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班主任工作的交流,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水平,4月22日中午,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了第十次班级管理周周谈——仪式感、存在感、荣誉感。本次周周谈的是顾晓玲老师。顾老师是一位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五、六年,在工作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独有的方法——参与感、仪式感、存在感、荣誉感。
班级的常规管理是很重要的,把班级常规管理好就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顾老师首先介绍了仪式感:每天的古诗文诵读后的早读,同学们要把古诗文书换成语文书,顾老师专门训练同学们按照 “3、2、1”的步骤来更换,现在只要几秒钟就能换到位;还有早晨收作业也是一样,训练学生的仪式感;放学时的仪式感,还有……各种常规动作当学生形成习惯后管理就方便多了。
重视学生的存在感。班级里总有一些各方面都比较慢的同学,班主任要关注他们,让他们也能找到一种存在感。顾老师的做法是抓住一切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的机会,比如: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班级得到了五星级后就要及时倒班级里对这部分同学进行表扬,“是由于***同学一周内每天坚持带红领巾、每天都能克制自己不违反学校纪律才能使得我们班得到了五星级”。对这些同学要往好里夸,在夸他们的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应该这么做才好!在此基础上让所有同学都形成一种荣誉感!
顾老师还介绍了小组赛制、晨会课反馈,还有一些跟成绩无关的方面,都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己为班级做出的贡献。让学生们都为班级的荣誉而努力!
最后王敏校长点评:顾老师的发言让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王校长认为顾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有思路、有创新、有成效。
全体班主任在听了顾老师的介绍后也深受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会采取新的方法,把自己的班级管理得越来越好!
(政平小学供稿 撰稿、摄影:张国锋 审核:戴晓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