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研发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
景亚妮/张家口学院
着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面 1 临着新的挑战,近几来,国家加强了在教育领域的建设,将数字化信息与互联网作为基础,建立高校新型的科研管理、教学结构,扩展良好的高校系统建设以提供更好信息化学习环境作为校园的主体支撑和服务,这是当今高校适应社会并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等人才的需求。
1国内校园数字化与信息化学习环境发展现状所谓信息化学习环境是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再经过多媒体设施将其展现,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然而,校园数字化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它不仅加快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历史上重大的突破。目前,产业数字化转型正逐步普及于现代化社会,为了切实营造新型信息化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服务需求。国内的校园也正从传统的教学系统向着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校园转变。但是,我国校园数字化的建设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导致高等院校和中小学院校建设水平不均衡。而在资源方面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造成数字化校园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化教育的建设理念,降低了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质量卩]。 2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环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校园数字化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决。
2,1忽视指导思想。数字化校园给学生提供了信息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然而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指的是对网络和设备上的建设,还有教育方式上的数字化体现,因而在实际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因太过注重数字化技术和网络结构,而忽略的基本的指导思想理念。重建设轻指导的建设思想,使得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缺乏有效的投入机制,很难把学习通过信息化的传播深入实践。这样不仅不会加快建设的进度,反而会滞后整个建设进度,更不能满足各学生阶层的发展需要卩]。
![]() |
22忽略相关技术工作。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校园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配备相应的计算机体系。目前,在很多数字化高校的建设中,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配备网络基础设施,但依然出现信息资源维护更新慢、教务系统易网络拥堵等现象。然而教育信息资源是校园数字化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关的技术工作者去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开发、更新、维护。这些信息资源将会沉淀不流通,限
中图分类号:G434
243 1 Comoote(CD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制了校内的信息流通,降低了信息化学习的效率。
2,3忽略资源互通。实现资源互通是校园实施数字化建设的目的之一,高校内建立有不同体系的信息平台,但多个信息平台之间没有相互连通,资源不能相互共享,各个信息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重复建设、重复工作,这样的现象会对高校的数字化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资源共享是校园的信息库群的核心,包含各种教学和学习资料、各类文学书籍、各种策划方案等。可被使用者利用一切多媒体设备进行学习。
3完善建设,营造良好信息化学习环境校园数字化成为国内注重建设的项目,为了能提供给师生更人性化的服务,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因此,完善校园数字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3彐坚持建设指导思想。首先,高校数字化建设的工程是一个很费时费力的工程,要确保资源的准确,需要对整个建设路线进行统一的规划;其次,高校数字化建设是长期性的建设项目,需要分布执行才能确保建设的质量和进度;然而,然而,高校数字化建设目标是运行数据库对师生教学、科研、管理等进行服务,需要将各部分的资源进行整合,才能使得信息化学习变得有用、高效;最后,须将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交换,构建实用、可靠的资源平台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学习。因此。高校数字化建设须坚持“统一规划、分布执行、加强应用、整合资源、资源共享"的建设指导思想,才能进一步构建校园数字化建设体系,营造更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3.2培养相关技术工作者。在这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高校数字化的建设使得高校从传统教学和管理模式转变成新型教学和管理模式,直接提高了高校管理水平和效率,也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然而这也给校园数字化管理着的相关技术能力也提出了很大的要求,高校数字化管理者要及时并有效的对校园数字化系统进行更新、维护,扩展校园数字化应用,并开发和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软件,加快对校园数字化的建设。构建校园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实现校园网
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使得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可进行远程交流、协作,更省时、人性。
3·3构建良好校园网络体系。校园网让师生可以快速了解校园内外相关的焦点新闻,扩大自身的视野,便利且快捷。校园网络是学校重要的基本管理设施,肩负着学校内的下转第245页》》》》》》
应用研发,《,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带给教育新的理念,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水平首先就要让教师首先接受这个新生事物,认可这种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方式。信息化教学不是做点p、做个网络课程就是信息化教学了,信息化教学是在本质上改变教师的角色,抛开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为主动。没有教师对信息化课堂的设计,再好的信息化软件也是无法发挥他的特长的。这就需要以讲座、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让老师主动去参与其中。用精巧的教学设计引入学习内容,学生应用信息化资源自主学习,教师监督指导。
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不断深化信息化教学的精神,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教师。
5建设高质量的信息化课堂,还需要一些实验设备辅助教学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采用信息化教学有图片、有模拟台,那我们就不用买什么实验设备了,还节省了大量实验设备经费。其实则不然,实物的操作是无法替代的学习经历,模拟无法达到实物的操作效果。在学生模拟操作之后,参考文献:
会使实物操作的准确率大大增加,确实减少了实验的损耗。例如在电子技术中,我们设计的电路如果出现连线故障发生短路,会把元器件烧坏,学生往往因为畏惧,不敢尝试连接电路,而仿真操作可以模拟故障现象,让学生知道电路连错了,会有什么后果,改正后再连接实物电路,那么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连接错误概率会大幅降低甚至没有。
信息化教学是一个颠覆传统教学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仅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结构的变革。他的应用与推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信息化教学由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中间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变成组织者和策划者,需要组织教学项目,策划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如何协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在组织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作为支撑。
在信息化教学的道路上我们都在探索,没有固定的模
[ 1 ]张雪军,杨宏铁,林杯华,浅谈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式创新[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3L
《《《《《《上接第243页 |
式,不拘一格,只要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教授为主动学习,都是好的方式。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科特点,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集思广益,用精彩纷呈的信息化课堂吸引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 |
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也是作为对外交流的平台。因而校园网安全的保障也是对学生信息化学习环境质量的保障。首先,用防火墙和IDS可以对计算机自身做一个基础性的安全保护。避免计算机遭受病毒感染,导致学习资料、课件、个人学习记录的丢失等。其次,安装安全性软件,及时对计算机的异常情况和行为进行处理,避免他人恶意入侵自身计算机,对计算机数据进行破坏。最后,可采用学院教务系统,该系统是利用特定算法由身份认证服务器通过用户登录的 P查找内部数据库,查找出相应的数值。其优点在于老师与学生拥有独立账户、密码和唯一数据,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并针对其学习态度及时给予纠正:而学生可以对老师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氛围进行建议性评价,使老师理性参考建议改变教学方式,改善学习氛围,师生双方共同学习、公共进步,共同营造更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3]。
3,4借鉴成功经验。国家“ 211 ”工程在各大高校的数字化建设也有一段时间,在不少早己初具规模的数字化校园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如清华大学通过IRP和管理模式分析,建立了全局的功能模型、用户模型以及系统构架,以点带动了全局的发展;并根据信息系统三要素“数据、流程、技术"将信息资源进行了分离和整合,有效防止信息出现松散而不耦合的现象;另一方面加强信息畅通、强调资源共享,逐步实现、集成、协同一体化的信息支撑平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争取将系统受技术影响降到最小。用户满意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是研发和运行的主要动力,这些成功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在日后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道路中少走弯路,进而突破创新,扩展更多应用功能,切实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变化并有利于保持自身院校的数字化发展优势,不断与时俱进,满足师生教、学习的需要。
4结束语
长期性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其问题所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解决问题,坚持“统一规划、分布执行、加强应用、整合资源、资源共享”的建设指导思想。实现“六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让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从而营造更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 1 ]刘长勇,李颖,朱莹泽.在数字亻匕校园环境中建立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4):267,
[2]孟祥宇,刘云飞,吴军,构建数字化校园与学习环境的对策探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 (01): 146,
[ 3]范国渠,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巧3,
作者简介:景亚妮(1980一),女,陕西宝鸡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计算礻u.支术。
作者单位:张家口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基金项目: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研究,该课题为张家口市教育。
245 | Com0言CD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