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研究课教学设计《狐狸和乌鸦》
发布时间:2017-07-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菽霞

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武进区政平小学 孙彦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年级:二年级  课题:《狐狸和乌鸦》

3、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孩子,最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他们有着活跃的思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最喜欢表现自己。因此,本课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去想象,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去表演。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去朗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语感,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另外,针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特点,还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强化词句训练,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在理解的过程中受到文字的训练。

二、教学课题  《狐狸和乌鸦》是北京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

三、教材分析:《狐狸和乌鸦》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嘴里的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课文共8个自然段。其中课文第四至第八段讲狐狸一次一次的用好话来骗取狐狸嘴里的肉的经过是重点,理解狡猾的狐狸为得到乌鸦叼着的肉,连施三计是课文的难点。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另外,课文结尾直截了当地写狐狸叼起肉回到了洞里,这实际就是留给教者和学者的一个自由驰骋的天地,根据文章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就要进行巧妙引导,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四、教学方法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自我感悟,形成语感,陶冶情操,自主发展,应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2.营造开放的语文教学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张扬个性,启迪思维,激发创造潜能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在黑板上贴狐狸和乌鸦的图片)齐声告诉我它们是谁啊?

看到了它们,你们会想到些什么?(自由交流)

(看到狐狸,想到了狐假虎威的故事)

    2.孩子们,这两只动物,一个在树上,一个则在树洞里,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板书“和”)

[设计意图:通过看到狐狸和乌鸦的图片,触动学生对自己所积累的知识的感悟,从而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不发言的同学,使他们也学到一些课本外的知识。]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语文书28页,试着借助音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本课生字,读完后标上自然段序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识并熟悉本课生字,而自主化的读书方式,则照顾了不同阅读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

2.孩子们,咱们的生字朋友可着急了,快看大屏幕,认识一下它们吧!(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打乱顺序读)

3.指导书写“洞” “找”

    4.我们的词语小当家们也来了,快和它们打招呼(开火车读---齐读----跳读)

    5.积累词语 (孩子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词,看看在老师规定的时间里你能记下几个词语,越多越好)

[设计意图:在读生字词时采用了多种方式,这样不仅学生读起来感兴趣,而且学生对生字掌握得快、掌握的牢,另外给学生规定时间让学生记词语,比一比谁记得词多,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兴趣]

    6.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生字和词语朋友又回到文中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愿意把这个故事展示给大家听?

    7.评价(引导学生从字音是否读准、读得是否流利等方面评价,读得好的把“爱的鼓励”的掌声送给他们。

    8.孩子们,这个故事讲的是狐狸和乌鸦间发生了什么事?细心的你一定听出来了(指名交流)

    9.狐狸为什么要骗乌鸦嘴里的肉?(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重点理解“馋得直流口水”)

    10.指名到前面来表演“馋得直流口水”的狐狸,从而为理解下文作铺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表演来理解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时的那种贪婪的表情,为下面的想方设法骗肉做了铺垫]

10.孩子们,你们看着这只馋嘴的狐狸,你们能想象这时候这只狐狸会想些什么吗?

(三)精读理解课文内容

1、过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狐狸是用什么方法来骗肉的吗?

请你认真读读课文,把你找到的内容用“—”画下来)

2.讨论交流:

研读第一句话。

    多媒体打出:

       “您好,亲爱的乌鸦!”

    1读——谈感受

    2)你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乌鸦的有礼貌  (您   亲爱的)

    (3)如果把狐狸的话换成“你好,乌鸦”怎么样?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理解狐狸的用心,从而感受到读这句时要读出假装尊敬的语气]

    (4)指导朗读

    5想——乌鸦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不做声,它可能怎么想?

研读第二句话。

   多媒体打出:

      “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1)读——让学生自己先小声读读,与第一次说话语气有何不同。

      (教学提示: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和比较,体会狐狸看问候乌鸦的话不灵,又把关心升级到乌鸦的孩子身上,要读出既亲切、关爱,又假惺惺的语气)

    (2)想——乌鸦有什么反应?你怎么看出乌鸦有点动心了?

  (教学提示:要提醒学生抓乌鸦的动作“看了狐狸一眼”来进行合理想像。)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的朗读和比较,更加深刻地理解狐狸的用心,从而感受到读这句时要读出假装问候的语气]

   研读第三句话。

   多媒体打出:

    “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

1)读——与前两次进行比较,读后谈感受。

2)你从哪可以看出狐狸在夸奖乌鸦?

3)你觉得狐狸说的话是真的吗?为什么?

4) 教师演示课件:比较麻雀和乌鸦的羽毛,听一听乌鸦的叫声。(教学提示:引导体会狐狸的用心。)

   5)乌鸦此时的反应怎样?(教学提示:引导理解“得意极了”并向学生介绍“得意忘形”这个成语。)

3、比较三次狐狸说的话,再次感悟乌鸦上当的原因(随机板书: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

   4、引导学生想象:上当的乌鸦此时心情怎样,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读中想,在读中悟,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研读重点内容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积累语言。同时,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去演,把教学的过程变革为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移,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移。]

(四)回归课文,整体感悟

请你把这几个自然段连起来在认真的体会着读一读,边读边体会狐狸是怎么一步一步想尽办法骗肉的,而乌鸦又是怎样因为爱听好话而一点一点失去警惕的,看谁能把你对文章的理解读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从理解每一部分内容又回归到整体,再一次深刻感悟了狐狸的狡猾、聪明以及乌鸦因爱听好话而上当的过程.]

(五)升华情感

    孩子们,这个故事我们学完了,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指名讲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讲故事,既练习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更加深刻的感悟了课文内容,又注重了对孩子知识的积累。]

(六)课后延伸 (阅读欣赏)

1、课件出示《蝉和狐狸》

2、轻声读一读这个小故事,看看是否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3、交流读后感(聪明的蝉没有上狐狸的当)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另外通过一个反面的例子再次引导孩子爱听好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