掌握助跑和踏跳相结合动作。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腿部力量。 3、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引导学生努力掌握动作技能、技术。 | 体会到摆动腿过杆时内旋的作用。助跑快速,起跳积极 | 1、复习跨越式跳高。 2、在三个高度上依次试跳,每个高度有三次机会。 3、结合测验做小结 |
(抽签号:99 上课内容:水平三五年级跨越式跳高 场地:篮球场 器材:50张小垫子)
水平三五年级《跨越式跳高》实践课教案
学习 水平 | 三 | 教学内容 | 跨越式跳高 | 课次 | 第2课时 | 年级 | 五年级 | 人数 | 40 | ||||||
学习目标 | 1.使学生基本了解起跳、过杆的动作要领和方法,能够基本做出的跨越式跳高动作。 2.使80%以上的学生基本熟练掌握起跳、过杆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弹跳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和跳跃能力。 3.克服对器械的畏惧,逐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乐意融入团队,能有序练习,安静观察,能给予同伴适当的评价。 | ||||||||||||||
重点难点 | 重点:起跳腿用力蹬直,摆动腿摆高摆快 难点:起跳、摆动过杆的连贯协调 | ||||||||||||||
阶 段 | 学习内容 | 教师指导策略 | 学生学练活动 | 组织、教法要求 | 时间 | 次数 | 强度 | ||||||||
准 备 部 分
|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检查课堂常规,安全教育 二、热身活动 1、绕垫慢跑
2、杆棒热身操 | 1、组织集合 2、宣布本课内容、要求 3、激励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4、教师语言引导,导入主题
1、组织学生围绕垫子进行慢跑及队列练习。 2、带领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
1、四路纵队集合,要求快、静、齐。 2、师生问好! 3、集中注意力,明确课的内容与要求。
1、学生在教师带领引导下有序的进行跑步,徒手操动作到位,有力。 2、以模仿练习为主,随教师积极热身。 |
○○○○○○○○ ○○○○○○○○ ×××××××× ×××××××× ★
★ |
3 |
1 |
中 | ||||||||
基 本 部 分 | 一、学习跨越式跳高 1、游戏“过杆”
2、升级版“过杆”游戏
|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将杆从右手换到左手) 2、组织学生进行10次过杆游戏练习。 1、教师讲解示范,将杆子置于垫子上,组织学生从右手跨杆于左手练习。 2、鼓励学生体验进行从左手跨杆到右手进行练习。找到最适合你的跨跳方向。 3、学生示范,共同点评,再次练习。 |
1、认真听讲看示范,根据要求积极进行模仿练习。
1、认真观摩示范。 2、认真按要求进行跨垫练习,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方向。 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互相帮助。 |
○○○○○○○○ ○○○○○○○○ ×××××××× ×××××××× ★
|
2
2
|
10
30
|
中
中大
| ||||||||
基
本
部
分
32′
| 3、“123”节奏跨跳
4、闯关游戏
5、比赛“王牌组” | 1、教师讲解示范节奏跳方法并组织学生练习。 2、明确起跳腿,强调起跳腿用力蹬直。 1、第一关:连续单人过垫5次,并大声喊出123节奏声则成功。(学生示范,师生共评,贴重点)再次练习。 2、第二关:先体验组合垫,请学生示范,强调摆高摆快。 3.连续过组合垫5次 4、第三关:先体验加高组合垫,鼓励学生加长助跑距离练习,请学生示范,强调摆动腿甩高甩快。 5、连续跳过加高组合垫5次 1、讲解规则,规定时间内哪组得分高。 | 1、认真观看教师示范,注意动作要领
2、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1、认真观看教师示范,注意动作要领
2、认真进行练习,注意动作要领。 3、大胆闯关,争取成功。
1、面对最终关卡,增高的难度,自主动脑能通过哪些动作的改变来顺利通关。 2、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谨记动作要点。
1、根据比赛要求,积极竞争,永争第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4
|
10
多次
多次
|
中
中大
大 | ||||||||
1、素质练习 ①直臂撑 ②钟摆练习 ③单臂支撑猜拳 (输的练习:原地高抬腿10次、抱头深蹲3次) | 1、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组织学生进行素质练习。 3、喊口令并巡回指导纠错 | 1、认真观看教师示范,了解动作要求。 2、认真进行练习,动作规范到位。 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
○○○○○○○○○ ○○○○○○○○○ ××××××××× ××××××××× ★ |
4 |
1
|
大
| |||||||||
结 束 部 分 3′
| 1、放松练习 2、小结讲评 3、下课 | 1、组织学生进行简单放松练习 2、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3、建议学生自我训练,强健体魄锻炼 | 1、放松身体,愉悦身心 2、增强健身意识,课后进行自我训练 3、帮助归还器材 | ○○○○○○○○○ ○○○○○○○○○ ××××××××× ××××××××× ★ |
1 |
1 |
小 | ||||||||
场地器材 | 垫子、杆子 | 运动负荷预计 | 本课练习密度约为50%左右 平均心率约为135次/分 | ||||||||||||
安全措施 | |||||||||||||||
课后反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