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四《有趣的实验》教学设计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王云枝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选择一次有趣的实验,可以是课堂上经历的,也可以是自己设计的,按照要求写下实验的经过。本次习作教材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提示”,提示学生科学课上已经做过许多有趣的实验,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做好记录,然后再写清实验的经过和结果。第二部分是实验设计举例,如果选择此项实验,要按照提示进行,并随时做好记录。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记下实验的经过、结果。
学情分析:
此次习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在三、四年级下册分别安排了一篇写自己新发现的习作,五年级安排了一次写写自己的体验,习作提示可以写“有趣的实验”,这种螺旋上升、多次重复的教材编排有意识的锻炼了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此次习作重在指导学生亲历实验过程,记下经过、结果和感受,因此做好实验是写好此次习作的基础和关键。
设计理念:
观察是我们获取习作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写作前的实验安排让学生观察、摄取和感悟,使作文教学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美好境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心应是“有趣”,如何写出当时的有趣,是一个难点,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学会观察。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观察一次实验,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2. 能按实验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要求观察一次实验,并在习作中写清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心理变化。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或回忆科学课上做过的实验,写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玻璃杯、蜡烛、平底盘、水、打火机,红墨水。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导探究
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同学们,你见过水会倒流吗?今天我们就来亲眼见证一项奇观。写一篇有关实验的习作。板书。
二、提出要求,观察实验,尝试写作。
1、老师带来了实验的器,逐一展示。
依次从纸箱里出示实验材料:玻璃杯、蜡烛、平底盘、水、打火机。
谁来说一说?
【指导:1、有顺序 可以用“有……有……还有……;有……有……和……”
2、你再看看这个盘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小结:实验器材中一些特殊的物品要观察细微。】
2、要想实验成功,你觉得什么最重要?
小结:对,胆大、心细,会观察。
3、出示实验步骤。
指名学生做实验:放在高处做,看不见的可以让学生站起来看。
学生边做实验边介绍步骤。放盘子,倒水。把蜡烛放在盘子中央。【预设:蜡烛倒下,让学生想想该怎么办?】
让学生做实验。 放盘子,滴蜡油放蜡烛,倒水,点火。罩玻璃杯。
学生观察。
谁来说说看到的现象。 【板书:所见】
预设1:火焰 火焰有什么变化?说生动。
预设2:水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它到杯子里去的过程是怎样的?你能把它说生动吗?
小结:尤其要发现现象中的细微变化。板书:变化。
放视频,再次观察。
3、会做实验,会观察了,如果把实验现象写下来,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出示写作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详略得当,描写生动
【点拨:1条理清晰。实验的步骤要有顺序,可以用一些表示先后关系的词语。
2、详略得当。在实验中,要着重关注水流、火焰。运用修辞手法来描写生动,】
学生写片段。“开始做实验了,……”
5、交流,出示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评价。【a用词的准确。关注动词。b生动c顺序】
三、写法指导,练习修改。
1、
2、写好一篇有关实验的文章,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1、写实验的文章不仅要写清实验的过程、结果,把它写具体生动,还要再文中写明实验的原理。
预设2、
出示:a、课文中《蝙蝠和雷达》就是一篇写实验的很好的例文。我们回想一下,文中写了斯帕拉捷做了几次试验?他在写这几次实验时有何区别?(小结:写几次实验要注意详略。)
b、出示段落。
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结果,蝙蝠在夜空中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他又捉来几只蝙蝠,用油漆涂满它们的全身,然而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所见和所想相结合,板书)
c、采访做实验学生和其他学生:你在做实验时心情怎样?
小结: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把自己所见和所想结合起来写。【板书:所想】
3、学生自己修改。
4、四人小组修改作文。
5、评讲,交流。两篇。
6、出示学生的例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指导题目的选择,谋篇布局。
统计学生的习作题目,好的题目会让人眼前一亮。
五、总结延伸
出示图片,推荐好书,介绍实验的另一种做法,要求学生自己回家做,并按课上学到的方法写一写,下节课交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