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
贾艳
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前两行词串,并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2、学会前两个生字“采、田”。
教学重难点:1、理解前两行词的意思。
2、能正确书写两个生字“采、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看一幅图,(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
小朋友们看到了这么多东西,那能不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指名学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
1、图中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都藏在识字5中,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第一行词)请小朋友说说这一行字的读音有什么要注意的。(指名回答)
指名小老师读,全班齐读。
2、用以上相同的方式初读下面三行词。
3、四个小组分别读一行,教师提示要注意词与词、行与行之间的停顿。
三、教学第一、二两行词串
1、夏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昆虫们也喜爱这个季节,纷纷来到大自然,生物小组的同学今天去大自然采集昆虫制作标本,这节课我们就跟着生物小组的同学去美丽的大自然看一看、走一走。
2、教学“昆虫”
(出示图片)看,生物小组的同学发现了哪些昆虫?(蝴蝶、蜻蜓、蚂蚁、天牛)像蝴蝶、蚂蚁、蜻蜓这样有六条腿,有两对翅膀的,有触角的,我们就称它们为“昆虫”。(出示带拼音“昆虫”,强调前后鼻音)开一列火车读一读。
(设计意图: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本环节通过学生熟悉的蜻蜓、蚂蚁、蝴蝶来学习“昆虫”,学生更容易掌握。)
3、教学“采集”
(出示图片)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干什么?(采集昆虫)为了更好地认识昆虫、研究昆虫,他们把这些昆虫捕捉到收集起来这就叫“采集”。(强调“采”为平舌音)(出示“采”的象形字)“采”上面的爪字头就像人的手,下面的“木”就是树,人的手到树上面去就是采东西,所以“采”有采摘的意思。什么时候会用到“采”呢?(采果子、采树叶、采花)“采集”不仅有采摘的意思,还有收集的意思,能采集什么呢?(依次出示图片)能采集树叶、采集野花、采集野果。开一列火车读。
(设计意图:出示古文字,更加形象地理解字义,掌握字形,并联系生活实际来说说“采”和“采集”可以怎么用,学生更易掌握。)
4、教学“观察”
老师在旁边发现了几个男生,他们在干什么?(拿着放大镜趴在地上观察蚂蚁)(出示带拼音“观察”,强调“察”为翘舌音)“观察”就是仔细看,你在生活中观察过什么?(指名回答)
5、出示词串“观察、采集、昆虫”,分组读、齐读。
6、小练习:仔细 昆虫
采集 观察
制作 标本
7、小朋友们真棒,老师奖励大家到生物小组采集昆虫的地方去看看。
(1)(出示田野图)首先来到了“田野”,有黄色,有绿色,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田野?(美丽的田野)(出示“田”的象形字)农民伯伯把田野分成一块一块,有的种水稻,有的种油菜,祖先把这样的图画下来,逐渐就成了今天的“田”字。给“田”找找朋友。(水田、田地、田里)齐读“田野”。
(设计意图:出示象形字,由于象形字与实物很像,因此学生能更快记住这个字。)
(2)(出示树林图)我们还去了哪里?(树林)一两棵树可以叫“树林”吗?有许多树才叫树林。这是怎样的树林?(茂密的树林)谁能读好“林”这个前鼻音?指名读、齐读。
(3)(出示花丛图)穿过树林,又来到了哪里?(花丛)很多花儿聚在一起,这儿一丛,那儿一丛,我们称作“花丛”。这是怎样的花丛?(五彩缤纷的花丛)美美地读“花丛”。
(设计意图:用图片还原生活意象,让学生一下子明白怎样叫“树林”,怎样叫“花丛”。)
8、出示词串“田野、树林、花丛”,男女生读、齐读。
四、学写生字
1、教学“采、田”
请学生说说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的生活与实践,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本环节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能说出来就意味着也就掌握了这个字的书写注意点。)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在本子上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展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