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小学生的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并不矛盾(贾丽颖)
发布时间:2019-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国锋

偶像崇拜在当代少年儿童中相当普遍,已经成为少年儿童成长环境的一部分。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少年儿童最崇拜的偶像是文艺体育明星,主要是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以其它领域杰出人物为偶像的比例远远低于明星;其中,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英雄、政治人物、军事人物那就更少了。。。。。

榜样作为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榜样,什么样的榜样最能触动少年儿童的心灵,给予他们内心的震撼,并发自肺腑的去向往、模仿、学习,少年儿童最有发言权。少年儿童希望榜样是一个具有良好人品的人,反映出少年儿童对好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们的人生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一面。

明星崇拜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国外都相当普遍,这既是少年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对理想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也是当今社会商业文化充斥的结果,商业化的偶像包装与运作主导了时下大多数少年儿童的偶像选择。

少年儿童选择榜样首先受到教材的影响,而性别不平等在教材中普遍存在。教材人物中女性形象较少,且充斥着性别刻板印象。文学作品中同样如此,本次调查发现,少年儿童最喜欢的10个艺术形象包括孙悟空、柯南、喜羊羊、鸣人、成龙、哆啦A梦、蒙其·D·路飞、保尔·柯察金、诸葛亮、灰太狼,也没有一个是女性形象。较受女生喜爱的女性形象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美羊羊、小樱、林黛玉等,大多年轻貌美、善良纯洁、顺从忍受,对爱情充满憧憬,等待男人的救赎。这无疑会影响女生自我形象的塑造。 其中,孙悟空最受少年儿童欢迎,孙悟空作为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要形象,其故事被改编成动漫、电影、电视剧广为传播,日本动漫《龙珠》及多部网络小说也将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孙悟空兼具个性、能力与品格,满足了少年儿童对英雄完美浪漫的想象。

少年儿童喜欢的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和智慧,它们将少年儿童带进了一个奇妙的、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少年儿童崇拜英雄,是因为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梦想、幻想、缺憾投射到偶像身上,幻想自己化身为英雄,从而给平凡的生活注入激情,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从中汲取成长所需的养分。成龙塑造的多个艺术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因而入选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调查发现,少年儿童从喜爱的艺术形象身上学习到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敢、善良、自信、正直和责任感。同时他们身上也大多带有一些孩子气的特点,乐观、单纯、天真和偶尔的恶作剧,充满了童趣和童真,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与感受。

可见,偶像和榜样在少年儿童心目中既有明显的划分,其功能又有相似之处。偶像更具理想性和幻想性的特征,凸显外在吸引力,而榜样更具现实性和精神内涵,彰显内在渗透力。

    但是,偶像和榜样伴随少年儿童的成长,都是塑造思想观念和行为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偶像和榜样不是截然分明的,也不是相互对立的,一些人既是少年儿童自主选择的偶像,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建议构建多元化的榜样教育模式,促进偶像和榜样的融合,使偶像榜样化,榜样偶像化,引导少年儿童以人物特质为核心、而非以人物本身为核心向榜样、偶像学习,推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榜样教育机制互补。 

随着网络、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新兴网络媒体正日益成为少年儿童进行自我教育、学习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借助新兴媒体,创新偶像与榜样教育形式,尤其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需求、不同成长阶段的少年儿童,利用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塑造出他们喜爱的偶像与榜样,为他们提供分层多元的偶像与榜样人物,让少年儿童认识、接触、了解,自主选择,并最终认同为榜样,自觉效仿与学习。同时,国家树立的成人榜样,如“双百人物”“感动中国人物”等,也要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推出“儿童版”进行宣传,使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更加适合少年儿童的学习需要。

文体明星成为青少年偶像的主角,这个现象其实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特点的。因为现在无论媒体、还是电视,露脸最多的就是文体明星,报道最多的也是他们,不要说青少年,我们这些大人想不把他们当偶像都难。所以说,如今的现象不过是媒介传播受众的一个反应罢了。

对于文体明星成为少年儿童的偶像,相信很多人会心存担心。因为担心那些文体明星的生活方式、道德水准以及拜金思想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在笔者看来,这种担心纯属杞人忧天。其实严格来说,这种偶像崇拜是每一个青少年所必经的人生阶段,除了少数人,没有谁会真正把某一个偶像崇拜一辈子。从一两个榜样到很多个榜样,从指定的榜样崇拜到现在可以任意选择的明星崇拜,这其实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其实一个明星的例子就是上世纪70年代邓丽君的流行,成为一代年青人的偶像。《甜蜜蜜》当时被认为是靡靡之音,可又有多少人因此颓废了呢?

文体明星成为青少年偶像的主角,作为一种现象,当然值得研究,但却不必因此杞人忧天。上世纪90年代,我上学时将小虎队、刘德华当偶像,崇拜得不得了,可人到中年,你还会去崇拜他们吗?即使崇拜,相信味道也淡了。小时候,我们爱谈理想,想当科学家,想当作家,想当歌唱家,可又有几个人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

总的来说,相较于以前明星偶像的匮乏,如今,偶像和榜样充斥,也是时代的进步。孩子可以喜欢文体明星,可以喜欢雷锋,也可以喜欢奥特曼,喜欢孙悟空,这真的不需要什么理由,所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并不矛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