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数字化学习环境: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发布时间:2018-12-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戴铮

数字化学习环境: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刘欢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除了“灌输式的教"和“接受式的学"相适应的学习。事实上,在远程教育下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地位发生了转变。从数字化环境下,教育者、学习者在远程教育中的做法以及数字化环境对教育者、学习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他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旨在转变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传统观念。并从教育者、学习者、国家三方面为保障数字化环境下的远程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环境;远程教育;教育者;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G糾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一2589(2013)36一0191一02


随着科技的发展,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和数字化信息的时代,各种数字媒体和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而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为基础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虽然改变了人们学习的时空观念,达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但是计算机病毒会毫无预兆地对数字化学习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数字化学习的这把双刃剑使得远程教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一、教育者在数字化环境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习者的范围扩大,要想适应学习者的步伐,吸引学习者,获得经济效益,教育者就要因材施教,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教学策略。而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使其挑战和机遇并存

(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使得教育者需要把教学内容由多种感官呈现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书本由静态转变为由图画、文本、动画以及声音相结合的互动性教材,教学内容大多为数字格式,这就需要教师牢固掌握数字化的处理技术,口授、手写转变为用数字信息输人、输出;教学内容的呈现要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学会在众多的数字化资源中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将它们有机结合,建立超文本格式;同时能利用网页开发工具或多媒体,根据学习者所学的内容,把学习内容处理加工为数字化学习内容,且能写为数字化电子教案。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教育者在数字化教学上的能力偏低。因而我国的大多教育者为了适应环境需要,应大力学习数字化的方法、技术,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要求。(二)数字化环境下远程教育具有较高水平的交互和活动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下,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严格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被动"学习,使得师生、生

收稿日期:20 ] 3一09一] 9

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而远程教育具有准永久性分离、媒体与技术的作用、双向分离的特征。这些特征说明在所有的活动中,教育者以一种学习帮促者的身份或教育资源的形式与学生保持着准永久分离的一种状态;而学习者与教育者或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将建立双向或多向通信机制来保持对话。而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远程教育,学生会感觉计算机与多媒体上的屏幕及各种软件都会对他们的学习活动做出反应,使远程教育具有了更高水平的交互。

(三)数字化学习环境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更好、更多的辅助

远程教育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使得其学习具有了数字化学习的特点。数字化学习的特点:(1)数字化学习的课程学习内容和资源的获取具有随意性;(2)数字化学习使得课程学习内容具有实效性;(3)数字化学习使得课程学习内容探究具有多层次性;(4)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内容具有可操作性;(5)数字化学习使得课程学习内容具有可再生性。数字化学习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这就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的灵活性使其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学习者的个性相适应,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同时,数字化学习环境加速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能及时把作业的批改情况反馈给学生。此外,学生、师生之间的同步与不同步交流变得更频繁、更容易。二、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完善,远程教育理念已深人人心。学习者通过计算机与多媒体随时随地可以学习教学资源、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辅导、与其他同学交流等,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便捷。以前,学生接受的是经过教师筛

作者简介:刘欢(1988一),女,河北定州人,硕士,从事远程教育研究。

797

选、有限制的信息,而在数字化环境下,其模式变为:大众媒介提供信息一 . . 一学生们经过比较选择信息一.一接受信息。其实,对于这个现象,学习者以及教育者在思想上存在不足,仍然缺乏对传统教育的深刻反思。所以,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一)     学习者由被动变主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

学习内容上,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数字化环境下产生的大量学习资料中筛选出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学习,并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技术支持上,学习者必须学会应用自己所需要的网络平台,能够熟练学习系统的各种操作和功能,能有效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总之,学习者要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加强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具有探索精神。

(二)     学习者的个性化和国际化成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远程教育的又一挑战与机遇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和软件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甚至产生了半相互依存的关系。数字化学习环境使得学习者独立规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更加容易。学习者随时可以学习世界上的所有共享信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有以下几个分离活动:超文本的学习;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通过虚拟交流的学习。这有利于自主学习者充分利用其多样化进行学习。但是学习者是带有主观性、具有情感的人,学习者的不确定性使得远程教育具有不确定性,如课程的选择、教育中的专业设置等。

(三)     学习者与信息的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进而驾驭信息。在数字化环境下,学习者面对庞大的信息应学会筛选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对于有意义的学习,David H, jonassen详细描述了其五种属性,分别是主动的、建构的、有意图的、真实的与合作的学习。学习者自主学习达到应用的效果,一方面要把“以人为本"与“以知识为中心"二者结合起来,这里的以知识为中心指的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围绕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而展开,强调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会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主要表现为知识的迁移,强调知识的实践和内化价值,与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相契合。总之,在新环境下形成自我规划、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估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

三、数字化环境下远程教育的保障

数字化环境下的远程教育不仅其自身的不足会影响教学与学习效果,教育者及学习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也会影响教学与学习效果,同时,教学与学习效果还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全社会人员共同维护远程教育的学习环境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一)教育者与学习者共同维护

7 921.从教育者看,首先教育者在教育学的关系上,要明白和明确学习者是教学的主体,要时刻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目前,教学软件仍处于辅助阶段,因而不少教学软件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重复课堂内容与课堂作业。要想真正让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者就必须根据学习者已有的认知水平、认知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编写或利用有利于学习者自学的教学软件,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教育者应从实践出发,理论指导实践,结合传统教学资源形成一种最有效的学习环境。最有效的学习环境是在把传统学习方法与新方法结合起来促进相关内容学习的同时,还能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最后,教育者在向网络上呈现教学内容时要学会避免病毒,保证教学环境的健康有序。

从学习者看,学习者应掌握自主学习。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或多媒体进行有效的学习。跳出书本的限制,从网络上大量的学习资源中学会筛选自己感兴趣、对自己发展有帮助的学习内容,并能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融合,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还要有足够的自制力,在与教师不同步的学习中也能不受网络上其他内容的诱惑,能够在学习中处理信息、交流心得,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平等的、高效的学习。

(二)国家出台远程教育法

数字化环境下,远程教育对于网络上出现的问题,现有的法律还不足以解释,如隐私如何得到安全保护;以哪种尺度来取缔网上的色情信息;如何表达网上自由等,诸如这样的法律问题举不胜举,迫切需要相应的法律加以引导和规范。另一方面,伴随远程教育这一重大改革,出现了许多新政策、新体制、新思想,这同样需要相应的法律来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法律一旦来规范远程教育就一定会对远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诸多关系只有通过法律形式才能协调。因此,人们迫切呼吁出台相应的“远程教育法"

总而言之,只有教育者与学习者转变传统观念,能够积极挑战数字化环境下远程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前进,使教与学有效结合,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田叶成林,徐福荫.远程教育研究及其理论范式讲开放教育研究,2m3,(3):35一38·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一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湃电化教育研究,2 1,(8):46一49.

卩]李宾.远程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天津电夫学报, 20開,(2):16.

奥托·彼得斯.数字化学习环境:开放远距离教育的可能与机遇湃开放教育研究,1998,(2):14一16.

[5]戴维· H·乔森纳,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 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7.股旭彪,陈琳·论数字化学习环境讲现代教育技术, 2013,(5):21一24.

囝钟志贤湎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開6.

(责任编辑:姚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