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论文《基于生活与实践创新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菽霞

基于生活与实践创新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沈秋芳

2016年秋正式启用的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在内容安排、识字编排上有了较大的改变。新教材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明确提出:“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而做出的恰当的要求,也是实现“将识字写字和发展语言,与阅读写作巧妙结合起来”的目的提出的现实的科学要求。

我是一名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因此,一直以来识字教学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要我们讲究策略,大胆创新,识字教学也能像其他教学环节一样精彩纷呈。下面我以平时的识字教学谈一些尝试。

一、创设情境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创设字谜情境

认清字形、记忆字形是儿童识字的难点和关键。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编字谜来学生字,让学生把握字形结构、笔顺和笔画的特点,特别是加强对生字的观察,分析,并在完成这些思维活动之后,通过联想的方法使学生回忆起熟字、熟部件或者某个具体的事物、场景,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

编谜语可分为编字谜和编物谜两种。编字谜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直观、形象地编写,也可以根据字形的结构特点展开联想地编写,还可以根据字义编写。例如教学“坐”这个字,可以编成字谜:“一个人,两个人,并肩坐在土堆上。”这条字谜既提示了字形,又提示了字音、字义,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字。又如学习 “碧”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大石头。”

这样,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既学会了新字“碧”,又巩固了旧字: “王”和“白”、“石”,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可谓两全其美。再如学习“告”和“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联想,编成字谜: “一口咬去牛尾巴。”、“开字头上长两角。”通过编字谜来教学生字,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感知和理解,也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想象和记忆,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迁移和创造能力。

编物谜可以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进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形象的事物结合起来。例如学习“雪”字时,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干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又如学习“影”字时,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一条小黑狗,常常跟你走,有时前有时后,有时左有时右,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有时短有时长,中午在你脚下藏。”通过猜谜语,学生不仅知道了雪花、影子的形状和特点,而且使“雪”和“影”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牢记不忘。

2.创设演示情境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候,创设恰当的动作、表情,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不仅能使他们理解字义,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中“渴、喝”两个生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动作、表情,舔着嘴唇,咧着嘴,没精打采的样子。此时,让学生说说老师怎么了? (很渴) 渴了需要什么?(水) 教师把“渴”字中的三点水描红,然后拿起茶杯喝水,让学生说说老师喝水用什么? (口) 教师把“喝”学的“口”描红。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神情,分清了“渴”和“喝”的意思,避免了混清。

又如学习“看”时,可以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么看的。学生通过观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由“手”的变形和“日”组成的。再如学习“打、拔、拍、跳、跑”时,如果仅让学生知道这些字与手、脚的动作有关,显然是很不够的。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脚做一些动作,让学生在运动中认识这些生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演示,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还加深了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学起来省时又省力。在学习“鸡、鸭、鹅、猫、狗、羊”等动物时,让学生戴上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把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和叫声给表演出来。这样,既能给学生创造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

3.让学生当小老师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创设学生当小老师的情境。如何让学生把生字教给大家呢?例如,我摸索了一套“让学生自教自学生字”的模式,和学生共同确定了这样几个步骤:说读音; 说结构;说部首;说记法; 组词;说一句话;书空;评价。一开始,学生根据这些步骤在小组内进行生字教学,每人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然后教师选择最难的生字请一两名学生上台教学做示范,教师在旁适时点拨。这时,课堂不再是教师单独表演和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而是成为了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沟通和探究学习的互动舞台。

4.创设生字答辩活动

识字教学,还可以创设“生字识记小组答辩活动”。质疑者,从汉字的读音、构成、认记、书写以及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他们疑难的、感兴趣的问题;答辩者,凭着自己的自习心得、知识基础和生活积累,从容不迫地解答,小组人员时而挺身面出,时而合作互助,遇到困难时还可求大家的援助(谁来帮帮我们)。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多了,兴趣也越来越广泛了,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了,从一个接受者转变成了一个探究者,字识得多、识得快、识得好,把接受掌握转化为研究、探讨性的学习。

二、通过联想识字

汉字是联想的产物,学习汉字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对字进行音、形、义的分析,找出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大胆的联想,能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发学生联想,让学生在联想中识字。

1.故事联想识字

调动孩子的观察、分析和想象等各种能力,运用语言来描述,创造性地识字。如学“沿”字,可以这样联想:有一个人走了很长的路,他口渴了,很想喝水。他就在周围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一口井。他站在井边,往井里一看有水,很高兴,心想:终于有水喝了。还可以让学生把头脑中的画面描绘出来,“沿”字的“几”是井上边的轱辘,“口”是一口井,三点水是井里有水。通过让学生在联想中识字,既有效地认识了生学的音、形义,又在编故事、编儿歌或描述画面中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2.字形联想韵文识字

当学过同一类字后,可以启发学生由一个字想到多个字,把字串成串,辨字义、记字形,并利用的韵文帮助识字。例如学习过“青、清、请、晴、情、蜻、睛”后,组织学生观察联想,编写韵文:“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池上蜻蜓眨眼睛,它们一同捉害虫。请出专家评一评,庄稼丰收好心情。”又如学习了“各、处、落、洛”后编写韵文:“三人同日踏春去,赏观洛阳名牡丹。各个争奇斗艳处,花落东都满城香。”此类识字,借鉴了“字族文识字”中的“字以族聚,族以文存”的原则,把本字和由它派生出的字归找起来,看成一个“族”。把这一组字编进韵文,使生字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既明字义,又辨清了字形。使学生在学过一组文字后,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识字框架,形成识字能力。

三、利用媒介识字

小学生对字词的感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象的积累。因为表象是由具体感知到抽象认知的中介,如果缺乏某一方面的表象积累,就会在字词理解过程中形成认知障碍。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阅历浅,表象积累不厚,又以认知的形象性为主,再加上字词理解的情境性,因此,必须借助各种中介,让干瘪枯燥的文字符号为具体可感的鲜活形象,让学生从中获得感悟。

识字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图片、图画和多媒体等媒介识字。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涵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比对文字的兴趣浓。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根据小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和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这样就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春景图,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然后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当学生交流到某种景物时就相机拖拉出这个词语。由于儿童已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能力,且这一课中的词语所代表的具体事物,都是儿童所熟知的,因此当学生看到书上的插图时, 能够将自己已有的对诸如“春风”“春雨”“柳树”“小草”“布谷”“燕子”之类事物的认知经验迅速激活, 使已有的图像、声音、语义和将要认识的文字挂起钩来, 很快就认识了这一词串中的生字。这种文字图片对应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字词,还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识字的环境中。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实施新课程其中一点就是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活用课本。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能巧妙地拓展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和智慧。识字教学不单只在语文书的一个课文里,或者是在一个课文的要求认识的10多字里。假如把课本看成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那是有违背“大语文”的观点的。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先要找准了课本的突破口,将课文中的资源拓展开来,然后再根据课文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课本,根据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风格和特点,寻找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又贴近儿童生活的儿歌、诗歌、故事、童话等,让这些补充的资源能有效地在课堂的教学中运用起来,活动起来。让学生能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整合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