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自适应学习初探
发布时间:2020-10-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戴铮

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自适应学习初探 

1

,亽

o黄建平

摘要为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上海市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通过开发在线资源,打造学习社区,尝试流程再造,组成了网络环境下自适应学习社区建设模型结构。此外,通过分析学习社区数据,为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学校还形成了“在线视频导学,在场答疑解难" “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构成了三个阶段、八个环节的020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自适应学习能动学习


自适应学习"倡导学习者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操作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海市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从2013年开始,运用精准教学理念开展翻转课堂实践,应用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翻转,引导学生能动学习,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师生教学行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走出了自适应学习第一步。本文以数学学科建设为例,具体介绍学校的研究情况。

、开发在线资源,支持自适应学习

自适应学习需要选用最合适的微视频支持学生的预学习,视频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组建了开发团队,在校长室的带领下进行团队协作,打造专属于真如文英中心小学的微视频资源库。

(1)       规划。学校对十册教材做了整体分析,将教学内容按“数与运算'' “图形与几何" “解题策略'' “数量关系" “单位换算"进行模块化划分,编制学校微视频拍摄方案。

(2)       设计。分模块对知识点进行筛选,精选适合微课教学的内容,从重难点、易错点人手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详细教案。

(3)       拍摄。将教学设计转换成脚本,依据知识特点选择拍摄风格,制作


            拍摄道具,进行拍摄制作、剪辑合成。

(4)       建库。最后,为每一微视频配置3一5  题进阶检测,编制知识点统领下的单元自主练习  试题,形成完整的知识学习在线资源库。

学校运用“点针式"技术,拍摄、剪接具有动画特点的视频,使视频风格符合小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心理特征。按照“整体架构、分步实施"  的策略,完成了在线学习资源建设。从每一个视频的前期作用分析、教学设计的重新建构,到后期微课程的脚本设计、编辑、剪辑、美工、合成,再到微视频教学目标检测、反馈修正,每个过程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查和专家审核,确保视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科学性,实现完美的第一次。

、打造学习社区,保障自适应学习

自适应学习用“准确度"和“速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用标准变速图表记录学习行为,筛查学生学习缺陷,将学生思维过程显性化,帮助教师精确分析、精准定位,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避免学业失败。

传统的手段已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社区应运而生。“互联网十"学习社区包括管理系统、学习工具、协作交流、网上答疑、学习资源、智能评价、维护支持等几个模块,支持远程学习和现场互动,解决了自适应学习的技术问题。

(一)开设网络学习空间

学校借助“慧云课堂"空间,架构远程学习资源平台,满足学生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提供教师学情分析数据,助推教师教学改革。

教师端功能设计主要包括:

o)创建功能。根据教学计划,自主创建相应的知识点,并在知识点中添加相应的微视频、 0 配套习题等相关资源。

22

(2)  推送功能。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推送练习、学习任务单给学生,可以指定年级、指定班级或指定某个学生,进行点对点推送。

(3)  发布功能。发布考试、测验等公告,通知学生某些重要事项,开展针对性辅导。

(4)  评估功能。通过在线分析与汇总,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

学生端功能设计主要包括:

o)观看视频。学生通过独立账户登录,可以自主观看资源库中的任何一个学习视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2)  在线练习。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规定练习、在线测试,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程开展自主练习,完成自主测试。

(3)  学习记录。系统记录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配套检测题回答情况等,采集学生客观行为数据,形成数据流。

(4)  学习追溯。对自己学习的情况进行追溯,包括错题集、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各种题型的准确率等,分析自己学习情况。

打造智慧学习教室

学校引进智慧教室系统,利用w℃lass打造智慧教室,使学生思维过程显性化,为教师现场指导提供依据,将原有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转换为即时互动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         白板功能。方便地在屏幕上进行板书和标注,任意选择教学背景图,以及图形类教辅工具,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

(2)         分组功能。将学生自由分组,通过简便的分组功能实现课堂的协同学习,改变传统课堂分组的复杂过程。

(3)         答题功能。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客观、主观答题类型,灵活选择答题数目、答题时间,无须格式转换,任意试题都可以直接推送。

(4)         反馈功能。及时反馈全班学生答题参

与度;当答案提交完毕后,系统自动进行统计,生成数据分析。

学习社区利用计算机的“递归"策略,以简御繁,解决了学习分析中的难题,将学生的学习路径、学习结果、知识缺陷显性化。来自于学习社区的“学习过程数据"和“学习结果数据" 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加以理解,实现师生精准教学、精熟学习。

、尝试流程再造,引导自适应学习

学生是多元智慧的存在,学校应寻求不同个性的交融、多元声音的交响,形成“和而不同" 的世界。

被动学习是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中心,使学生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尽可能准地记忆知识、公式和原理、规则的教学范式。超越被动学习的自适应学习,意味着从“知识传递"走向“知识建构",引导学生认真听,主动思,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数据,让教师看清学生

互联网+ "催生了大数据,形成新的生产力。运用大数据为教学改革服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大数据时代教学改革面临的新挑战。而教师可以利用学情分析、行为轨迹等基本数据,寻找学生学习的困难和瓶颈位置,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定位教学起点,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改变固有的教学流程。

如图1所示,教学策略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教学进程通过数据分析得到调控。数据帮助教师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当学生未完全掌握知识时,教师应酌情调整教学进程,改变教学策略。

学习社区能够生成全班知识点准确率、班级合格率、优秀率,以及具体某一学生的正确率、

错误列举、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知识缺陷等数据,为教师确定授课起点、开展个别指导提供依据。学习轨迹、学习进程记录、学习情况分析、错误列举、知识点错误罗列、知识点掌握分析、错误原因分析等数据,为孩子针对性学习提供依据。

(二)游戏,让学生爱上学习

自适应学习是一种“深层学习",它不是被动地记忆知识,而是通过主动地参与来解释佇自建构知识的过程。在“互联网+ "环境下的课堂里,信息设备作为学习终端,普遍运用于课堂APK 游戏化的设计,把学习环节模拟成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为孩子们创设了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

真如文英中心小学为不同的知识点配置了若干个短小的APK,方便教师针对学生特点、课堂生成点组织自己的课堂。这样的低结构设置,改变了以往以一张PPT串起35分钟课堂的高结构设计,凸显了教师的个性,走实了教学过程。

单价、数量、总价"一课,教师将教学过程创设成超市购物,提供了“分一分" “比一比" “补 闯一闯"四个APK小游戏(图2),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完成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

《23

图2闯关游戏层级标准

积极性。学生自身积极地尝试方略,保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程序化弊端。

一)合作,让学习真实发生

自适应学习要求学生把学习活动同具体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会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致力于课题的达成与问题解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我学习的设计者,是积极参与自我学习的学习者;合作学习的意义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各自的意义,创生新的学校文化,形成学习共同体。

流程再造后的教学中,课前组织学生先观看视频,完成进阶测试,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讨论生活问题,学生能够更主动地专注于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例如,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确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习从了解知识上升为理解知识,最后达到运用知识的目标,教师为学习小组推送了一张“污染的发票''(一些数字已看不清),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讨论、探索,用已有知识补全发票,从而理解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技术使学习任务的发布、学习工具的推送变得随时随地,方便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针对学习小组的特点,给全班或学习小组推送不同的学习任务,组织开展协同学习,让学生们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使合作学习更有效。(四)服务,让教师认识自我

自适应学习,是一种培养“思考者"的教学

24

范式,意味着从“知识传递"走向“知识建构" 教师不是书本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支撑学生学习的教练;不是让学生被动地记忆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能动地参与来解释信息、建构知识。

学习社区数据显示,前三分之一学生吃不饱现象普遍存在。于是,学校开通了“数学高速公路" 等资优生在线学习服务项目,试图通过资源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通过引导自适应学习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能动学习,以求得学生的优质均衡发展

在不断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教师们越来越发现孩子潜藏的学习能力,看到了传统课堂的弊端教学程式越严密,教学过程把得越牢;孩子的创造能力越被压制,离能动学习的目标就越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逐渐明白了“少就是多" 的道理,学会了课堂适度留白

四、改变教学模式,实现自适应学习

三年来,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创设条件满足学生需求,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知识,不让任何学生掉队,创生新的学校文化共同体,形成了“在线视频导学,在场答疑解难'' “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构成了真如文英中心小学三个阶段、八个环节的020(线上到线下)教学新模式(图3)。

课堂教学流程再造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基础

第一阶段


I .视频学习

2.阶进预测




3,预习反馈

4,质疑辩论

5.深度学习

6.独立作业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7.巩固拓展

8,在线测试


图3 020教学模式

知识,培养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生涯打好基础。绿色质量调研显示,学校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班级均衡度均有很大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体现价值,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实现了“自适应学习"目标,课堂呈现了以下四个特丿、、0

(一)课堂结构:从讲授到指导

知识学习由课内前置到课前,课堂教学起点由“知识传授"上升为“指导理解"。教学结构由“课内学习新知,课外巩固理解"转变为“课外学习知识,课内巩固理解",教学程序由“先教后练"转变为“先学后悟"。

(二)学情分析:从模糊到精准

信息技术工具让教师能够方便获取学情数据,精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改变了以往依

赖经验判断教学的习惯,转向依据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实现基于数据分析的“精熟教学"

(三)        学习动机:从被动到自主

全班学生以同一进度被动听讲的形式被打破,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节奏学习,获得了学习主动权。他们是课堂学习的领头羊,也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这有效培养了领袖精神,开创了资优生培养的新途径。

(四)        学习父流:从单边到互动

网络为学生们提供了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伙伴交流和相互学习。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训练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实现了师生共同参与状态下的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未来的学校是一种“超越学校的学校",现在的课堂在转型之中,转型的课堂迸发的教育智慧是无穷无尽的。革新的教师一定会积累丰富的经验与充沛的力量,从多声交响的课堂里飞出一首首崭新的歌。

参考文献

[ 0雷云鹤,祝智庭基于预学习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策略[ J ]中国电化教育,2016(6):27·35.

黄建平上海市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2m3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