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饰表格》教学设计
武进区政平小学 戴铮
【教材分析】
《修饰表格》是小学四年级第八课的内容,与第七课的内容相连,是同一个小单元内容。是在第七课,以及前面内容基础上的延伸和提升,表格的修饰与文字的修饰有着相关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表格修饰学习的时候,对表格的特有的修饰方式要进行重点关注,同时要抓住表格简洁明了的特点,关注表格的整体美观性。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表格的修饰做了一定的基础奠定,同时学生之前学习过在WPS文档中输入以及修饰文字等内容,也为表格的修饰做好了准备。所以本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掌握来说不是很难,但是如何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对表格进行科学布局,有效美化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也是本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尝试在表格中进行字体、字号、颜色的设置活动。
(2)尝试对表格进行列宽、行高的设置活动。
(3)尝试对表格进行单元格对齐方式的设置活动。
(4)尝试对表格进行表格样式设置、单元格边框和底纹设置活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个性化的课程表来掌握表格修饰的方法。
(2)通过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表格修饰的技巧。
(3)通过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方式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提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协作和学生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体会技术带来的便捷高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表格修饰的方法。
难点:利用表格修饰的方法制作美观的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挑战驱动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挑战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张不同的课程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同学们,观察这两份课程表,你最欣赏哪一份?你能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或者不同吗?
(1)字体、字号、字色
(2)行宽、列高
(3)文字在表格中的位置
(4)边框和底纹、颜色
2、过渡:大家都喜欢整齐、简洁、美观,也总能找到美化事物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修饰表格》将普通的课程表变成个性化课程表的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审美的直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两张表格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学习内容。
二、挑战驱动,探索新知
(一)挑战一: 设置字体、字号、字色
1、刚才我们对两份课程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那么我们首先来尝试完成字体、字号、字色的设置。
我们在第四课《设置文档格式》中学习过关于“设置文字格式”的内容,其实在WPS文档中这些操作方式是相同的。老师想请大家自己尝试进行操作来完成 “挑战一”。
2、学生操作实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践状态。
3、评价实践过程,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同类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建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二)挑战二:调整列宽和行高
1、在先前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两份课程表中存在着行高和列宽的不同,那么如何操作,才会发生这样的变换呢?请大家翻开书本,自学P37页的“调整列宽和行高”的操作说明,完成“挑战二”。
2、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效果。
3、学生展示作品,教师提出新问题:如何使得列宽和行高都保持一致呢?
4、教师演示利用“表格工具”中的“平均分布各行(列)”的功能。
5、学生再次调整行高和列宽。
设计意图:由于调整列宽和行高的操作书本上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因此学生有足够的自学能力去完成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无法恰如其分的进行设置,所以这里对行宽和列高的设置做了一定的拓展,方便学生快速简单的完成设置。
(三)挑战三:调整单元格对齐方式
1、刚才有同学提到,文字在表格中的位置不同,,这个WPS文字中称作“单元格的对齐方式”。那么这个又该如何调整呢?下面请大家以同桌为一小组,对照书本P37内容进行小组学习,完成 “挑战三”。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学的快、操作的好。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3、选择速度最快的小组代表上台演示、讲解步骤。教师评价,并追问有没有其他操作方式。
4、教师或者学生演示利用“表格工具”中的“对齐方式”的功能
5、学生再次操作完善。
设计意图:再次引用到“表格工具”选项卡对应的“命令按钮”的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
(四)挑战四:“设置表格样式”和“设置单元格边框与底纹”
1、通过上面的操作,我们将这个课程表调整了比较整齐规整。但是如何体现个性或者与众不同呢,通过“设置表格样式”和“设置单元格边框与底纹”你就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2、教师讲解、操作“设置表格样式”。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展示作品,评价。教师提出疑问:如何体现个性。
4、教师讲解、操作“设置单元格边框与底纹”
5、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展示作品,评价。
设计意图:“设置表格样式”和“设置单元格边框与底纹”其实是同一类型的内容,一个是样板式样的美化,一个个性化的美化,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学生能够较快的掌握相关知识,从而能够迅速掌握操作步骤和技能,为后续的个性化设置修饰表格奠定基础。
(五)挑战五:制作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日历表
1、布置挑战五:老师在电脑桌面上为大家提供了一张最原始的日历表,请大家利用本次课和以前所学的知识,制作一张具有自己特色的日历表。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7、评比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荐实践作品,学生互相评价作品,说说成功和不足;教师适时引导。(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再次修改,再次展示和评价)
设计意图:利用WPS学习以来的知识,创作一个完整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技术带来的成果和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总结归纳,首尾呼应
1、引导反思: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操作技能?
2、教师总结:一般意义上:表格,是指按所需的内容项目画成格子,分别填写文字或数字的书面材料,便于统计查看。
在生活中:表格应用于各种软件中,有表格应用软件也有表格控件 ,像我们正在学习的WPS文字就是其中之一, 表格是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之一,主要用于输入、输出、显示、处理和打印数据,可以制作各种复杂的表格文档,甚至能帮助用户进行复杂的统计运算和图表化展示等。
正是表格具有以上的功能和性质,所以我们在表格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表格的整齐、简洁,同时通过适当的美化来点缀,让工作变得有趣。
3、拓展:其实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大家可以发现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来达成同一个目标,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选项卡”来设置“边框和底纹”,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右击选定单元”的方式,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的“边框与底纹”命令来进行表格的修饰。
条条大道通罗马,在我们的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发现和掌握更多的操作方法,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更多更大的助力。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不同的操作方式可以达成相同的目标,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提供更加多远的选择。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
板书:
《修饰表格》
字体 字号 字色 设置字体、字号、字色
行宽 列高 调整列宽和行高
位置 调整单元格对齐方式
边框 底纹 颜色 设置表格样式和设置单元格边框与底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